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1日电(记者 陈建)戏曲和刺绣的“艳遇”,成就了中国戏曲文化周的一个独特展览。展馆中,72岁的潘玉珍,身着苗族盛装,随手拈起一枚12号绣花针,把劈成六分之一股的如发丝线,灵巧地穿进针眼。那枚纤细的绣花针,只有2厘米左右,比一元钱硬币的直径还短。
9月29日-10月3日,“梨园春色・百年绣梦”依文时尚传统手工艺及戏曲文化展在北京园博园举办。图为苗绣传承人潘玉珍现场展示刺绣技艺。 陈建 摄
这是正在北京园博园举办的依文传统手工艺及戏曲文化展上的一幕。该展览作为国庆节期间中国戏曲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京郊园林中,展示梨园春色中的一针一线、绣梦人生的亦苦亦甜。
“梨园春色・百年绣梦”传统手工艺及戏曲文化展由依文・中国手工坊和中国戏曲学院共同主办。图为昆曲表演者黄佳蕾现场表演《游园惊梦》选段。 陈建 摄
潘玉珍告诉记者,她从7岁开始,便随母亲学绣花、织布、纺纱。在苗族传统中,绣花的功夫几乎是女子的安身立命之本。
通常,苗族女孩从十二、三岁就开始织布、绣嫁衣,经过五、六年日日夜夜的穿针引线,一整套嫁衣便成为年轻女子的“名帖”――嫁衣如其人,是否心灵手巧、贤惠温良,从绣品的细节中都能看出来。
“梨园春色・百年绣梦”传统手工艺及戏曲文化展9月29日-10月3日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园博园欧洲园举行。图为展出的京剧《穆桂英》(前一)戏服。 陈建 摄
如今,潘玉珍是中国时装行业领军企业依文集团的中国手工坊的绣娘。凭借60多年绣龄和过硬的手艺,她成为苗绣传承人之一,每月收入2万多元人民币。
潘玉珍的绣梦人生,源于一位北京女人。她叫夏华,曾经当过中国政法大学老师,1994年辞职下海,开办服装企业。
在展览现场,夏华回忆起15年前,她带领设计团队去贵州深山寻找创作灵感的情景:初到黔西南山寨,简直惊艳了!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女人们都会织绣。
更奇妙的是,每种刺绣图案既是独特的美学纹样,背后又浸透着少数民族的神话、诗歌等文化遗产。比如一张人物绣片,苗族绣娘能娓娓道来:“这是蝴蝶妈妈和水泡恋爱,生下12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姜央,我们的祖先。”
夏华对绣娘们说:这就是艺术啊!但语言不通。绣娘们对夏华说:这只是我们的日子,而且是贫穷的日子。
“每一位传统手工艺人都很了不起,像散落在深山的明珠,等待我们挖掘整理并赋予时尚意义,让她们成为有价值的群体,活下来,火起来。”夏华说。
2006年,聚焦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依文・中国手工坊成立。夏华的团队往返于大山与都市,挨门挨户走访、鉴别、认证,把织绣图样输入数据库。
15年来,夏华带领依文和她的绣娘们,用公益的心和商业的手法,创办了中国手工艺文化元素输出及服务平台。
北京时装企业依文集团常设中国传统手工艺传习基地。图为中小学生在传习基地学传统手工艺制法。 陈建 摄
现在,象潘玉珍一样的绣娘,在依文・中国手工坊中有5000多位。
她们有的来自苗族、彝族,有的来自布依族、侗族……这些默默无闻的女人,虽然身处中国西部的层峦叠嶂中,但靠手艺、靠绣品,在全世界打出响当当的名号。
迄今,在中国西部大山深处,依文建立了13座手工艺博物馆,整理了3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以“发现、整理、创新、应用”的精准扶贫模型,对贫困绣娘培训到人、订单到户,让大山里的绣娘获得永久脱贫的能力,过上“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日子。
通过互联网平台,远在巴黎、意大利、伦敦的设计师,也可以与深山中的绣娘联络,手工坊的工作人员当“翻译”,将每一位绣娘的个体价值整合为中国绣娘的整体价值,让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发光。
夏华说:“这不是一门生意,这是一项功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