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牧民:驻村工作队让我成为大“巴依”

  巴里坤9月28日电 题:新疆农牧民:驻村工作队让我成为大“巴依”

  记者 马学玲

  “驻村工作队呆上三四年,我将成为大‘巴依’!”这是木萨・萨沛老人对于未来的期许。所谓巴依,通俗来讲就是富人。

新疆农牧民:驻村工作队让我成为大“巴依”

  图为苏吉西村村民木萨・萨沛(右二)、拖合・尔别克(右一)与驻村工作队队长康学勤(左一)。记者 马学玲 摄

  木萨・萨沛来自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克乡苏吉西村,他所说的驻村工作队,指的是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2014年,新疆开启新时期大规模干部驻村活动。3年多来,27万名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倾听群众意见,落实惠民政策,建强基层组织。

  苏吉西村的驻村工作队,由哈密市畜牧兽医局派驻,共有队员8人,队长由哈密市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康学勤担任。

  谈到对于驻村工作队的印象,木萨・萨沛说,“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太多了,比如帮我们改良羊……”

  康学勤接过话茬解释说,“他们家里养了50只羊,我们给免费做了杂交。”据介绍,木萨家改良后的这50头羊,每年能增收1万多元。

  苏吉西村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贫困村,全村898户人家中,多达235户是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严峻。

新疆农牧民:驻村工作队让我成为大“巴依”

  图为驻村工作队院内的标语。记者 马学玲 摄

  为了帮苏吉西村尽快摘掉“贫困”这顶帽子,康学勤带着队员们走家串户了解情况,邀请专家问诊把脉。

  “在惠民生方面,我们不但要‘输血’,更要‘造血’。”据康学勤介绍,进驻以来,驻村工作队免费实施了羊的杂交改良、本地牛的改良、草原生态补助等多个项目,仅今年总体投资就达到350万元。

  以本地牛的改良工程为例,康学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改良牛增肉快,体格大。出栏一头改良牛,比本地土种牛平均增肉多出50―60公斤,按照新疆牛肉市场价格58元/公斤计算,可增加收入3200余元。如果家里有两头牛,每年增收就是六七千元,甚至过万。

  拖合・尔别克也是该村牛、羊改良工程的一大受益者,他家里有100多头羊,仅卖肉这一项,一年就能增收2万多元。

  木萨・萨沛、拖合・尔别克生活的改变,是新疆“访惠聚”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3年多来,各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落实惠民工程项目、发展小微企业4.5万个,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400万人次,帮助群众实现就业脱贫87万人。

  “访惠聚”旨在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除了项目扶贫,驻村工作队还重点关注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或个人,卡马什・别山别克就是其中一位。

新疆农牧民:驻村工作队让我成为大“巴依”

  图为康学勤队长与牧民交流。受访者供图

  卡马什・别山别克家庭经济困难,前段时间家里其中三口人生病了,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勉强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接济过日子。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哈密市畜牧系统进行捐款,70名党员干部共捐款12400元。

  “接到钱后,卡马什・别山别克全家非常感激,老人家带动她的儿子、儿媳周一准时参加升旗仪式,三番五次邀请去他家里吃饭。我们考虑到他家里生活困难,所以一直谢绝,但就在上个星期,老人亲自到工作队来,把我们队员叫去吃了一顿饭。”康学勤说。

  自那以后,卡马什・别山别克来找康学勤的时候,就直接问其他干部,“我的丫头在不在?”

  “而附近的邻居,一说起来他的丫头,就知道是我。我们现在相处得跟一家人一样。”康学勤说。

  谈及未来,康学勤将时间线划在了2020年,“我们要带他们共同奔小康”。(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18 字。

转载请注明: 新疆农牧民:驻村工作队让我成为大“巴依”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