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0日,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去年3月16日,三名辍学少年对一名智障男子进行殴打,先后打断两根木棍后,三人又换了铁管继续殴打;最终将一罐汽油从智障男子头顶浇下,点燃,导致智障男子因全身大面积烧伤死亡。事发一年多后,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三少年有期徒刑14年、10年、9年。
关于性善与性恶的疑问,两千多年前,孟子、荀子各持己见早有讨论;而如今人们形成的共识是:若要人心向善,是需要以教育为引导,以法律为震慑的。但可惜的是,这三位铸下大错的孩子,都没受到多少教育。去年3月案发时,主犯小锋16岁零6个月,小学三年级就已辍学;小伟17岁零7个月,四年级辍学;年纪最大的小家,差4个月成年,是三人中学历最高的了,也只读到初二。三人连最基本的法定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书没在读,没有学校管,家人也管不住。小锋的父亲是个药罐子、小伟的母亲智障、小家的父母远在市打工,三人都出生在社会底层家庭。没上学,又达不到法定工作年龄,三人也就长期游荡在社会上了。就三人的生存境况来看,三人已经成了少年版的游民。
游民问题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学泰先生分析古代游民,曾指出其一大特性,就是从宗法社会秩序中游离出来之后,不受正常伦理道德的约束,行事百无禁忌。
这三少年游民化之后,本身就因教育缺失没有法制观念,也因缺乏家庭管教没有向善引导。这起事件,有镇上居民说一次“是弱者对弱者的行凶”,这三人本就被排斥在常态社会秩序之外,成了边缘人、新游民,心里又如何有爱去待人?放肆、冷血、残忍,也就其来有自了。
就“白马镇少年杀人”事件而言,教育有用吗?显然是有的。报道中有一个细节,案发后,也就三人中学历最高、读书读到初二的小家有所觉醒,第一时间独自去自首了。
“白马镇少年杀人”事件所暴露出的辍学少年“三不管”、游民化问题需要得到正视。白马镇的经济发展虽好,甚至被一名副镇长引以为傲的称为“是粤港客商投资的热土”;但是整个发展“木桶”上所出现的社会治理尤其教育那块的“短板”处,正在哗啦哗啦的往外漏水。
报道显示,在白马镇孩子的读书问题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既有学生进入镇上唯一中学——白马初中的重点班之后受到重视,再通过选拔竞争进入北流市重点高中,也有学生进入所谓的“牛屎班”放任自流。义务教育阶段,本是严格禁止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那么,在教育功利主义驱使之下,出于升学率等等因素考量,有学生义务教育都没接受完成就被早早推出学校大门,进入社会后处于边缘化、流民化生存状态,也就会前因早种了。
所以,要解决“白马镇少年杀人”事件所暴露出的辍学少年游民化问题,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整改当地的教育,严格落实禁止对学生进行分班等歧视性区别对待;必须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接受完义务教育,对于辍学少年必须劝返。其次,面对完成义务教育,但年龄还未达到法定务工年龄标准的,当地政府也有必要开办公益性的职业培训机构尽量加以容纳。
总之,要让这些少年充分得到社会关爱,融入到常态社会秩序之中,而不能放任自流,进入边缘化、游民化生存状态。这些问题,值得政府警醒。(于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