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离世捐器官救3人,感动!器官捐献还能走多远?
上海一个27岁的快递员不幸出车祸离世,他的妻子决定捐献丈夫的器官。最终3人获救,大爱!
快递员离世娟器官救三人
据报道,上海一个27岁的快递员不幸出车祸离世,他的妻子决定捐献丈夫的器官。这名快递员的2个肾脏和1个肝脏被成功植入3名患者体内,目前3名移植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人死不能复生,但他的脏器却挽救了另外的三个人,感动。那么,器官捐献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人才满足器官捐献的规定呢?
器官捐献,让生命延续
器官捐献是什么
器官捐献,一般指的是自然人已经被诊断脑死亡了,基于他本人的生前意愿以及家属的同意将遗体部分器官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者等待移植的濒临死亡的病人。为了表彰捐献者的大爱无私,2008年5月8日那一天,广东红十字会在增城市万安园公墓设立了一个红十字纪念园。
器官捐献:爱的奉献
器官捐献的范围
一般来说,器官捐献的范围:组织捐赠、细胞捐赠以及最常见的器官捐赠。
器官捐献的现状
据统计,自1986年以来的20年中,就发达城市上海来看,捐献遗体的市民不足四千人,每年死亡约10万余人,但是只有300人左右自愿捐献遗体。就算再全国来看,遗体捐献登记的志愿者真正去世后捐献遗体的仅占15%左右。这是为什么呢?
器官捐献不成功往往来自于家人的阻挠
首先,传统伦理观念的问题。
从中国古代至今,讲究死者入土方为安,虽然随着数千年的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但是,对待亲属的离世,都希望完整的来,完整的去,从感情上而言很难接受。
事不关己的心态让器官捐献难以推行
其次,社会观念的缺失
现今,大多数人的心中都存留有这样一个想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漠不关心,自己好才是真的好,就算自己不好了,别人的不好也与我无关。
利益让爱心止步
最后,就是利益在作祟
一些人总想着,我只要付出,就必须有回报,无偿捐献,什么鬼?没兴趣!
携手让爱洒满人间
写在最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丽的人间”,希望这不仅仅只是一句歌词,而是真正的“爱的奉献”。
“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活动中,唐煌珍老人为返乡党员讲党课。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刘盟萌 见习记者谢建新 实习生汤静 通讯员李光锐
一名党员自然要按时交党费,但她总要求多交一些;一个讲文明的人自然不会随地乱扔,但她执意要将她视线范围内的垃圾和小广告清理干净;一个乐于奉献的人自然不会问回报,而她还愿意离世后将自己珍贵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7月10日,记者来到州城大桥路社区,见到了长期默默奉献、让人肃然起敬的老党员——唐煌珍老人。
主动要求多交党费 自愿离世后捐献器官
唐煌珍老人今年71岁,虽年逾古稀,但精神依旧饱满,“我出生于农村贫穷家庭,是党给了我成长的机会,讲奉献是党教我做的事。”老人说。
据了解,老人于2001年从恩施市造纸厂退休。她的退休工资并不高,平日里,她与老伴两人省吃俭用,但每逢交纳党费时,她都会主动要求多交些。“前几年,每逢七一,老人家都会多交100元党费,后来工资涨了,她就交300元。”大桥路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光锐说,2016年7月1日,建党95周年之际,正逢唐煌珍老人入党50周年,她便多交了1000元党费。拿到党费收据,老人格外高兴,“我觉得自己现在生活过好了,就希望能贡献最大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老人对有困难的社区群众非常照顾,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每次看到捐助信息她都会踊跃捐款捐物,“汶川大地震时,唐老是我们社区第一个捐款的人。”
尽管如此,唐煌珍仍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她还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年纪大了,能做的事少了。我听说一个人的眼角膜最多能够帮助5个人,我去世后,准备将我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同时也还能为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这也是我的心愿。”2012年,老人在恩施红十字会填写了《中国人体和器官捐赠自愿书》,签字同意离世后将其遗体与器官捐献给他人。
随身携带垃圾袋 为扮靓城市出力
“清洁恩施同出力,环境优美同收益。”州城市民对这样的话语不会陌生,恩施市开展“六城”同创,这些话是大家加油鼓劲的口号。“‘六城’同创是大家的事,我希望也能尽点力。”唐煌珍说。
在她看来,“清洁恩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她每天在做的事情。
10日,记者发现,唐煌珍的椅子旁有一只看上去使用过很多次的袋子。见记者好奇,她便将袋子打开,里面装着很多废纸屑,原来是她在来社区的路上随手撕下的小广告。因社区一些地段的电线杆或墙上总张贴着一些小广告,老人出门时就养成了随身携带垃圾袋的习惯,“那些‘牛皮癣’广告很难看,影响恩施形象,我路过时只要看到,就会撕下来。”老人说,虽然有清洁工时时打扫,但街道上还是会有垃圾存在,每当这时,捡垃圾就成了她的工作,“垃圾太扎眼了,要把它们捡起来我才舒服。”
老人不仅随身携带垃圾袋,还主动组织社区退休老人打扫街道,对违规摆摊设点的商贩耐心做工作,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些年我始终以退休不褪色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人退休了,但思想要永葆革命本色。”老人严肃地说。
(2017-07-13)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罗维 李鹏
5月10号,49岁的南川市民熊仕文遭遇车祸,因伤势过重去世。家人悲痛之余捐出他有用的器官,帮助更多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西南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黄毅告诉记者:熊仕文是颅脑损伤伴全身多发伤,入院时病情非常危重。经过专家评估, 熊仕文已经脑死亡。
家中“顶梁柱”突然倒下了,家人一时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然而悲痛之余,儿子熊代波想到捐献出父亲有用的器官,挽救更多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避免更多家庭重演类似的悲剧。
儿子熊代波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在重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西南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7号,家属完成了捐献登记,昨天,熊仕文在西南医院完成了捐献。
据了解,熊仕文捐出了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可以为3名器官衰竭病人带去生的希望,在这里,我们也祝福熊仕文一路走好!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呵呵He丶”:英雄,一路走好!致敬你的家人!
网友“摆摆630”:向南川好人致敬
(2017-05-21)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悲壮又伟大。
4月25日,兴业县北市镇6岁多男孩小祖恩因病情加重由镇医院转入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病房。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小祖恩的父母四处筹钱,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短短2天时间捐了1.7万多元。
5月1日,6岁多的小祖恩因缺血缺氧性脑病造成脑死亡。父母悲痛之余没有忘记帮助过他们的爱心人士,决定将儿子的器官无偿捐献,以挽救更多的人。
至目前,小祖恩捐献的肾脏、眼角膜已经让2名肾脏衰竭患者重获新生、2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弟弟想念哥哥偷偷抹眼泪
(资料图片)
5月8日,是第70个“世界红十字日”。欧阳龙在家里整理手机里小祖恩的相片,不禁眼眶泛红。他特地买了个新手机,把妻子破旧手机里存的照片拷到新手机里,以便保存小祖恩的相片。
他没敢让妻子看到这些相片,这几天,妻子心情很悲伤,时常不自主地哭起来。
小祖恩一家是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爷爷奶奶生前因病治疗,欠下了很多债。如今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两兄弟都很乖巧懂事,感情也特别好,从不打架,弟弟总爱黏着哥哥一起玩。
“哥哥去世后,弟弟就感冒了,我不敢掉以轻心,每天带他到玉林医院看病。”欧阳龙说,这几天弟弟的情绪很低落,总是看到他偷偷抹眼泪,问他也不愿多说话,总是静默着,是想念哥哥了。
小祖恩9月就要上小学了,但是他没等到幼儿园毕业。4月25日因重症肺炎出现休克、昏迷,由乡镇医院转入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几天的抢救,最终因缺血、缺氧性脑病进入脑死亡状态。
捐献器官回报社会
小祖恩的父母忍住悲伤签署了器官捐赠同意书。
4月30日,欧阳龙一家处在悲伤中,在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他和妻子最终作出了捐献小祖恩器官的决定,他们在终止无效医学干预志愿书、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器官获取手术知情书上签了字。
“村里的人、亲朋好友、不相识的网友,都来给我们捐款。”欧阳龙告诉记者,小祖恩在医院抢救的时候,他们在轻松筹上筹集医疗费用,短时间内得到不少爱心人士的捐助和支持,筹到了近2万元,没想到终究挽救不了小祖恩的生命。
“很感谢大家的帮助,我们捐出儿子的器官回报社会和爱心人士,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欧阳龙深知作出这一决定,在村里难免会遭受一些非议,但他并不在乎,他始终觉得,为小孩作出这一决定是一件光荣的事,“我的儿子是最棒的。”欧阳龙哽咽着说出了这句话,他们虽然穷但是不卑微,知道感恩、奉献。
“我不知道他的器官会捐给谁,但我知道别人能活多久他就能活多久。我感觉他并没有离开我们。”欧阳龙表示,这是用别的方式为儿子延续生命。
为4名患者带去生命希望和光明
摘取器官前,医护人员向捐献者鞠躬以表敬意。
回想当时的情景,器官捐献协调员廖吉祥仍历历在目。小祖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嘴巴插着几根管,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但是他没有办法再醒过来。家属在ICU病房里看他最后一眼,悲痛不已。摘下他身上的仪器,器官移植团队医护人员深深地向他鞠躬,是送别也是敬重。
5月1日,器官移植团队顺利完成器官获取手术。当天,小祖恩的双肾,经过“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分配,分别为一名广西患者和一名福建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他的眼角膜则给广西的两名患者带去了“光明的曙光”。
“在哀伤中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值得敬重!”玉林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林家祥有感而发。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大家观念的改变,对器官捐献有了更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捐献器官,只不过他们都不想公开,很低调。
在采访的当天,器官捐献协调员廖吉祥马不停蹄去了兴业的医院,又有一例器官捐献,一位患者脑出血没抢救过来,家属捐献逝者肝肾和角膜,但是不想公开。“我们尊重家属的意愿,也时常被感动着。”廖吉祥感慨说道。
新闻知多点
2011年7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卫生部将广西纳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省(区),玉林于2013年开始实现第一例器官捐献,至今玉林市共实现了91例器官捐献案例,其中2013年7例,2014年14例,2015年17例,2016年33例,2017年1月至今共实现了20例。据了解,目前玉林最小的器官捐献者不足1岁(10个月),最大的68岁。玉林自2013年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无偿捐献工作以来,已经挽救了400多名器官衰竭患者,给数十名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光明。
(信息来源:玉林日报记者 黄冰)
★
责编:钟丹丹|主编:刘海东
玉林新闻网 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骑着猪头去看你”:伟大!
网友“风64609220”:点赞
网友“小子111364436”:一个贫困家庭的伟大!为你们点赞!
网友“吴双99534301”:就象免费献血一样,病人真正要输血时,愿出钱要也难得到,除非病危或抢救在有少少买给病人。免费的取来,应该免费的献出在对,不然有人又攒了一大笔财
网友“手机用户6750686115”:点赞
(2017-05-10)
4月22号凌晨,内蒙古赤峰市4个月大的男孩李朗硕因脑疝导致脑出血转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4月23日10点50分,小朗硕停止了心跳,并于11点左右接受器官获取术。他的肝脏随即被移植到一个1岁两个月大的胆道闭锁孩子身上,肾脏也将视情况移植给1-2名患儿。29岁的李鸿达是赤峰喀喇沁旗法院的法警,年初,二儿子李朗硕的出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可这一切在上周一突然崩塌,从白天开始小朗硕就哭个不停,到了晚上更是开始抽搐。于是家人赶忙把他送到医院,经查是脑疝导致脑出血,病情危重已无法治疗。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李鸿达一家人无法接受,但一个想法也在他的脑海中萌生,就算儿子真的无法救活,至少也不让他完全离开这个世界。
(文章来源:天津广播)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晴天1515401”:大爱无疆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