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0月2日消息 今天下午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将最先公布。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者。
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通过分析学术引用,预测了获奖的三大热门人选。
刘易斯-C-坎特利:获奖理由——发现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信号通路并阐明其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卡尔-J-弗理斯顿:获奖理由——通过统计参数图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对脑成像数据分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远、帕特里克-S-摩尔:获奖理由——发现卡波济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籍获奖者。
每经记者 杨弃非
今年7月,葛兰素史克宣布,由其生产的中国内地首个获批的HPV疫苗希瑞适在时隔一年后正式上市。就在两个月前,由默沙东生产的4价HPV疫苗佳达修已获内地药品注册批件。据佳达修独家供应公司重庆智飞生物半年报显示,目前,疫苗的全国招投标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自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是引起子宫颈癌变的首要因素以来,宫颈癌已成为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症。随后,HPV被发现与包括肛门癌、口咽癌等多种癌症都有相关性。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更因确认这种致病关系而被授予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很高兴中国能够引进HPV疫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昨日(9月13日),因参加“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而来到成都的豪森对记者如是表示。但在他看来,HPV疫苗的普及力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男性当中。“事实上,由于HPV疫苗的运用,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有了明显的下降。”他说。
让疫苗在男性群体进行推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专家乔友林教授曾表示,“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为10万,死亡病例3万,其中是15岁至44岁女性中第三大高发癌症。”
“事实上,宫颈癌是完全可以被预防的。”豪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在他看来,目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在降低,病死率也在降低。癌症的一级预防是最具社会成本效益的办法,能有效长期地控制癌症。
但在他看来,确保宫颈癌的预防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让疫苗在男性群体内进行更大力度的推广。
“我一直在强调的一点,是不仅仅要给女孩注射HPV疫苗,我们知道,HPV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传播的。在绝大多数国家,15到40岁是拥有性伴侣概率比较高的时期,而通常男性会拥有比女性更多的性伴侣,因此,对同年龄群体的男孩和女孩都要注射疫苗。”他说,
与此同时,他还指出,HPV也是肛门癌、口咽癌和疣的致病病毒,这些疾病在男性中患病的概率都比女性更高。“如果我们能够给男性接种疫苗,就可以对女性宫颈癌的预防起到更好的作用。”他说。
“现在,男性接种疫苗还未受到重视,但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和德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引入给男性接种的疫苗。我相信,以后情况还会越来越好。”豪森说道。
基础科研还需更多投入
宫颈癌致病原因的发现,让癌症这个向来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有了另一种可能。这一突破并未让豪森止步,他还在寻求新的突破。现在,他将研究方向指向牛肉:在他的研究中,生食牛肉与癌症罹患直接相关。
“我们就流行病学方面的全球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并不是生食所有的牛肉都与人罹患癌症相关,而是某个品种的奶牛,生食后有较高的概率患癌症。我们发现,在全球某些国家食用这种牛肉的比例比较低,比如蒙古,而其罹患这些癌症的比例也要低一些。”豪森向记者介绍。
而在采访过程中,豪森还对中国医疗科研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感觉非常瞩目,在医疗应用等方面,包括初创公司的设立,政府给予了支持。但我建议,在重视初创公司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对高校科研的支持力度。”他说,“我认为,所有技术进步,都是基于广泛的针对基础方面的工作,才能进行大规模应用。所以,对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是如此,首先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大量工作。”
他也强调了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花在治疗癌症上的力量比花在预防上多得多。但病人因为治疗常常要遭受极大地痛苦。因此,特别是对癌症这种很难治愈的疾病,我们要运用一切方法进行预防。这特别体现在对该领域科研的支持上。”他指出。
(2017-09-14)
每周六
《走进诺贝尔医学奖》
会如约同您见面每周我们会向您介绍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
展现获奖者的杰出贡献和波澜起伏的人生
在不知不觉、不紧不慢中
品味医学的进步和博大精深的医学史!
田颖医生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点击上方语音,收听【走进诺贝尔医学奖】
第4届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1849年-1936年)
获奖年份:1904年
国籍:前苏联
获奖理由: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190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是第一个在生理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个人履历: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国中部小城梁赞。
1860年进入梁赞教会中学。
1864年毕业后进入梁赞教会神学院,准备将来做传教士。
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先入法律系,后转到物理数学系自然科学专业。
1874年,他和同学阿法纳西耶夫(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支配胰腺的神经》,获得研究金质奖章。
1875年,巴甫洛夫获得了生理学学士学位。再进外科医学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以使将来有资格去主持生理学讲座。此期间成为了自己老师的助教。
1878年,他应俄国著名临床医师波特金教授的邀请,到他的医院主持生理实验工作。
1879年从医学院毕业并获四年的奖学金。
1878年至1890年,巴甫洛夫重点研究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作用的问题。
1883年写成“心脏的传出神经支配”的博士论文。获得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讲师职务和金质奖章。
1884-1886年期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路德维希研究室进修,继续研究心脏搏动的影响机制。
1887年,他逐渐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人体的消化系统。
1888年开始,巴甫洛夫对消化生理进行研究。
1903年起,巴甫洛夫连续30多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经典语录: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2017-05-13)
中国网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乐土科学总顾问詹姆斯•沃森博士一行,应邀于2017年3月28日至4月8日到中国内地访问。
关于诺奖得主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访华背景介绍:
沃森博士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当今在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作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生命科学界的爱因斯坦”和“DNA之父”。除了在科学上的贡献,沃森博士也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和旗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任主任。在近70年的职业生涯中推动了生物学向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的发展,并先后把哈佛大学和纽约冷泉港实验室打造成了该领域的全球重镇。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沃森博士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就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无数的个人关怀。他数次访华,对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给予了厚望,对包括谈家桢、王应睐、李载平院士、陈竺院士等在内的一大批老中青中国科学家提供了帮助,并邀请和资助大批中国学生学者进入冷泉港或其他机构学习深造,为中国生命科学事业高端人才的培育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2016年沃森博士欣然受聘乐土科学总顾问,愿意为中国生命科学、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发展给予引领和指导。
据即将陪同沃森博士来访的冷泉港亚洲CEO季茂业博士介绍:此次沃森博士访华,有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动“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在中国的落地。沃森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研创新实力也跃居世界前列,完全有能力在美国和欧洲之后,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创新中心—这就是以他名字冠名的“沃森生命科学中心”。该中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基于基因组和生命健康大数据的癌症精准医疗,这也是目前生命科学最前沿的领域。围绕此中心,将形成产业园、高端孵化器、博士后站等教育和培训基地,不断孵化、引入前沿项目,引入和培养高端人才,形成产、学、研、投资的良性互动,创造一个生命科技产业生态系统。
这个中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第一,生命科学尤其是癌症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直接推动改善人民的健康医疗事业、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生物医学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具有关键作用。第二,中美作为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其顶级科学家联手建设“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在人类健康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推动两国关系的建设性发展,惠及世界和平和人类福祉。
筹建中的“沃森生命科学中心”的倡议,已经得到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多个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响应和支持。沃森博士此次访华旨在为选址进行实地考察,并邀请中国学界、投资界、政府方面共同参与。
领衔主持“2017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同时考察“沃森生命科学中心”选址。
图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乐土科学总顾问詹姆斯•沃森博士
沃森博士访华的行程初步安排如下:
首站北京~3月28日-4月1日,主要活动包括:国家领导人会见,出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院士主持的欢迎晚宴,受邀在清华大学演讲并与师生座谈,同媒体见面接受采访,参观科研单位。
其后,计划于4月1日-4日访问成都、厦门;4月5日-7日在深圳。此间,将同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校领导及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并会见当地政府主要官员、参观考察。
4月8日赴香港,中国内地访问结束。
沃森博士随行人员包括:
从美国来华随行人员:
詹姆斯.沃森博士夫人伊丽莎白•沃森女士
冷泉港亚洲CEO季茂业博士
深圳乐土精准医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院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傅新元博士
乐土投资集团(纽约)投资总监马炯博士
图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乐土科学总顾问詹姆斯•沃森博士资料图
参考资料:
20世纪80年代,沃森第一次访华。那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整个行程从北京——合肥——上海——桂林——香港,唯有上海一站令他印象颇为深刻且愉快。他记得,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遇到了在剑桥的老朋友。这位朋友的住所虽然狭小简陋,但沃森在这里度过了访华最愉快的时光。他们在一张小桌上以画分子结构来对话。沃森由此对中国科学产生了巨大信心。
当他对中国的科学状况有了了解之后,他认为提高中国科研水平最好最快的办法是让中国科技工作者直接去国外接受培训。不久,沃森便开始邀请中国学者去冷泉港学习、接受培训或参加会议,还为此落实费用。
1982年1月29日,沃森曾写信给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Hummel,信中表示将从上海邀请约45名学者。此后,中国学者开始陆续正式进入冷泉港,有些学者直接接受沃森的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载平便是其中一位。
每当冷泉港有空余位子时,沃森就直接写信邀请中国学者。当发现有天赋的中国学者时,他时常主动留心冷泉港内是否有合适的实验室可供其发挥。此外,沃森还多次给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复旦大学寄去冷泉港出版的最新书籍。
第二次访华
沃森第二次访华是在2000年6月26日,应中科院院士、时任中科院基因组所所长杨焕民之邀,参观了北京基因组所、北方基因中心、清华、北大、西安交大、浙大、杭州沃森基因研究所、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凡他所到之处,师生谈笑风生,兴趣盎然。他说,中国在科学上的进展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特别是上海交大教授、中科院院士贺林领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该所走廊里详细阅读了科研成果海报,频繁提问,并同学生愉快地交流。此外,他对杨焕民领导的基因组学研究给予了很高评价。
第三次访华
2010年4月10日上午,第三十六期湖畔论坛因为“DNA之父”、诺贝尔生理奖得主詹姆斯・沃森的光临而显得格外“星光熠熠”。这位中学生物教科书里的科学家“走出”课本,来到苏州独墅湖高教区,让区内外的学子及听众经历了一次特别的“追星”,面对面地交流接触让大家强烈感受到了生命科学巨匠的伟大魅力。82岁的詹姆斯・沃森尽管已头发雪白、脸庞沧桑,但依然精神矍铄、目光睿智、满脸微笑。他给大家讲述了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经历,并谦逊中肯地与听众分享了自己成功的心得体会。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乐土科学总顾问詹姆斯•沃森博士一行,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于2017年3月28日至4月8日到中国内地访问。图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乐土科学总顾问詹姆斯•沃森博士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乐土科学总顾问詹姆斯•沃森博士一行,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于2017年3月28日至4月8日到中国内地访问。图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乐土科学总顾问詹姆斯•沃森博士资料图
(2017-03-24)
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已历经百余年,成为了科学界备注瞩目的年度大奖。在小伙伴们欢度国庆小长假时,翘首以盼的诺贝尔奖纷纷公布。今年备受瞩目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日本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他的研究开创性地揭示了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小编看到得奖结果后,也是激动万分。怀着激动的心情,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这些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赶紧一起来涨知识吧~~2016年-揭示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日本大隅良典,他发现并阐明了细胞自噬作用的机理,他通过寻找到面包酵母中与自噬作用有关的关键基因,发现酵母菌体内自噬作用的机制,而该机制同样存在于人类的细胞中。该研究的发现为细胞中许多生理过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生物体如何适应饥饿,如何应对感染反应等。自噬作用机制在一些癌症和神经疾病等病症中也发挥了作用。
2015-寄生虫抵抗药物的发现
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屠呦呦、威廉坎贝尔以及大村智。这也是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获得青蒿素,可以治疗由疟疾感染引发高烧、寒颤等症状,青蒿素的发现促进了对抗疟新药品的研发,挽救了上百万人的性命,将过去15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威廉坎贝尔与大村智共同研发出一种活性元素-阿维菌素,用于治疗因寄生虫感染而引发的疾病,可以拯救数十万人的生命,让他们免遭残疾。
2014-大脑内置“GPS”
2014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发现大脑内置“GPS”系统的科学家,美国科学家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梅-布莱特-莫索尔,以及挪威科学家爱德华-莫索尔。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能够让人们在空间中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大脑如何创建一个有关自身周围空间位置的地图,使得人们如何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方向。约翰·奥基夫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处于不同环境时,小鼠海马体会产生由大量神经细胞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图。生物体对环境的记忆,可以用海马体中神经细胞特定激活组合的方式来进行存储。梅-布莱特-莫索尔与爱德华-莫索尔,他们识别出另外一种神经细胞——“网格细胞”,这类细胞可产生一种坐标体系,可与位于海马体内的位置细胞相互协调,构成一条完整的回路。这一回路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定位体系,它是我们大脑的内置“GPS”,可以实现空间导航。该研究的发现对于治疗一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013-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分别是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 罗斯曼和兰迪- W. 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 C. 苏德霍夫。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胞在准确的时间将其内部物质传输至准确的位置的细胞生理学的一个基本过程。
2012-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因和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他们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即将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作出了杰出贡献。该研究有助于临床医学的发展。
虽然每届诺贝尔奖只有几人获奖,但仍有无数科研工作者们在默默的探索着,每位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都值得大家的尊重。向所有奋战在科研一线的老师、同学表示诚挚的敬意!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