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湾“联合新闻网” 7月31日报道,德国汉堡一家超市28日发生一名巴勒斯坦公民持刀袭击民众、造成1死6伤事件,不但使该国总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再受质疑,也可能冲击默克尔于不到两个月后登场的国会大选选情。
汉堡市内政官员格鲁特29日说,该名嫌犯26岁,是住在难民营的巴勒斯坦公民,曾申请难民身份但遭到拒绝,虽被要求出境,却因欠缺身份证件而无法遣返。他的行凶动机不明,被拘留后曾显示精神异常迹象。
报道称,这起袭击事件立刻引发社交媒体针对默克尔难民政策展开激辩,预料会成为9月国会大选前的热门议题。诉求反移民的右翼民粹党政党——另类选择党(AfD)副党魁史托赫立即攻击:“默克尔的基民党在国内安全议题已不再可信”。
默克尔说:“我为汉堡冷血攻击事件的被害者感到哀伤,对家属深感同情。希望受伤者肉体与心灵创伤能够复原。”
德国南部康斯坦兹一家夜店30日清晨也发生枪击事件,一名伊拉克籍枪手的攻击造成1死3伤。警方已排除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并表示嫌犯并非寻求庇护者,但最新事件势将让德国人心更加浮动。
据报道,默克尔所属的联盟虽仍拥有约40%的民调支持率,远高于社会民主党(SPD)的24%,但随着选民日益担心难民政策与恐怖主义威胁,德国发生一连串与伊斯兰份子有关的事件,可能再次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
德国2015至2016年接纳多数来自中东、超过100万名难民后,难民政策就不断遭质疑。默克尔随后采取措施减少涌入的难民数量,平息反对声浪,但德国民众仍担心恐怖分子混在难民中。(实习编辑:马娜 审核:田瑞哲)
【俄罗斯龙报网】当地时间7月8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汉堡峰会落下帷幕。在这次以“塑造联动世界”的峰会上,与会各方领导人聚焦于形势、贸易、金融、数字经济、能源、气候变化、难民移民、反恐等重大全球性议题展开讨论。
在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二十国集团峰会首先是经济论坛,尽管也出现很多政治性和相近的问题。但尽管如此,主要话题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也正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主要关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普京都跟与会大佬们都谈了些什么吧。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继续推进同俄罗斯进行建设性合作的时刻已经到来。(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严重超时的“双普会” 俄美首脑摒弃前嫌“向前看”
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汉堡峰会期间进行了首次会晤,原定30分钟的对话最终却谈了2小时15分钟,此次“双普会”没有出现预期的“握手战”,
双方同意摒弃前嫌“向前看”,就一些重要议题达成了共识。
中新网报道,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会晤结束后向记者公布了会谈内容。拉夫罗夫表示,普京否认俄干预美国大选,并称美国情报机构做出的有关指控不确实,特朗普接受了普京的说法。蒂勒森说,两位领袖都希望向前看,“专注于如何放下这个可能纯粹只是棘手的分歧而向前迈进”。他形容会晤“非常具有建设性”,两位首脑展现“积极的化学作用”。
此次会晤中,特朗普和普京都认为网络安全问题阻碍美俄关系向前发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进一步接触。蒂勒森说,美俄已同意成立工作组以探讨达成框架性协议,使双方能够共同努力更好地了解如何处理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利用网络工具干涉别国内政、威胁基础设施以及恐怖分子利用网络工具等。
叙利亚问题是特朗普和普京讨论的另一个重点课题。俄外长在会晤后宣布,美国、俄罗斯、约旦已就在叙利亚西南地区停火达成协议。据俄媒报道,停火将从大马士革时间7月9日中午开始。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称,这是表明美俄能够在叙利亚问题上合作的第一个迹象。双方还就叙问题其他领域的合作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包括在打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后如何减少当地的冲突和暴力,以及为叙政治解决进程共同努力等。
俄、德、法三国领导人讨论乌克兰局势及其解决办法
7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汉堡的工作早餐期间讨论了乌克兰局势和其解决办法。
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普京一如既往简洁但详尽地阐释了俄方立场。
佩斯科夫表示:“俄、德、法三国一致认为,应采取能够促成接触线上真正停火的有效措施,并确保重武器撤出。在该问题上达成了全面合作和全面一致。”他表示:“各方指出,明斯克协议的落实严重停滞不前。”他补充说:“但同时认识到应向前推进。”
2014年4月,乌克兰当局开始对自行宣布独立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采取武装行动。据联合国最新资料显示,冲突造成1万多人死亡。
普京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俄法关系状况满意
据悉,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表示,俄罗斯开始就开办俄法社会论坛进行相关工作。
普京表示,“根据您的倡议,我们已经开始就准备和开办社会论坛进行相关工作。”同时他还指出,根据双方在凡尔赛宫会谈达成的协议,双边关系的发展正在全方位推进。
而马克龙也表示,“对俄法关系的水平非常满意。”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茶歇时刻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交谈。(图片来源:北京环球网)
普京批评欧盟制裁俄罗斯 默克尔以白眼回应
北京环球网报道,除了正式的会谈,各国领导人在茶歇时刻、场内场外也有互动。媒体的镜头抓住了一个有趣的画面。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茶歇时刻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了些什么,默克尔回复以一个白眼。
据悉,普京和欧盟领导人一直有些嫌隙。普京严重批评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手段,而欧盟则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擅自行动。
作风一贯强硬的普京在向默克尔解释自己的观点,配上手势,自信满满。右边一身红色套装的默克尔听后,回应了一个白眼。此次默克尔主持的汉堡峰会,二十国集团首脑都各抒己见。尽管默克尔对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感到不满,她仍在努力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
(编辑:天天)
(2017-07-10)
刚刚过去的24小时,有两件大事,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华盛顿当地时间6月1日下午3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记者会,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当地时间6月1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就在这场记者会召开的几个小时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共同会见了记者,当谈及巴黎气候协议时,李克强表示,中国人信守“言必信、行必果”,将会继续履行《巴黎协定》承诺。默克尔则强调,在充满“不确定”的时期,中德有责任加强相互合作,共同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当地时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记者。(新华社发)
三位领导人的表态前后相隔不到半天,但在国际媒体和观察人士看来,这已成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节点。
“我会说这是自马歇尔计划以来,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最弱的时刻。”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主席伊恩·布雷默如此断言:“这是一个分水岭事件。”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则将话讲得更直白:“特朗普靠边站:德中主演‘老友记’”。
“柏林用红地毯欢迎中国总理,特朗普的损失正在成为中国的收获”
这两天,在德国的社交媒体上,中国总理的到访毫不意外地成为热点。
“默克尔女士终于想明白了,未来属于亚洲。祝贺!”一位德国网友在脸书上这样称赞默克尔对中国领导人的热情接待。
另一位网友似乎也按捺不住喜悦之情:
“这绝对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特朗普刚当上总统时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们终于可以摆脱束缚寻找新的伙伴和市场了!请继续保持!”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称,默克尔与特朗普话不投机,却与来自北京的伙伴越走越近:在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晤之后,默克尔甚至表示希望“有朝一日”欧盟能与中国开始自由贸易谈判。
在美国之音电台网站看来,中德领导人的此次会面,让“得分”和“丢分”显而易见:“当柏林用红地毯欢迎中国总理时,特朗普的损失正在成为中国的收获。”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截图
德国《今日新闻》网站则认为,在德美关系走低的时候,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来访有了新的涵义:这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环保和贸易两大核心领域,中国比美国更接近德国立场。在即将在汉堡召开的G20峰会上,中国和德国可能会在更多议题上持相同立场。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本次访问德国期间,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24小时内3次会面商谈。
其中,当与中国总理共同面对记者时,默克尔表示,德国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条约义务。对此,李克强总理表示赞赏。
公开报道显示,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由于部分成员不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允许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在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做法,但明确写明这一做法要在中国入世15年后,即2016年12月11日终止。
有媒体分析指出,默克尔此番表态意义重大,一旦取消“替代国”做法,欧盟就很难再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这将成为近年来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事件之一。
当地时间5月3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总理府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新华社发)
被特朗普羞辱“很坏很坏”,默克尔直言美国“不再可靠”
在报道默克尔对中国领导人笑脸相迎时,不少外媒都不忘提到一周前,默克尔在欧盟总部接待另一位客人时的情景。
两相对比下,无论是宾客相处的氛围,还是默克尔的“有感而发”,都如同“冷暖两重天”。
5月25日,当选美国总统后首次出访的特朗普做客欧盟总部,但当着欧洲领导人的面,他却指责德国人“很坏很坏”,猛烈抨击德国的贸易顺差及汽车出口。
5月25日,特朗普(中)在布鲁塞尔出席北约领导人会议。法新社
随后,在北约会议上,特朗普又批评许多北约成员国积欠巨款。
当特朗普不留情面地说出这些话时,不难想象当时站在他身后的默克尔是怎样一种心情。
而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结束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特朗普不仅丝毫不讲外交礼仪,拍“全家福”时迟到、闭幕式发布会上早退,更在气候变化、难民问题和全球贸易三大问题上,继续保持着与其他六国领导人巨大的分歧。
“美国不再是可靠的盟友!”德国《图片报》称,特朗普的对抗立场令七国集团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也正因为如此,默克尔28日发表的一番充满“悲愤”情绪的表态迅速成为各大欧洲媒体的头条,她说:“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欧美)互相完全依赖对方的时代已经结束……我只能说:我们欧洲人真的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5月28日,默克尔在慕尼黑发表演讲。
《金融时报》认为,在默克尔看来,美国已不再是可靠的合作伙伴,跨大西洋关系面临重大时刻。
“如果德国的老朋友不再值得依赖,那么也许是时候结交新朋友了。”英国BBC网站给出的“建议”更加直白。
德国人对中国的热情,让印度媒体也有些“吃醋”
事实上,默克尔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送走了特朗普,“柏林进入亚洲周”。在中国总理到访之前,默克尔在柏林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德国之声电台网站称,对德国经济而言,中印都具有极高价值。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报道截图
《法兰克福汇报》表示,正是由于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在许多议题上表现孤立,由此中国和印度领导人对德国的访问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
“默克尔‘转向’亚洲的用意显而易见。”美国“Politico”政治新闻网站欧洲版认为,这一行动是在向德国的传统盟友(美国和英国)表明,没有他们德国也照样能做生意。
不过,有印度媒体注意到,两位亚洲客人先后到访时,他们在德国受到的欢迎也差别巨大。《印度时报》网站对此评论道:“中国,而非印度,才是德国媒体的焦点”。
文章说,德国正在寻找新的政治经济机遇,此刻印度领导人的到访正是时候。但是,德国媒体对莫迪访问报道量,根本无法与对中国人访德的报道相媲美。
《印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印度媒体的“醋意”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对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性。而这一重要性,在6月1日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后,更为突显。
中欧关系进入“黄金蜜月期”了吗?
因为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几乎得罪了所有西方国家。除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迅速发表共同声明,强调巴黎气候协议“不可能重新谈判”之外,瑞典、丹麦、比利时等国领导人也都在社交媒体上批评了美国的决定——
6月2日,默克尔总理的发言人在推特上表示,对于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感到“失望”。
“这一次,欧洲确实十分失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他认为,在欧洲方面看来,特朗普宣布退出,是对欧洲多年努力的一种打击,另外欧洲也由此意识到其很难对美国施加影响。这些,都导致欧洲作出了相当激烈的反应。
一方面是对特朗普“横眉冷对”,另一方面,欧洲与中国正在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日报道,根据一份中欧联合声明草案,中国和欧盟将坚守自由贸易和巴黎气候协议,这全面回击了特朗普奉行的保护主义政策。
BBC网站也分析认为,一旦美国退出全球气候治理核心领导地位,主张全球能源转型、发展清洁能源的欧盟和中国将可能找到更多共同点,并可能形成中欧牵头的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
德国《今日新闻》刊发报道:贸易政策是德国通向中国的桥梁?
那么,中欧关系已经进入“黄金蜜月期”了吗?
对此,崔洪建表示,客观上说,欧洲对中国的认识还很复杂。“一方面,欧洲意识到美国的不可靠,所以到了重新寻找可靠合作伙伴的时候。但在欧洲人的心态上,短时间还难以将中国视为一个可靠的伙伴,双方还需要实实在在地把写在纸上的共识、计划变为实际。另外,欧洲社会和民间还需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消除误解和猜疑,这是一个‘民心工程’,也是长期的工作。”
(编辑/谢来 实习生 金志林)
(2017-06-02)
德国,欧盟的领导者;美国,世界的领导者;美国和德国是盟友,德国是美国领导北约的主要军事基地和武器库,德国至今仍有一百多个美军军事基地,德国曾有超过20万的美国驻军,至今仍有六七万人驻扎在德国。欧盟的领导者、美国在欧洲的最大军事基地和武器库所在国的总理到访白宫,按照正常礼节,白宫主人特朗普应该盛情款待才对。然而,正在白宫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却遭受了很可能是德国和美国外交史上最为尴尬的一幕。
在媒体面前,两国领导人会见记者本该握手摆pose显示友好,结果特朗普不但不与默克尔握手摆pose,甚至连看都不看默克尔一眼,一副很不耐烦、很不待见的态度。
更为关键的是,默克尔给特朗普抛了10次“秋波”,特朗普大总统都没有任何回应,那真叫一个高冷!
特朗普如此对待默克尔,整个世界都震惊了,大家都不理解啊,不可思议啊,这有啥仇有啥恨至于在全世界面前这样呢?那么,两个大国的领导人到底为啥会在公开场合这样呢?在占豪看来,主要是五方面因素导致:
一、二人有旧怨。
想当初,美国大选时特朗普经常放炮,几乎全世界的美国盟友都反对他,大家都认为希拉里必胜,德国也不例外,德国默克尔政府从默克尔到官员没少与特朗普对轰。特朗普上台后,由于政治理念、政策方向都有巨大差异,这又让德国政府和白宫有不少隔空交锋。这样的“旧怨”让特朗普很不爽,一直耿耿于怀。
二、特朗普性格使然。
如果特朗普是一个“成熟”的传统政治家,关起门来和开门见记者一定是两个面孔,至少不可能用这种“不成熟”政治家的表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特朗普不同,他像个“老顽童”,根本不把政治传统的外交礼仪放在心上,不爽就是不爽,不爽就不和你握手,就是给你难堪。所以,这种事也就发生在特朗普身上,换别人也不会发生。
三、德国不支持特朗普的北约政策。
特朗普上任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北约盟友增加军费,让盟友的军费占到GDP的 2% 。特朗普这么做的目的是降低自己对盟友的防护压力,同时提升自己统领盟友总军事力量的提升,这么做根本目的就是提升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影响力从而稳固美国霸权。
然而,特朗普要求盟友增加军费的政策只有日本、韩国高调响应,其它国家普遍反对,尤其以欧盟反对最为强烈。在欧盟中,德国GDP规模最大,也是领导者,德国反对声音最大。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对默克尔本来就很不爽,结果默克尔访问白宫依然不那么支持特朗普的政策,特朗普当然不爽,默克尔遭受黑脸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四、两国在贸易政策上完全相反。
德国和中国一样,主张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反对逆全球化。但是,特朗普要搞的全球化则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这种模式的全球化占豪给其下了个定义叫“星型拓扑结构”的全球化,而默克尔要搞的是“网状拓扑结构”的全球化。默克尔与特朗普在这方面没少交锋。现在,默克尔访问白宫,二人在这方面一定又有交锋,很显然不会很愉快。默克尔更加主张奥巴马时期的TTIP,而特朗普则主张与欧盟各国分别签署贸易投资协定。而且,特朗普还支持英国脱欧,支持欧盟分裂,这和德国的态度都完全相反。
五、G20峰会上德国准备挤兑美国。
之前有媒体报道,今年7月上旬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将设置反全球化主题,这意味着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将继续支持全球化,反对反全球化。而在这其中,要怼的目标其实就是特朗普,特朗普其实已经成了“反全球化”的代名词。之所以德国及欧盟国家都反美国的“反全球化”,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特朗普反对TTIP,TPP已经被废,TTIP也基本是遥遥无期了。所以,这也是欧盟借G20峰会向特朗普表达不满。
默克尔这次访美,双方沟通的层面一定很多,应该包括北约、TTIP、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英国脱欧问题、难民问题等等,但恐怕双方根本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想想看,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大幅增加军费到GDP的2%,德国2016年GDP3.92万亿,但军费只有353亿美元,不足GDP的 1% ,这忽然让德国一年增加四百多亿美元军费,默克尔怎么可能干?TTIP 特朗普根本就不支持,又怎么可能达成一致?乌克兰问题美欧现在明显态度不一。叙利亚问题、难民问题、英国脱欧问题,这些都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所以,二人的谈判可能啥都没谈成,这对于“生意人”特朗普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所以他当然对默克尔很不满。根据最新特朗普发的推文,他解释了为何不和默克尔握手,他说德国欠美国一大笔钱,这所谓的一大笔钱就是“保护费”,这就是向默克尔施压增加军费。
对中国来说,特朗普的这些动作看似不怎么好,但实际上却是好事,因为有特朗普给予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等国的压力,才有更大的反弹力,才有这些国家转向中国的态度,也才有特朗普更加需要和中国缓和关系的动力。无论是特朗普当选前还是上任后,占豪从未改变过特朗普当选对中国来说并不差的判断,虽然特朗普之前一直敌视中国,但这并不能改变相比希拉里特朗普在未来与中国更加有合作空间的预期。
中国正在复兴,中国需要一个政策缺乏延续性和一致性的美国,中国也需要一个更多国家愿意和中国合作的世界!特朗普,加油!
(主编 张学光)
(2017-03-20)
中新社柏林2月27日电 (记者 彭大伟)针对菲律宾“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此前发布的对德国人质坎特纳实施斩首的视频,德国政府27日发布声明称,已确认此前在菲律宾被挟持的这名德国人质遭到杀害。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通过其发言人对此予以严厉谴责。
默克尔谴责这是一起卑鄙的罪行。她说,杀害德国人质的行为“再次表明了恐怖分子多么地丧尽天良和泯灭人性”。她呼吁各方团结一致,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德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天表示,对暴行予以最强烈谴责,并将全力与菲律宾当局合作将凶手绳之以法。
德国电视一台援引菲律宾政府表态称,菲政府谴责这一行为是“野蛮的”。
70岁的坎特纳于2016年11月初与其女友在菲律宾和马拉西亚等地海域进行长途风帆旅行时遭劫。坎特纳59岁的女友当场丧生。之后,坎特纳处于“阿布沙耶夫”组织挟持之下。
在此之前,坎特纳曾通过视频向外界求助。据报道,挟持者提出索要57万欧元的赎金。在营救努力无效后,“阿布沙耶夫”组织放出了上述斩首视频。
早在2008年,坎特纳和女友就曾遭遇过一次绑架。当时他们驾驶帆船在索马里沿岸航行时遭到劫持,并被扣留超过50天。据德媒报道,当时在支付60万美元赎金后,两人最终得以获释。(完)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