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报告:三国演义里面魏国的重臣王朗最后怎么死的

  王朗字景兴,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虽然现实中的王朗与《三国演义》中的会有所不同,但是王朗的很多性格以及其他方面还是大致相同的,而且很多人记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王朗,而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个王朗。

观剧报告:三国演义里面魏国的重臣王朗最后怎么死的

  一提起王朗,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在《三国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故事。而且最能证明诸葛亮的口才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舌战群儒,另一个就是骂死王朗。在《三国演义》中,王朗之所以会被诸葛亮骂死,第一个原因是虽然王朗很有才华,但是与诸葛亮相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第二个原因是王朗太过自负,一定认为自己能够劝服诸葛亮;第三个原因是在这次会战中,王朗是不顾自己76岁的高龄上战场的,人老了,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死亡,王朗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而猝死。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是在武乡侯被诸葛亮骂死。其实,在历史的记载中,并没有王朗死亡原因的记载,只有死亡地的记载。王朗是在许昌去世的,这与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是不一样。然而,作者罗贯中将王朗能够做这样的安排,一定有他的理由:第一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王朗还在魏国做司空一职;第二王朗是在228年去世,正好与诸葛亮出祁山的时间相符。王朗的去世虽与历史事实不符合,但是作者罗贯中让王朗死在诸葛亮的手中,也算是值得吧。

  王朗怎么死的

  王朗是东海郯人,字景兴,本名王严,汉末三国时期的经学家,曾在魏国担任重要职位,且被重用。王朗拜太尉杨赐为老师,因为通晓经书,被任命为郎中。后来,王朗的老师杨赐去世了,王朗也就不再做郎中,虽然王朗被举荐为孝廉,但是他却没有答应做孝廉这个职位。

观剧报告:三国演义里面魏国的重臣王朗最后怎么死的

  徐州刺史陶谦举荐他为茂才,在做茂才的期间因为表现出色,去做了会稽太守。在王朗做太守期间,孙策带兵攻打会稽,并成功拿下会稽,王朗在逃亡的过程中投降。孙策因为尊重王朗就没有为难王朗。

  后来,王朗为曹操效力。辗转几年,王朗逐渐被重用。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王朗不顾76岁的高龄,还是要去和诸葛亮一较高下。在打战前,王朗与诸葛亮发生了口角,诸葛亮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将王朗气得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这一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

  然而,说王朗是被骂死的,是不正确。在史书《三国志》中,并没有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记载。很明显,在《三国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朗是作者杜撰。作者会有这样的安排,第一个原因是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王朗还是魏国的司空;第二个原因是王朗确实在228年去世,正好与诸葛亮出祁山的时间相符。但是,对于王朗真正的死亡原因,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知道是在许昌去世的。

  王朗 太史慈

  王朗,字景兴。效忠主公魏国曹操、曹丕。后世对他的评价多有偏颇,我们根据正史将其形象还原。王朗可算得是魏国时代的有名的学者,被拜位魏国三公,可见其在魏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王朗并非是单纯的文者,若你以为王朗是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王朗不光精通文学,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懂武,且武力值还勉强过得去,后世有人称他是文武双全,是所有文人中武力值最高的,在所有武人中文学造诣最高的。

观剧报告:三国演义里面魏国的重臣王朗最后怎么死的

  太史慈,效忠主公吴国孙策、孙权。为人较为机智,有急智,且武力值不错,虽比起蜀国、魏国大将还是远远不及的,但在吴国,太史慈的武力指数还是相当之高的。

  为何这样两个风马不相及的人物,会放在一起作为比较呢?只因为在三国演义曾有一篇描写王朗大战太史慈,居然打成平手的文章。这是一篇完全不符合实际的文章,首先孙策与太史慈曾经交战过,孙策在太史慈那里可是半点便宜都讨不到的,孙策的武力值在三国中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是在曹操、刘备之上的。

  王朗虽然懂一点武学,但那仅仅只是皮毛之学,对付一般的小兵小将肯定是没有问题,但绝不是能够对抗大将之人,毕竟他的闻名还是以他的文学造诣为主的。太史慈虽不说能秒KO掉王朗,但绝不会出现与王朗大战三百回合,居然只能打成平手这种稀奇的现象出现。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很低调的PATA”:岂不美哉

  网友“历史人物志”:坐个楼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19 字。

转载请注明: 观剧报告:三国演义里面魏国的重臣王朗最后怎么死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