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抗战影视作品中,有一种枪的出镜率非常高,往往一个彪形大汉会在阵地上站起来拿着机枪,朝着冲锋上来的鬼子突突,而这位英雄的战士也会被击中牺牲。我们所说的这把名枪便是捷克式轻机枪。
1920年,捷克枪械设计师哈力克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轻机枪,取名为布拉格一式,不过当时的捷克军方对这把枪并没有好印象,更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布拉格一式在测试中的表现却非常抢眼,和当时著名的勃朗宁、麦德森、维克斯机枪不相上下,部分性能甚至超过这些大名鼎鼎的名枪。
随后,捷克军方向国内的军工企业发出邀请,为本国军队研发新步枪和机枪,哈力克带着他改进过的布拉格二式参加了测试,结果测试成绩仅次于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哈力克对此并不满意,他继续改进自己的设计,终于研制出布拉格l-23型轻机枪。
在性能方面,该枪不但设计精确,而且火力持续性和稳定性良好,曾在测试中连续射击数千发,精准度没有任何变化,再加上它又是捷克本国设计,最终被捷克军方选中,成了捷克军队的制式武器。
整个20世纪30年代,捷克式轻机枪一共对外出口了12万挺,中国、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十多个国家都成了这款机枪的客户,而进口量最大的便是中国。
因为捷克轻机枪结构简单,更不需要高难的工艺,只要有相关的详细图纸,受过基本训练的技工利用较少的机器就可以制造,20世纪30年代,中国没有像样的重工业,在抗战爆发前,中国军工企业仿造了4万挺左右的捷克轻机枪,除了国民党政府外,其他地方军阀的军工厂也大量仿造了该枪。
作为那个时期射击最精切的轻机枪,捷克式在有经验的射手操控下,基本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它的有效射程在900米左右,可以有效地压制日军的机枪和步兵,一些老兵甚至可以用其击中数百米外电线杆上的瓷壶或者击落天空中的飞鸟。
除了射击精准外,捷克式机枪的枪管可以迅速更换,这让它可以轻松应对枪管过烫的问题。实战中,捷克式轻机枪连续射击一两个小时,也不会出现卡壳和炸膛的情况。
实战中,捷克轻机枪的弹药日消耗量大约为1000发左右,而捷克式轻机枪本身的重量才10千克,机动作战的射手很难携带大量的弹药,所以弹药和备用枪管一般都会配备一名副手携带,这种两人小组的配合模式大大提高了捷克式机枪的实战性能。在抗战期间,作战丰富的中国军队往往将两挺捷克式机枪交替使用,多少能弥补缺乏重机枪所带来的火力不足。
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是9.5毫米的弹药,所以有着不凡的杀伤力。中弹药者往往非死即伤,尤其是该枪射击以两三发连射为主,中弹者基本都是身中数弹,基本可以做到枪响人倒。除了杀伤敌方步兵外,捷克式轻机枪还能完成一定的防空任务,发明这一战法的是八路军。
在抗战时期,国军的条例规定:没有四挺重机枪或一个步兵排的齐射火力,不得实施防空作战,以免无畏的损失。但是装备简陋的八路军没有这个规定,只要有一个人、一杆枪。也敢于对空射击,集中使用捷克式机枪更是八路军防空作战的不二法门,这个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事实上也真的打下过日军飞机。
日军对捷克式轻机枪的杀伤力非常忌惮,他们所装备的“歪把子”根本不是捷克式的对手,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根本不屑一顾,但只要是缴获了捷克式轻机枪,便会留下来自己使用。由此可见,捷克式轻机枪的确是一把真正的“神枪”。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天蝎142978533”:日军真正怕的是燕双鹰之流、手撕鬼子、神弓手等抗日奇侠…………
网友“jlgoldendragon”:9.5mm弹药?查证一下再发表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