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近38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2017级本科新生来到清华大学报到。备受关注的甘肃定西残疾高分考生魏祥魏祥已于昨天(8月22日)来到学校,并于今天(8月23日)早上7时许完成了新生报到手续,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骑共享单车到现场迎接。
魏祥系定西一中高三(13)班学生,先天残疾,身为护士的母亲夏瑞云在他小学、中学到高中阶段,12年如一日背魏祥上学。魏祥克服身体残障,刻苦求学,完成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
魏祥的高中班主任说,“多次被学校评为学习标兵和“三好学生”的魏祥,由于身体不便,在学习上比较自强,尤其是在理科方面,学习成绩比其他的同学更加突出。喜欢思考的他总是觉得越思考越有趣,越有趣越喜欢思考,喜欢数理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2017年高考中,魏祥考出了648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理科83名。清华大学在甘肃省的国家专项计划理工类招生名额为23名,魏祥的成绩排在报考总人数的23名之内,他的电子档案被投至清华大学。最终,魏祥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类(数理)专业。
魏祥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清华大学甘肃招生组组长薛建团曾表示,“从成绩的角度来说,魏祥不算特别好,但是这种精神远远超出了招生的本身意义,优秀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带大,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召了很多人,教育着很多人,学校给他一个好的环境,对他也是个回报。”
据了解,魏祥目前已经完成了新生报到的所有程序,由于学校为魏祥母子提供了住处,所以他并未到学生宿舍办理入住。据悉,魏祥已被分配到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入住,公寓外安装有无障碍设施。学校相关负责人还表示,“魏祥没有申请助学贷款,魏祥妈妈可以自愿申请学校相关岗位。”
求助信全文:
清华回信全文:
甘肃省教育厅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甘肃省定西市高考考生魏祥已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类(数理)专业。今年6月26日,微信公众号“大美甘肃”发表了文章《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这篇文章是以魏祥的口吻写给清华大学的,文中魏祥讲述了自己生来重度残疾,年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的种种艰辛。魏祥恳切希望清华大学能够为他们母子解决一间住处。清华大学招生工作人员表示要尽一切可能帮助他,还通过公众号发布《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一文,文中结尾的一句话“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更是成为了红极一时的网络流行语。
(晨报综合报道)
(2017-07-12)
媒体纷纷涌入。不得已,魏祥的母亲夏瑞云向单位请了三天的假,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关注。
但没几天,夏瑞云选择了躲避。
她关上了手机,拒接一切陌生人的来电。紧接着,夏瑞云把魏祥送到160公里外的爷爷家。这可以理解为母亲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然而,“魏祥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个消息在偏远的定西小城绝对具有着标杆意义。
在定西一中,仅魏祥的班级就有两名同学分数线达到了清华大学在当地的录取分数线。一个班95% 的一本录取率,放眼全国都是一个奇迹。
魏祥所在的定西一中始建于1941年,早在1955年就被确定为甘肃省重点中学。 不过,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在这里仍是神话般的存在。
“这几天班群里魏祥也不说话了。”
高中班长马智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其实祥哥这次的成绩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祥哥很牛的。”
祥哥,是同学们给魏祥起的外号,也流露着同学们对魏祥的喜欢。
“高中集体舞时候,祥哥,就坐着他那个电动的轮椅给全班挥旗领舞,很帅!”
在同学眼里,“祥哥”爱刷题,但心思也很细腻。
“我高三心情不好的时候祥哥会主动来找我,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化学老师张胜林教了魏祥三年化学课,直到现在他仍然能记起高一那年在教室里看到魏祥。“那时候叫他回答问题,他自己用手撑着拐杖就站起来了。”
定西中学的教学楼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重建的,配备了完好的无障碍设施,直到高三前,魏祥的班级都在新建的教学楼里。
“总是能听见走廊里祥哥那电动轮椅的声音,他那轮椅比我们走路还快。”
“不管怎样,我们之前就是像对待平常同学那样同样对待魏祥。今后也是。他也是个普通人。”
在定西中学门口,两张硕大的红色喜报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路人。648分,理科全校第四名,全省86名,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的魏祥用高考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刻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谢抒豪 陈瑞 编辑:王珏)
(2017-07-04)
在今年的高考中,甘肃考生魏祥以648分的高分位列甘肃理科第86名,一圆清华的求学梦指日可待。但由于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行动不便,他需要母亲的长期陪伴和照顾。而清华大学校长也给出了及时、有温度的反馈。
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击垮这个特殊的家庭,这个坚强的母亲12年如一日的背着自己的孩子去上课。这位伟大的母亲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自己孩子的守护神。他不仅无微不至的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更教会了这个残疾考生身残志坚的道理。在母子二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魏祥以64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也给了妈妈一份满意的答卷。
看了这些相信很多残障孩子的家长都备受鼓舞,只要家长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孩子的未来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将来也才能更有尊严的活着。没有哪个家庭愿意孕育出残障的孩子,残障是一种生命的常态,所有的物种包括人类必须会有6%左右的生命是有残障的,不是你就是我,每个家长都希望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是这辈子我们却中奖了。
残障绝不是残障人士的过错,也不应成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阻碍。一个公平正义的现代文明社会,社会环境需要保障每一个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也理应对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环境,从而保障他们能和其他人一样学习、工作、融入社会。
清华大学校长的回复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感到很温暖,这样有温度的清华不愧为中国最高学府。其实这样身残志坚的学生,在清华已经不是第一位了。
这样的学子还有朱晓鹏,2010级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一个来自湖南小山村的普通孩子,经历了父亲意外过世,又遭遇突如其来的脊髓血管瘤,导致其左半边身体麻木无法活动,他忍耐着巨大的疼痛的同时,不忘自己的梦想,积极面对生活,还和同学一起创立了清华无障碍协会,竭尽全力的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更多的人。
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这些残障人士都积极乐观的活着,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打造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残障人士需要的不是关爱,而是环境和人心层面实实在在的接纳,不把他们当成一个“特殊对象”,他们也完全可以靠个人的奋斗取得相应的成果,那才是他们想要的历史进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一颗包容,接纳的心去对待身边的特殊人群,让他们也能够像普通人那样去生活。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