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1、简介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2、成就

  (1)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周秦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2)经济上,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后来又大兴屯田于淮北,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厚植了国力,也为日后统一华夏殿定基础。

  (3)司马懿在推广屯田,特别是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

  3、评价

  曹叡:“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曹芳:“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

  吴质:“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


  司马懿之妻,在历史上就记载了两件事:

  司马懿当初以己有风痹拒曹操之召。一天忽下起暴雨,他想起外面晒了书,便不自觉地前去收书。但被一个婢子看见了,张春华恐泄密便亲自杀人灭口。

  有一次司马懿得病,她前往探病,但司马懿却说:“老东西面目可憎,何出来烦人!”她便气得绝食,几近饿死,几个儿子也陪娘亲一起绝食。司马懿得知后一惊且向她谢罪,她便不再绝食。但事后司马懿对他人说:“老东西死不足惜,我担心的是我那群好儿子啊!”

  父:张汪

  母:山氏(山涛的从祖姑)

  丈夫:司马懿

  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平原王)

  女儿:南阳公主


  司马懿一生中共有9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晋景帝司马师(208-255),司马懿长子为张春华所生,庙号世宗。

  晋文帝司马昭(211-265),司马懿次子为张春华所生,庙号太祖。

  平原王司马干,张春华所生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291),司马懿第四子为伏夫人所生。

  琅邪武王司马伷(227—283),司马懿第五子为伏夫人所生。

  清惠亭侯司马京,伏夫人所生。

  扶风武王司马骏(约232—286年),伏夫人所生。

  梁王司马肜(?—302年),张夫人所生

  赵王司马伦(?---301年4月13日),司马懿第九子为柏夫人所生。


  原文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日:“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白话文

  孔明已经分配布置妥当,先派五千人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个骑兵拍马奔来,说“司马懿带大军十五万,向西城袭来!”当时孔明身边没有其他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全部面无人色。孔明登上城楼观察,果然尘土冲天,魏兵从两路向西城杀过来。孔明传令,命令“把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所有的士兵各自守住城里的铺子,如果有擅自走动者,以及大声喧哗者,斩之!大开四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成百姓,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的时候,不可擅自行动,我自有计。”孔明于是披上鹤氅,戴纶巾,领二小童携琴一张,在城楼上面敌,靠着栏而坐,焚弹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兵到城下,见了孔明如此模样,都不敢进,急报给司马懿。懿笑着不信,于是命三军停下,从马上远远望之。果然看见孔明坐在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弹琴。左边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边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完后非常怀疑,于是到中军,命令后军换做前军,前军换做后军,向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有军队,故意装作这种姿态?父亲为什么就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冒险。今天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他的计了。你们岂能知道?最好快点退兵。”


  “天下尽归司马懿”这句话,应该是后人看完《三国演义》后总结出来的。魏蜀吴有什么可争的,争来争去,天下其实都归了司马懿。曹丕、刘备、孙权虽只差一年相继篡位或立国,但魏国历五帝四十五年,蜀汉仅先后两主四十二年光阴,还出了“乐不思蜀”的笑料皇帝阿斗,吴国也仅四代君主五十八年。

  其实司马懿没有篡位,一辈子只是当重臣,他两个最得意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有篡位之心,但同样没有篡位,等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真正当皇帝统一天下时,司马懿及两个儿子早就作古了。按理应该说天下尽归司马氏或者天下尽归司马炎,何以要说天下尽归司马懿呢?其实真正理解这句话,是要从三国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众所周知,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大名鼎鼎的智者,也是一个流传千古却有争议的名人。任凭《三国演义》把他描绘得如何老奸巨猾,如何在诸葛亮面前心惊胆战,但这都只是罗贯中创作的结果,只代表个人意见。事实上的司马懿智慧远远高于诸葛亮。至今陕西一带还流传一种鼓韵,叫“得胜鼓”,就是纪念司马懿大胜孔明而编制流传的。

  司马懿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特别是担任曹操秘书的十多年,学会了不少曹操的韬略,很多颇有见地的意见也得到了曹操的肯定,只不过是当秘书,虽然有才气的表露,但很难有决断的作为。但从曹操晚年曾做过“三马同槽”的梦来看,曹操对司马父子三人是极端相信和倚重的。

  司马懿一生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与诸葛亮斗法并战胜了他。诸葛亮自《隆中对》的初期战略目标实现后,好像彻底换了一个人,为了实现理论上可能的一统天下,为了展现自己平生所学,含泪呈上两个底气不足的《出师表》,带领一支哀兵六出祁山欲消灭魏国。但每次均寸土未得,寸功未立,无功而返,至多只是把司马懿“吓”出一身冷汗。司马懿用一招即坚守不出化解了诸葛亮的所有招数。最后诸葛亮实在没有手段,使人拿着妇人的衣物去羞辱司马懿,要司马懿出战。但在“忍者神龟”司马懿面前没起任何作用。所谓最有智慧的诸葛亮去激司马懿出来较力,的确是黔驴技穷。最后诸葛亮这个所谓第一号大智者被司马懿活活拖死在五丈原。

  司马懿能够战胜诸葛亮,其实是综合素质的较量,是一个求真务实的战略军事家战胜了一个事必躬亲的政治军事家。诸葛亮一死,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开始变化。

  二是司马懿与魏国的皇公贵族斗智,最后取得了实权。司马懿一生是靠真本事创业的,但却两次遭贬。先是被诸葛亮使离间计,曹睿疑而弃之,虽闲居在家,但未忘国事。在诸葛亮入魏之危难时节,终于被重新召用,委以重任,并不负众望打败了诸葛亮。后是与曹氏宗族实力派曹爽共把朝政,被曹爽使计而明升暗降闲居“养老”,靠用计骗过曹爽发动政变重新夺取实权。数历艰辛,司马懿深深懂得了权力的重要性,从此加强了对权力的把持和控制,成为魏国的实力派人物。

  三是教子。教子是件大事,司马先生做得很好,其子司马师、司马昭颇有父风,智慧超群,是魏国后期的顶梁柱。在打仗靠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年代,有如此两个杰出的儿子,司马懿的事业可谓后继有人。

  完成了如此重大三事,司马家族势力如日中天,在司马昭时期便可夺权称帝了。但司马昭没有这样做,而是仿曹操不背篡国名,这就是所谓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诸葛亮经营的蜀国很无能,司马昭很快完成了伐蜀的任务,但不久就病逝了。其子司马炎继位,这下没那么客气了,很快将魏换成了晋,坐上了皇帝的宝位,并在15年后灭吴,完成了一统山河的大业。

  晋朝源于司马懿,始于司马懿,是历经三代努力而取得的基业。因此,后人总结“天下尽归司马懿”确实很有道理,这是世人的共识。司马老先生虽然作古了,但其一生如履薄冰,积善积德,没表露出来的愿望在孙子手上得到了实现。天下难道不是你的吗?

  中国很多朝代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夺取全国政权的,晋朝、唐朝、清朝都是这样。盘根念祖,都会追溯标榜到老祖宗,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国外国内很多知名企业、著名品牌也都是几代企业家接力赛的结果,上百年的拼搏历史,“老”字号成为了品牌,IBM、美孚石油、肯德基、麦当劳无一例外。

  看来,做成一件大事,成就一项伟业,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底层的人拼命送子女读书,无外乎想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家族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得到改观,让子孙能进入上流社会。中国有句古话:只有爷娘供崽女,没有崽女供爷娘;英国有句名言:造就一代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都是这个道理。只有上代不断积累智慧、积累财富,下代才能日益发展,社会才会日益进步。如果上一代老是靠下一代来供养,一则说明上代创造和积累的东西不足以自保,二则说明下代要为上代偿还债务,负重生存,长此以往,社会肯定进步很难,甚至倒退。下代给予上代的报答,主要应该是精神上的报答,生活上的丰富,目标和意愿上的延续,而不应该是经济上的偿还。这应该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


  司马懿的隐忍能力是出了名的,连巾帼之辱都能忍,却为何面对曹爽就忍不下去了呢?难道是什么胯下之辱?还是其他原因呢?历史上的今天为你揭露司马懿为什么杀曹爽。

  两个人的矛盾到底升级到何种程度,才会使得一人处心积虑的想致另一人于死地不可。我推断不外乎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一人的存在影响到了另一人的生死,已达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境地,另一种则是太熟悉的对手,手握对方把柄,可随时威胁到对方地位,一人心中不满逐级递增,心生怨恨到极致,便也恶向胆边生,宁死不放过了。

  三国中,这种关系不胜枚举,其中最典型代表便非司马懿与曹爽莫属了。

  司马懿同曹爽一样,均是魏国时期的三朝元老,一代重臣,他们为魏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热情与青春,出谋献计,不断的扩大着魏国的势力范围,抵御着吴国、蜀国的夹击进攻。

  既同为权臣,那么日常摩擦便无可避免,或为自身利益,或为打击对手,在曹睿死后,这种矛盾便升华到顶峰。

  曹爽为武将,且手握重兵,他率先发难,夺取了司马懿的兵权,将司马懿逼至死角,却又没有斩杀他,这为他自己的悲剧提供了可能,当他以为将司马懿打击到一蹶不振,沾沾自喜时,司马懿早已暗中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了。

  态度决定命运,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司马懿的足智多谋,斩草除根的性格态度,决定了他斩杀曹爽时绝不会心慈手软。当然也正是因为他的决断,重新拉开了新的历史,伴随着魏国的落幕,三国的结束,西晋如新日一般诞生。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出城祭祖时,在城中发动兵变,半天时间就占领了洛阳。魏主曹芳只得依司马懿召曹爽回城,司马懿诛灭了曹爽三族,魏国政权全归司马氏。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八月,司马懿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其子司马师、司马昭辅政。公元265年,其孙司马炎以晋代魏,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司马懿病死前两月,常有噩梦。据《晋书·宣帝本纪》记载:魏嘉平三年(汉延熙十四年,高句丽中川王四年,吴太元元年,251年)六月,司马懿“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

  后来人们因为诸葛亮死在他手里,夺了曹魏的大权,认定他是个大奸贼,所以后来就流传这样故事:诸葛亮死后,司马得到了诸葛亮的兵法,并高兴的翻阅起来.但是诸葛亮早就料到司马行动,并且知道司马有翻书舔手指的习惯,于是在死前与兵书上涂了毒药,于是有了死诸葛都死活司马的民间传说。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病(另一说法为司马懿是被箭射死的),夜间常梦见贾逵、王凌为崇。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司马懿被葬于河阴,谥文贞,后改为文宣。晋武帝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庙号高祖。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斗得不亦乐乎。然而这毕竟是小说家言,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其历次北伐过程中,与司马懿的正面交锋对决,仅有两次。当然,这不包括诸葛亮死后的一次对决——

  1、第一次对决

  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包围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区的贾嗣、魏平部,并用木牛运输粮草,以保障其后勤供给。

  当时,曹魏的国家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东南方向要防备东吴,西北方向还要防备鲜卑。而恰恰在此时,主持对蜀汉作战的大司马曹真生病(历史上真实的曹真绝不是三国演义写的那么无能),于是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荆州调来,让其坐镇长安,统一指挥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部,主持抵御蜀军。对于这次军事行动,魏明帝对司马懿给与了高度信任,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接受重任后,即以主力救援祁山。鉴于当时的军事态势和蜀军特点,司马懿认为蜀军远道而来,粮食有限,于是将此战的战略目标定位为:凭险坚守,不与蜀军主力决战,逼退蜀军就算完成任务。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进军的消息后,留下一部继续进攻祁山,自己则亲自率军迎战司马懿。起初,司马懿部将郭淮、费曜等抄袭诸葛亮,但被诸葛亮击败,蜀军乘机收割了上邽的麦子。随后,魏、蜀两军主力在上邽以东遭遇。

  此时,司马懿在初战不利的形势下,立即收兵据险防守,不与诸葛亮交战,诸葛亮只得率军退回。而司马懿也尾随诸葛亮到达卤城。此时,老将张郃建议:“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资治通鉴》)主张分出一支奇兵,包抄诸葛亮的后路,不应该只尾随而不敢追击。

  对于张郃的建议,司马懿并不听从,还是继续尾随诸葛亮,追上蜀军后,司马懿还是不与诸葛亮交战,而是选择在山上扎营,继续据险不战。司马懿此举令众将极为不满,甚至说出了“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资治通鉴》)的话。

  到了这年五月,司马懿派张郃攻击围祁山的蜀军,自己则亲自率中路军与诸葛亮正面对峙,在部将的纷纷要求下,司马懿率军与诸葛亮蜀军正面交战,不料魏军大败,被俘三千人。于是司马懿随即退军保卫大营,继续坚守不出。至当年六月,蜀军后勤补给困难的致命问题再度凸显,全军粮尽,诸葛亮只得退军。司马懿令张郃追击,但张郃在木门被诸葛亮设置的伏兵射杀。

  纵观两人的第一次巅峰对决,司马懿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利用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的弱点,将其逼退。不过司马懿虽达到了战略目的,但在战术上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而诸葛亮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还是没有解决后勤补给这老大难问题,还是没有达到战略目标,被迫退军。

  2、第二次对决

  诸葛亮退军后,曹魏很多大臣都估计诸葛亮在明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调运粮草,以备再战。而司马懿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晋书·宣帝纪》)

  果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的再次伐魏筹备了三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代,诸葛亮准备充分,设计了称为“流马”的运输工具,并与孙权约定同时举兵伐魏。面对吴、蜀两国同时举兵,魏明帝一方面自己率军抵御东吴,一方面继续以司马懿主持西线防务,对阵诸葛亮。从曹魏的军事部署来看,魏明帝显然更在乎东吴的军事行动,并要求司马懿沿用上一次的御敌方针,“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掠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大军进至渭河南岸。司马懿也率军渡过渭河,背水立营与蜀军对峙。此时,司马懿对将领们说:“亮若出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资治通鉴》)。不出司马懿预料,诸葛亮果然驻军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五丈原高四十余丈,南北长有七里左右,东西宽约二里,南依秦岭,北傍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诸葛亮选择在五丈原扎营并在此处搞起了屯田,显然意在持久作战。

  那么,司马懿为何害怕诸葛亮出武功呢?从地图上看,武功是曹魏关中地区的交通要道,距离长安很近,诸葛亮若沿着渭河,取道武功,则可直接威胁长安。如果这样,司马懿就不得不与蜀军主力展开决战。这是与司马懿的战略初衷相背离的。而诸葛亮之所以不出武功,是因为出武功要经过渭河与秦岭之间的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而司马懿大军又近在咫尺,诸葛亮不愿意冒这个险。这与他第一次北伐不走子午谷如出一辙。从纯军事角度来说,不敢冒险,往往已失战略先机。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同时,还派兵进攻北原。北原位于渭河北岸,若蜀军攻取北原,则将切断长安与陇西的通道,威胁司马懿的后方。

  但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看出了北原的重要性,他对司马懿说:“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司马懿很重视这个建议,派郭淮驻防北原。郭淮的营垒还没有筑成,蜀军已到,“淮逆击却之”。

  这样,司马懿卡住了诸葛亮的进军路线后,坚决据险不战,迫使诸葛亮不得不在五丈原与魏军对峙。这显然是蜀军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同年七月,东吴在东线作战失利,魏军进一步获得战略主动。曹魏群臣认为司马懿与诸葛亮在西线正相持不解,建议明帝西幸长安。但魏明帝则轻松地说:“权走,亮胆破,大军足以制之,吾无忧矣。”此时,魏、蜀两军在五丈原已经相持了一百多天,尽管诸葛亮想尽办法刺激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终不为所动。逼得诸葛亮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试图激怒司马懿。司马懿为平息众怒,乃上表请战。心知肚明的魏明帝乃派遣大臣辛毗执持符节支持司马懿坚守不战的策略。诸葛亮得知此事后,无奈地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到了这年八月,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殁于军中。从而结束了与司马懿的第二次巅峰对决。

  3、死后的对决

  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派兵追击,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穷寇莫追”为名撤退,从而留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谈。对此,司马懿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也”,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晋书·宣帝纪》)这其中是否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呢?


  司马懿经典语录

  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司马懿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司马懿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司马懿

  (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司马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181 字。

转载请注明: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