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是怎样的人 张学良为何至死未归大陆

  姓名:张学良(Song May-ling)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

  出生日期:1901年(辛丑年)6月3日

  逝世日期:2001年10月14日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东三省陆军讲武堂

  主要成就:西安事变促蒋抗日、东北易帜

  军 衔: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职 务: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人物简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男,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 ,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政治家、军事家。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张学良的政坛事迹,可谓毁誉参半。然而张学良的风流往事,至今亦是热门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张学良的三任妻子和五个子女。

  张学良,字汉卿,奉天海城人。中华民国四美男子之一,亦是“民国四少”之一。曾被国民党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时人以“少帅”冠之。他于1928年6月,继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正式坐领东北。同年12月,毅然宣布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并成为蒋介石的把兄弟,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返回南京后,随即被软禁,2001年死于美国。

  张学良的子女有8个,其中五个是亲生子女,三个养子女。

  一、张学良与于凤至及其子女

  原配夫人于凤至,年长张学良三岁,与夫情深意笃,也是张学良关键时刻的得力助手。1938年,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监禁在溪口,于凤至在丈夫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又匆匆赶往溪口,陪伴囚禁中的张学良。

  后来,张学良的囚禁地不断地被转移,她也不辞艰辛地陪伴丈夫转于安徽、江西、湖南及贵州等地,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在贵州期间,于凤至不幸患了乳腺癌,于1940年孤身赴美国治病。从此,定居美国再也没有见到丈夫张学良了。1990年的春天,于凤至女士已是93岁高龄的老人,她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张学良,并告诫后人:“在我的坟墓旁边,替我掘下一个空穴,那里是留给他的……”

  于凤至与张学良的子女有四个: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玗,三子张闾琪,女儿张闾瑛。

  张闾珣,生于1917年,亦系张作霖的嫡长孙。二战晚期,德军对意大利残酷的空中大轰炸,张闾珣的精神出现严重的问题,1954年逝世,年仅37岁。

  张闾玗继承了张学良的运动天赋,从小喜欢骑马、跑步、打网球。1958年,在美国的闾玗因车祸重伤,不治身亡。生子张居仁。

  张闾琪生于1919年,从小聪明伶俐,文思敏捷。天有不测风云,1929年,闾琪染上了肺结核。1931年死于沈阳,年仅12岁。张闾琪死后,各种各样的传说非常多,有说是日本人害死的,还有说是医生操作不当导致X光机爆炸,被炸死的。闾琪死后不久即爆发“九·一八”事变,令闾琪的死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各种传说亦流传至今。

  女儿张闾瑛,生于1916年,是于凤至唯一的安慰,几十年来,是她在美国一直陪伴照顾着母亲。张闾瑛精通多国语言,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随母亲于凤至一直生活在美国。女婿陶鹏飞,曾任中美联谊会会长,现任美国加州圣旦克兰大学教授。

  此外,于凤至还有养子、养女各一人:养子萧朝智,由于于凤至所生三子均早于张、于二人去世,故晚年收养东北故旧之子萧朝智养老。养女张桂兰,黑龙江人,曾任黑龙江华侨商会

  二、张学良与二夫人谷瑞玉及其子女

  1922年4月第一次奉直战争爆发,当时谷瑞玉刚刚18岁。这年7月间,谷在出席二姐夫的家宴时,有幸与张学良结识。

  1925年春节前,她随少帅返回沈阳,张学良在沈阳的经三路28号购买小楼一幢,作为谷瑞玉来沈阳时的住所,直至她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系为止,谷瑞玉始终未能名正言顺地住进沈阳大南门张氏帅府。

  1931年1月,张学良在张作霖的干预下,与谷瑞玉解除了婚姻关系。张学良在天津的英租界为谷瑞玉购买小楼房一幢,又给她10万元作为生活之资。

  俩人未曾生子,谷瑞玉独居时收了外甥女胡文秀为养女,得到张学良认可。

  谷瑞玉有个绰号叫“大洋马”。据一位东北军将领后来回忆,用“大洋马”来形容谷瑞玉,主要是因为她身材高大,而且体态丰满,加上是中俄混血儿,绰号并无贬义之谓。

  三、张学良与赵一荻及其子女

  赵一荻,她出生在1912年的香港,因此也叫“赵香笙”,据说她出生的时候,天空出现了一道霞光,所以又得名赵绮霞。她小时候的英文名字是“Edith”,谐音即为“一荻”。她还有两个名字:赵媞和赵多加。在家中姊妹排行为第四,所以家人亲友都唤她赵四,后来,一些社交圈人士也跟着称她为赵四小姐。赵四小姐身材颀长,体态婀娜。

  赵一荻是经大姐赵绛雪(即冯武越夫人)介绍,与张学良相识的。但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父亲赵庆华时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得知小女儿和有妇之夫的张学良在一起,气得脸发白,手发抖,就此软禁于她。后毅然私奔与追随自己心目中的男人来到奉天。其父赵庆华登报声明,自此断绝父女关系,并立誓永不做官。1929年,赵一荻有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张闾琳。

  在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中,赵四小姐一直是张学良生活上最大的支柱,1964年,于凤至主动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同年7月4日,即张学良64岁那年与51岁的赵一荻终于在台北市正式结为夫妻,从此赵四小姐才在两人同居36年之后获得了正式的名分。

  儿子张闾琳,长期在美国太空署担任工程师,1990年正式退休。妻子陈淑贞是粤军名将陈济棠之女。张闾琳和陈淑贞共育有两个儿子,他们的中文名字分别为居信、居仰,均为祖父张学良所起。张居信,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子承父业,主攻电脑工程。次子张居仰,英文名为Robert,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主攻新闻学。

  张学良于2001年病逝于美国,享年100岁,而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在他最后的征程中早一年先他而去,时年88岁……

  人道是:赵一荻对张学良的世纪真爱,堪称爱之绝唱。赵一荻不仅在张学良叱咤风雨的岁月里,而且在他“平生无憾事,惟一爱女人”的晚年生活里,给了他不尽的温暖、幸福和力量。因此,张学良口中的赵四小姐常是“这是我的姑娘”,而在他的心灵深处,赵一荻则应以《泰坦尼克》中那句经典台词送给他:“不管为什么,我只要你好好地活着……”


  张学良曾说,一生中有两位女性对他恩同再造,一是蒋宋美龄,一是赵一荻。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关系兄弟般的张学良,瞬间成了蒋介石永不可饶恕的罪人。不杀而又要让这个血性男儿的心理被安抚,能居间起作用的,惟有宋美龄。

  张学良也坚持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不杀他,是有宋美龄这个保护神在。在《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中,张学良这样叙述这段细节:“我没死,关键是蒋夫人帮我。蒋先生是要把我枪毙了的,这个情形我原先不知道,但是我后来看到一个东西,是美国的公使JOHNSON写的,他写宋(指宋美龄)对蒋先生说,‘你对那个小家伙,你要对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开台湾,我把你的事情都给你公布了’。

  这句话很厉害。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这个人很了解,她说西安事变,他(张学良)不要金钱,他也不要地盘,他要什么,他要的是牺牲。”而张学良曾在被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对宋美龄的尊崇,只要宋美龄活着,他便要把秘密守住。


  张学良将军有过三次婚姻,其中,和原配夫人于凤至生有三子一女,长女张闾瑛,1916年生,现在美国,丈夫陶鹏飞是原中美联谊会会长,现已去世。

  第三次婚姻的女主角是赵一荻,又名赵绮霞,赵庆华之女,1929年同居,1930年,赵一荻生张学良四子张闾琳,现为美国航天专家,去年曾来华代父接受抗日勋章。赵一荻与张学良在1964年正式结婚,张学良早幽禁期间,一直是赵一荻陪伴,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去世于檀香山,次年10月15日,张学良死于檀香山,与赵一荻合葬。和于凤至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赵一荻的儿子闾琳。

  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是在天津的一个舞会上认识的,第一的相遇就彼此的被对方吸引,但当时赵四小姐才只有16岁的,而张学良当时是已经有一位妻子的。他们在天津交往了一段时间,过了一段非常幸福快乐的日子。但赵四小姐是有婚约的,她的父亲知道后,大为光火,极力的反对自己的女儿与一个有妇之夫交往的,认为女儿完全的可以嫁给一个有为青年的。

  但事情发展的往往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这时,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张学良化装返奉、接掌大权。百废待兴、百事待理,张学良每日忙于公务。也许是日夜的操劳,也许是对赵四小姐的相思,张学良生了病。得知此消息的赵四心急如焚,她知道多日来的紧张局势让张学良压力甚巨,满腹的担心,满心的思念,让她恨不得生出双翅马上飞到沈阳……于是,1929年9月的一天,赵四给家里留下一张字条,便以探望生病的张学良为由,一个人来到了沈阳。

  赵四小姐的父亲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一生耿介清廉,颇注重个人名声。自己的女儿居然私奔沈阳,投入有妻有子的张学良怀抱。这在赵庆华看来简直就是伤风败俗,有辱门庭。盛怒之下,他在报上连续五天(1929年9月25日—9月29日)公开发出启事,将赵四从赵氏宗祠开除出去,断绝一切往来,并引咎从此不再为官。

  赵家父女成了陌路,沈阳大帅府内也是严阵以待,摆出架势准备“御敌于府门之外”。一向极有涵养,对张学良偶尔出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的于凤至,这次却一反常态极力阻挠。最后,张学良表明了态度:赵四是不可能回天津了,她现在只有一个家,那就是沈阳。于凤至迫于无奈,默认了赵四的存在,但却提出了两个条件:一、赵四小姐不能进帅府;二、赵四小姐不能有正式的名分。按于凤至最初的想法,赵四这样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家闺秀,年龄又小张学良十几岁,面对这样的苛刻条件,肯定不会接受,说不定一气之下,就会离张学良而去。可是出乎于凤至的意料,一心只想与心上人相守的赵四小姐对这些条件全盘接受,毫无怨言。于是,赵四小姐住进了张学良的北陵别墅,以张学良秘书的身份在张学良的身边待了几十年。直到张学良的妻子与她离婚,她才以妻子的身份待在张学良身边。

  电视剧有许多的地方是与这相似的,有婚约,悔婚,私奔,断绝父女关系等等。尹静琬的遭遇几乎与赵四小姐一模一样。但赵四小姐到最后至少有个还算圆满的结局,而小说就不一样了。但这也是电视剧戏剧性好看的地方,任何事情都不是想当然的。但慕容沣终究不是张学良,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相遇时是有妻子的,但慕容沣不是。

  人在没有得到某样东西时是很执着的。但尹静琬中了徐统制的枪的时候,是那么的愤怒,毫不犹豫的打死对手,完全没有想到他还是三姐的公公。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尹静琬,不让她嫁人。大半夜的跑会承州吃蛋糕等等。这些却是让女人心动的。但在江山和爱人面前,她还是选择了江山。如果最后给不了对方那多,就不要承诺的太多,最后是伤人伤己。赵四小姐是知道对方有妻室的还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我们是没有话说的,但慕容沣为了江山毁约我想是个正常的女人心里都不好想的,他真的以为可以想齐人之福,金屋藏娇,那是真不可能的。这样就造成了自己与爱人的悲剧了。

  电视剧与真事有差别的是程信之这个人,我想这样的人在现在社会是少有的,同时我们一般人也是要不起的。这对兄妹真是太不同了,对爱情同样是十分的执着的,但方式却大不一样,哥哥是到最后的一刻放弃了,而妹妹是到最后都没有放弃,也没有想明白的。


  首先,先普及一个常识,蒋介石并没有下令不抵抗,蒋介石下的命令是让张学良拼死抵抗.这在台湾解禁的档案和张学良良的回忆录里都有记录.至于原因,之后会做详细说明。

  这里先切回正题,张少帅为什么不抵抗?原因有很多,但一个很重要又被大家忽略了的原因是,张少帅没实力抵抗,也不愿意抵抗.张学良虽然继承了大帅东北王的称号及30万东北军,但其时大部分东北军精锐为争夺京津地区部署在关内,(其实张大帅时就已把战略重心从东北转向了京津地区,这才有了直系和奉系为争夺京畿的两次直奉战争,及最后奉系控制北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张大帅身死后,奉系在京畿附近的实力并未受太大影响反因少帅入关参与中原大战而加强。到31年东北地区只有10万左右的老弱病残及少数警察部队,且分布在东北三省及全境及内蒙部分地区,根本无法阻挡日军精锐的关东军。而少帅本身也不想抵抗,其一其战略中心已开始转移,其二如将关内精锐调进东北和日军火拼,无益于将中原大战获得的成果(京津的实际控制权)拱手让人,就算是调军回东北火拼日本人,以中东路的前车之鉴来看拼赢的概率也不大。而且少帅低估了日军的野心,以为会和以前的各种事件一样,可以通过外交解决。所以少帅很实际的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

  至于蒋介石,对张学良此举算是恨之入骨,原因除了希望张和日本人火拼,国民政府兵不血刃实际控制京津之外。更多的是作为政治家,蒋有其全局视野。将知道,日本国内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主战的军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称日本为军部法西斯)和主和的政府。918是军部擅自发动,并没有通过政府。日本的高级文官精英们也在为此事大为光火(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文官精英的战略头脑确实要胜过军部将官许多)日本首相声称要将东北还给中国(可惜后来军队政变,将其暗杀)此时,作为政治家的蒋介石敏锐的觉察到,东北军抵抗的越猛烈,就可以给日本政府和军队的博弈中提供越多的筹码,假如张学良当时能遏止住关东军,哪怕守不住,至少也要给日军迎头一记闷棍,那石原莞尔一流很可能会因此而成为日本国内一例经典的反面教材,其余狂热份子也不可能因九一八事变的巨大胜利而将中国视作创造奇迹的宝地,下克上的风气会被压制,日军侵略中国的步伐也会被大大延缓,甚至于整个抗日战争都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


  第一,1928年4月,蒋介石领导第二期北伐,国民革命军迅速占领了平津一带。对于东三省,蒋介石已不愿再动刀兵,拟采取和平手段解决。蒋介石与奉系通过多轮谈判达成一致,当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此举成就了蒋统一中国的大业,蒋对此是感激的。

  第二,1930年5月,以蒋介石为一派,以阎锡山、冯玉祥为一派,双方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一场争权夺利的混战,史称“中原大战”。蒋介石投入军队约60万人,反蒋兵力高达80万人。

  当时,双方都极力拉拢置身事外的张学良。如果能争取东北军加入己方,那将从根本上改变战局,使战争胜负的天平朝自己一方倾斜。张学良经过权衡, 正当中原大战胶着之时,于9月18日发表通电,明确宣布拥护蒋介石,旋即派东北军12万人入关。东北军入关,使战局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阎锡山部队力疲不当,一触即溃,迅速西退。

  10月中旬以后,阎锡山、冯玉祥相继宣布下野,中原大战结束,蒋介石完胜。张学良再次选择站在蒋介石这一边,蒋不能不对他表示好感。此战后,蒋予张学良以华北地盘和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头衔,不能不说是一种酬谢。

  第三,蒋、张两家还存在着复杂的私人感情。1930年底,张学良携妻子于凤至赴南京接受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委任,在此过程中,宋美龄的母亲认于凤至为干女儿,宋美龄与于凤至又结拜为金兰姐妹。随后,蒋介石与张学良也结为“把兄弟”。坊间还有传闻,张学良与宋美龄存在秘密恋情。西安事变解决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宋美龄就曾为张学良的生命安全做过担保。

  第四,蒋介石知道西安事变的详细过程,整个事变的策划者是杨虎城,张学良虽然参与,但不是主谋。

  第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认罪态度较好。其实扣留蒋介石不久,张学良就后悔了,“深悔孟浪,彷徨无策”。

  12月25日,蒋介石获释后,曾再三阻止张学良同行。张学良自言:“我思为了国家的纪纲,领袖的尊严,我既肇此祸乱,不能再计及荣辱生死,甘愿牺牲自身,以维国法,以炯后人。遂违命陪同莅洛,转去南京。”张的认罪态度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蒋对他的愤恨。

  第六,如果杀掉张学良,蒋介石不能不考虑后果。作为地方实力派,数十万东北军只听张学良号令,不听中央调遣。杀了张学良,东北军能归顺蒋介石吗?蒋不会如此乐观。东北军最有可能的行动有两个,一是起兵反蒋,二是投靠共产党。这两种情况显然都不是蒋介石愿意看到的。

  第七,事变发生后,远在英国的于凤至立即致电张学良,要他一定保护蒋介石的安全并释放蒋及其随同人员。当时并不是没有杀掉蒋介石的计划,而张学良给予抵制,确实保护了蒋的性命。

  第八,因为张作霖打下的基础,张学良家庭显赫,国内外知名度较高,如果杀了张学良,容易引起国际舆论的反弹,反置蒋于不利地位。

  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获刑10年,随即被蒋特赦。他虽免予牢狱之灾,但仍未能获得自由,从而开始了长达50年的软禁生涯。话说他的软禁之地,不是公馆就是别墅,当然,也少不了美女相陪。这就是蒋对他的全部惩罚。


  张学良为什么不回国?台湾当局早在1994年就解除了张学良的软禁,允许他自由离开台湾。从内心深处而言,张学良对亿万大陆同胞有着深深的负罪感。尽管他曾试图向世人解释点什么,但那只能让人们看到他内心的惶恐不安。

  他晚年只能归依上帝,从《圣经》中寻求安慰。 正是因为张学良挑起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在没有从人力和资源等各方面都进行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提前单独对日决战,结果使中国遭受到致命的重创,几乎坠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也使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遭受到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的创伤。

  中日两国自此结下了世世代代不能忘记的血海深仇!要不是美国对日宣战,担负起歼灭皇军主力,全力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的重担,中国则有极大的可能性沦为日本的附属国。美国最后永远收留了这个20世纪的中国的乱臣贼子。 张学良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绕不过去的人物,可谓一身而系天下安危。在他身上值得探讨的事情很多——譬如,晚年的他为什么不回祖国看看?

  1990年张学良逐渐获得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从1990年到去逝,他有10年的机会可以回大陆、回东北看看,可他就硬没回来,这对一个曾经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在东北叱咤风云的少帅而言,的确是非同寻常,甚至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有人曾忿忿地说道:“我们一直宣传说张学良如何爱国,那就有一点,爱国为什么不回国?”答案有的归咎于身体原因,也有归咎两岸的政治原因。

  对於两岸政治因素一项,有人认为张学良不想表态偏向两岸中任何一方的政权。若张学良回到中国东北,则有可能被中共用以宣传。若张真的是归心如箭,要回去吻一吻家乡的黑土地,与关东父老们洒泪相抱,中共既不能拒绝,国民党也无法阻挠。

  另外一派的说法是张并非大家想象中的爱国。 张学良并不反对蒋中正,也不反对毛泽东。他不希望被当作政治宣传的道具。

  晚年,脱离国民党控制的张学良,回忆自己在1931年至1935年间的作为时,有过相当的悔意。信奉基督教徒他也曾引用过使徒保罗的话:“我是罪人中的罪魁。”异乡的中国梦是空洞的,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异邦他乡是找不到故乡的感觉的!只不过,他不愿触景生情,不愿在屈指可数的晚年生涯中,每天有自责和悔恨的内容。

  当然,张学良当时做出这样的选择,确也有其不得已的一面,东北的责任应由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政府负起,而当时的政府还只是张皮,无论其地位、实力、意愿,都承担不了在东北作战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要张独任巨艰,确实也有点勉为其难。所以张学良当时曾感慨系之:“现在须将国内先统一,外侮自然减退”。

  有人评价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不回东北时有云:“他知道他不能回东北,他还知道他无脸以对东北3700万父老乡亲。”话虽刻薄,却一语中的。这一切也注定了张学良的悲情人生。


  每个历史人物,尤其是政客,总会有功过。如今GCD大力宣传张的功劳,也是存在私心的,但是无论如何,张学良的功应该大于过,这点应该无可厚非。首先,张学良的过在于918事变不抵抗,无论这个命令是谁下的,作为东北地区的领袖,张显然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说过全在于他一个人,显然有失公正。

  西安事变无疑是评价张的关键,如今对于社会极为不满的人肯定会大肆贬低张学良,但从民族角度来看,西安事变是利大于弊的,或许有人说,没有西安事变,蒋也会抗日,但结局会怎么样,我们无法知道。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就如今造成的影响来看,这应该是好的。至于有人批判他给某党留下生机,造成日后的大饥荒,文革等等,都是不理智的。

  站在民族的角度来看,这两件事,他算功过相抵了。至于东北易帜,有人说张对其父不孝,这是何居心,如果张当时参与战争,而并非易帜,没人知道中国会乱到什么时候。因此,张的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又一种角度来看,他的一时不理智,也让东北人民遭遇了极大的折磨。


  张学良墓位于美国夏威夷北部的“神殿谷”纪念公园内,距檀香山市区约50公里。

  张学良墓是与夫人赵一荻的双栖墓。墓地座落在美国檀香山附近日本寺院的山腰间,人称“神殿之谷”。 墓地背山面海,位居高坡,四周开阔,山间绿草如茵,墓前溪水潺潺,坟冢前横立着一块黑色花岗岩墓碑。碑石约1米左右高,2米左右长,四围用暗红麻花花岗岩石板镶护,其正面左右两侧用繁体楷书刻着"张学良"、"赵一荻"等字样,两人的中文姓名下还分别镌刻着各自的英文名及生卒年。

  张学良名下刻的是"1901-2001",赵一荻名下刻的是"1912-2000"。墓台后边石墙上安放着十字架。周围是石砌的矮墙,墙外是青翠的草地和树木,墙内是开满黄花的扶桑。环境朴素、宁静。向远可眺望太平洋无际的波光云影,听鸟儿的啼啭,闻花儿的芳香。张学良墓是这个经历人生漫漫长旅的爱国强者身后难得的安息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069 字。

转载请注明: 张学良是怎样的人 张学良为何至死未归大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