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好的军备武器,一旦出生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那么它真正的潜力就很难被发挥出来。轻型坦克就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东线的轻型坦克很快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重型坦克。今天的主题“托尔迪”坦克(Toldi)就是匈牙利第一批大规模制造的自研坦克,其命运和德国众多的轻型坦克也非常相似。
匈牙利的坦克困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匈牙利造成了不可恢复的重创,1920年《特里亚农条约》让该国丧失了72%的领土和64%的人口,同时匈牙利还失去了百年的出海口“罗地亚海港”。签完协议后该国忍受着屈辱长达18年之久,直到1938年“维也纳仲裁裁决”后失去的领土才得以归还,一些学生和文人雅士也开始歌颂祖国的新篇章。
1920年匈牙利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
《特里亚农条约》对匈牙利来说是耻辱的,该条约不仅割据了他们的土地,上千万名匈牙利百姓一夜间变成了无家可归;最致命的是条约还禁止匈牙利制造或者购买坦克装甲车,因此匈牙利在军事武器方面的起步比协约国晚了将近10多年。
一战结束之后德国也被禁止“私有”大型军备武器,所以在1920年匈牙利偷偷的从德国手里购买了14辆LK.II轻型坦克,很快事情被协约国发现,并试图收缴这一批坦克。但匈牙利也不傻,14辆LK.II轻型坦克被隐藏的非常好,协约国士兵找了很久一直没找到。
1927年匈牙利和战胜国意大利签订了“友谊、合作、交流”协议,该协议成为了匈牙利的“通行证”让他们顺利的从意大利购买了一辆原型坦克,到了1928年又从英国进购了一辆。这已经违反了《特里亚农条约》的规定,所以经过再三协商后,于1931年匈牙利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购买武器装备;同年向意大利购买了5辆菲亚特3000B坦克,1934年至1936年之间又从意大利进口了150辆CV 33和CV 35坦克。
匈牙利正在检查德国LK.II和意大利菲亚特3000B坦克
从瑞典兰德斯维克L-60到匈牙利的托尔迪坦克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军队都在暗地里涌动着,每个国家都能察觉到一场大规模的冲突即将来临。所以1938年匈牙利也开始变得“膨胀”了起来,他们已经无视《特里亚农条约》的约束,宣布其武装部队进行全面现代化更迭,同时一支装备齐全的匈牙利装甲部队也随之诞生。
其实匈牙利拥有完整发达的工业体系,所以生产坦克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匈牙利的工程师尼古拉斯·斯特劳斯勒(Nicholas Straussler)在1937年就推出了V-4轻型坦克的原型。这一辆坦克的悬挂系统和V-3坦克一致,并没有什么新颖的设计,早在1934年至1935年刚开始设计时就受到了英国和日本的关注,但后来也没能达成任何合作。
匈牙利的V-4轻型坦克
1937年,匈牙利开始了三种原型坦克的试验,分别是V-4坦克、1号坦克以及从瑞典引进的兰德斯维克L-60坦克;V-4坦克使用的是40毫米的主炮、德国1号坦克和兰德斯维克L-60坦克使用的都是20毫米的坦克炮,火力方面V-4坦克显然更胜一筹,40毫米的主炮毋庸置疑能够摧毁同一时期大多数轻型坦克。
瑞典的兰德斯维克L-60坦克
然而完成初步试验后,瑞典L-60坦克被证明更实用;L-60坦克的设计更加适合现代战争,尤其是坦克的“扭杆悬挂” 系统能更好的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倾斜的前装甲再加上宽敞的内部空间,足以让L-60坦克击败V-4和1号坦克。尼古拉斯·斯特劳斯勒设计的坦克让匈牙利军方抛弃后,他就移居英国并在二战期间与盟国合作,包括登陆诺曼底时的两栖坦克都采用了他设计的传动系统。
L-60坦克是匈牙利获得了瑞典授权的第一批量产坦克,并在后来命名为“托尔迪”坦克(Toldi);托尔迪本身是匈牙利民间传说的英雄人物,用此人命名坦克也代表着匈牙利军方对坦克寄予了更多的厚望。完成试验比较后,军方委员会对托尔迪坦克进行了几处改进;悬挂系统和车体保持不变,拖带轮比之前更低,炮塔形状经过了略微调整,武器使用的还是原来的20毫米麦德森坦克炮。
最初匈牙利对20毫米的麦德森坦克炮还颇为满意,但是原厂对该炮授权生产的要价太高,所以匈牙利军方用25毫米的博福斯炮(瑞典产)或者国产的“格鲍尔”(Gebauer)坦克炮来代替,同时37毫米和40毫米的坦克炮也成为了他们的备用武器。
以上的设计方案看似已成定局,怎料坦克生产时配备的却是瑞士索洛图恩20毫米反坦克炮,而且匈牙利还获得了该炮的授权生产。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瑞士索洛图恩坦克炮是属于德国莱茵金属的产品,鉴于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所以该炮被瑞士的“傀儡”公司所生产。
瑞士索洛图恩反坦克炮,100米时可以穿透35毫米的装甲,300米时可以穿透27毫米的装甲
托尔迪坦克的重量为8.5吨,使用的是德国155马力的比辛-NAG发动机(Busing);另外该坦克使用的是5档“行星式齿轮变速箱”足以让坦克的最高时速达到50公里/小时;油箱的容量为253升,在公路上可以连续行驶220公里左右。坦克内部的备用弹药一般为208发反坦克弹药、2400普通机枪弹药;炮塔上还可以额外安装一挺机枪;潜望镜等光学器件都是从德国进口的。
托尔迪坦克有3名机组人员,战斗舱和驾驶室具有非常良好的通风性能;车长可以在炮塔右侧的指挥塔内工作,里面配有7个观察装置,其中包括潜望镜在内,可以做到有效的观察战场动态;驾驶员的观察口则在坦克左边装甲上,需要时可以打开。
匈牙利的托尔迪坦克正在试图穿越河流
托尔迪坦克的大规模生产
匈牙利两大军工企业是甘茨工厂和马瓦格工厂,在1937年12月下旬和军方签订了第一批坦克订单之后,并没有马上生产;第一是他们嫌弃军方购买坦克的价格过低,第二匈牙利国内缺少很多坦克必要的配件,所以坦克的生产任务被迫停止。直到1939年2月双方才达成共识,军方定制的80辆坦克分别由马瓦格和甘茨工厂共同制造;这一批坦克在1940年4月开始陆续移交给军方,最后一辆也在1941年3月完成生产。
托尔迪1号坦克在东部战线时正在桥上行驶
第二批生产的坦克被命名为托尔迪2号坦克(Toldi II),该坦克的大部分零配件都 是由匈牙利自己制造,而且还在坦克上增加无线电通讯系统,炮塔上的装甲也比之前更厚。第一代坦克和第二代坦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第二代”增加了可见的无线电天线,但是第一代坦克在后来也逐渐装上通信系统,所以两种坦克的区别也越来越小。
托尔迪2号坦克,增加了无线电,炮塔装甲也更加厚
托尔迪2号坦克总共制造了110辆,在1940年后期索洛图恩20毫米反坦克炮已经不能满足战争使用,所以匈牙利军方把80辆托尔迪2号坦克的武器改成40毫米的火炮,其中弹容量为55发。这种火炮是从突朗坦克上的42毫米火炮改进而来的,火力比之前的索洛图恩反坦克炮强很多。另外,坦克的炮塔后面还增加了一个置物架,而且还标有“Toldi IIA”的英文字样,坦克的重量增加到了9.3吨,比之前足足重了1吨。
坦克最后一次改进是托尔迪3号坦克(Toldi III);装甲比上两代更厚,炮塔装甲和前部装甲的厚度达到了35毫米;弹容量也增加到了87发,可能是这种改进型坦克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最终只生产了12辆。
托尔迪3号坦克,上面的数字代表装甲的厚度
在战斗中的托尔迪坦克
第一批托尔迪坦克在1941年4月首次参加战争,就在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签订完“和平友好”条约的4个月后,匈牙利军队就入侵了南斯拉夫。其中,匈牙利军队有两个机动旅和一个骑兵旅,每个旅各有18辆托尔迪轻型坦克。
入侵南斯拉夫时,领头的是托尔迪1号坦克,第二辆是意大利的L3 / 35战车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匈牙利总共有81辆坦克参加战斗,其中包括一部分是39M Csaba装甲车,但绝大多数都是托尔迪坦克。到了1941年10月,又有14辆托尔迪坦克被运往东线,但是在这一批坦克中有两辆还未投入战斗就已经出了问题,所以由同一趟列车运回工厂维修。
在整个东线战争中,早期生产的托尔迪坦克很快就被军队嫌弃;原因是索洛图恩20毫米反坦克炮刚开始还可以应付BT、T-26等轻型坦克,随着苏联的中型坦克陆续抵达战场,托尔迪坦克的武器变得越来越没用。虽然在战斗中没什么用,但是托尔迪坦克还有良好的通讯系统,所以后来被当作侦察车来使用。
托尔迪坦克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可靠性差,特别是在东线战争中,坦克一旦进入泥泞道路就会越陷越深,比辛NAG发动机虽然可以达到155马力,但是它根本无法带动9.3吨重的坦克。匈牙利设计师们也无法解决坦克机动性低的问题,所以军方把一部分维修员调到前线去维护坦克。1941年11月维修员返回匈牙利时报告里写着:60%的坦克故障都是自然发生,而非战斗造成;而且在1942年时,有17辆托尔迪坦克参与苏德战争,到了1943年返回匈牙利时只剩下两辆坦克。由此可见托尔迪坦克的可靠性是多么的不尽人意。
在东部战线发生故障的托尔迪坦克,由一辆德国运兵车托着,该车使用的也是155马力的比辛NAG发动机
在苏联反攻战役中,各种类型的托尔迪坦克都被匈牙利用来对抗苏联;1944年6月,仍然有129辆托尔迪坦克在服役,其中包括66辆托尔迪一代,63辆托尔迪二代。这些坦克在苏联的T-34-85、IS-2重型坦克面前不堪一击,所以到了1945年匈牙利战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被苏军击毁的托尔迪坦克,用几块石头还可以把它固定住
在布达佩斯被苏军摧毁的托尔迪坦克,背景的列车上是一辆匈牙利的突朗2号坦克
其实托尔迪坦克的原型“兰德斯维克L-60”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坦克(我上几篇文章中讲过),它被誉为是同一时期最好的轻型坦克。兰德斯维克L-60坦克服役于各国军队很长的一段时间;在瑞典服役至1950年代中期,在爱尔兰服役至1960年,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一直服役到2000年左右。同时兰德斯维克L-60坦克还不断的进行现代化演变,比如瑞典的Strv.74中型坦克就是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而且L-60坦克的扭力杆悬挂系统也一直沿用至今。
反观托尔迪坦克的失败,是因为匈牙利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改进坦克;匈牙利不像瑞典,它处于战争的中心位置,很多武器还没有设计成型就被送往前线。而托尔迪坦克在东部战线中也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因为苏德战争后期重型坦克和反坦克炮已经非常饱和,而托尔迪坦克的作用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要防御没防御,要火力没火力,托尔迪坦克只是德军在东线的炮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