孩子童年期自己都会有一些“小愿望”,比如:“晚上放学可以去买一个自己喜欢的吃的”“买一个喜欢的咸蛋超人”“买一些游戏的卡片”等等..
而我们父母为了控制孩子这些“小愿望”会对他们的零花钱掌控着。不让他们乱“买买买”而很多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但经济上面不允许时,就有人会动歪脑筋了。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于是爸妈轻则斥责,重则一顿胖揍。生怕孩子以后走上歪路。
这可能也代表着大部分家长的做法。毕竟没有一个父母希望孩子与“偷”产生任何关系。
首先调查了拿钱是想要做什么;
然后维护孩子的自尊,满足孩子的需求以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尊重了孩子的意愿;
接下来不谈是非对错、也不对孩子的行为随便贴标签,而是淡化自己的反应,直接告诉孩子今后如何做
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偷?
可能因为他人的鼓励或唆使而偷窃。一方面,孩子可能得到了来自同学或者朋友的鼓励而产生偷窃行为。很多孩子为了追求在学校、班级内的地位和在同学中的认同感,甚至想要成为同学们争相追捧的“孩子王”而产生偷窃行为,通过偷窃得来的钱财或物品满足自己或同学的欲望。
其实,孩子这种行为的背后,体现着“所有权”概念的缺乏。90%的父母都忽略的事情:当发现孩子偷钱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打骂孩子,而是好好教育。
还有一种原因是忍受不了物质诱惑。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划分人的需要层次的时候,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放在最底层,当这种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尊、自爱和自我追求等种种行为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如果孩子的某些生理需要得不到家长的满足,而孩子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时,偷窃行为就有可能产生。
小孩子可能没有“偷钱”的概念。他们的内心需求是受外在影响的,总会想尽办法拿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不懂得这是成人所理解的“小偷”。爸妈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的行为不对,不如先关注孩子到底有什么理由拿钱。他们的内心并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坏,别轻易把孩子推向负面的评价。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偷窃行为之时,姑且不论偷窃的是什么东西、价值多少,当务之急是必须让孩子了解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策略来应对,帮助孩子改掉偷窃行为。
要了解孩子偷窃行为的心理动机,正确的引导再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谩骂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