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吃爆炒螺肉后流产
微博网友@郑一诺er前天夜里发布微博,称自己2月份去大理旅游时,吃了“酱爆田螺”(菜单上说是田螺),三四天后开始头痛恶心,类似感冒症状,体温不高,后来腿疼到不能走路,检查结果显示细菌感染;再后来出现剧烈头痛,伴随着发烧、呕吐等症状,检查显示是颅内感染,其间胎儿流产了。今年6月,她到北京友谊医院治疗,最终发现确切病因是吃了未加工好的福寿螺,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冯曼玲接诊了这名患者,并确诊患者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经过治疗,患者现在已经出院。
答疑
盲目追鲜引发寄生虫感染
北京一家川菜馆10年前推出了“凉拌螺肉”,此后陆续爆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北京友谊医院最高峰时,曾有50多名患者同时在院治疗,最终确诊的病例超过100例。冯曼玲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福寿螺都携带寄生虫,患者是否感染取决于螺本身是否感染;爆炒螺肉由于往往加工时间比较短,属于“半熟”的加工方式,不利于杀灭寄生虫;长时间焖、煮的螺肉相对安全,但由于肉太老了,口感不好,消费者往往不喜欢;凉拌螺肉风险更高,生食更不安全。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邹洋说,近年来,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使得寄生虫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北京友谊医院是北京市疾控中心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唯一监测点,今年北京友谊医院监测的一个重点是异尖线虫感染。异尖线虫多存在于生鱼片中,60%至70%的深海鱼中都会携带异尖线虫。为防止人们吃生鱼片后感染异尖线虫,这些鱼类必须低温冷冻,经专业冷冻处理后才可以将异尖线虫的幼虫杀死,但有些人为了吃更为新鲜的生鱼片,在鱼打捞上岸后,没有经过专业的冷冻处理,就立刻食用了,这样极易感染异尖线虫。
提醒
“半熟”加工容易感染
现在人们特别喜欢吃小龙虾,邹洋说,小龙虾、小螃蟹体内都有肺吸虫。除蒸、煮外,其他的烹饪方法只是“半熟”的加工方式,很难将寄生于小龙虾肉中的肺吸虫幼虫杀死,如果吃了“半熟”的小龙虾,就有可能像这位孕妇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一样,感染上肺吸虫。肺吸虫在人体内移行,会造成损伤,同时,它的代谢物等还会引起免疫病理反应。河鱼容易携带肝吸虫,生鱼片、半生的鱼片或腌渍的生鱼,都有可能携带的肝吸虫幼虫,食用后很容易感染上肝吸虫玻肝吸虫病表现为食欲下降、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还可能引发胆管癌。
邹洋提醒,预防寄生虫感染,一定注意不要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及其他肉类食品,切忌吃生的、半生的淡水鱼、虾、螺、蟹、蛙、蛇等食物,不要为追求所谓的“鲜”而放弃安全;居家加工食品时,要做到加工食材时生熟分开;一旦怀疑自己感染寄生虫病时,应该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记得我还在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水沟鱼塘和稻田里出现了一种不一样的螺,他们说那叫福寿螺
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看起来没什么威胁,却在稻田里是以水稻茎叶为食
上个星期才洒下的谷种,刚长出来的秧苗就被啃的如此光景
上网查过,福寿螺一年两代能繁殖32万只幼螺,没有天敌,没有天敌,没有天敌,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这红艳艳的螺卵看着有一种莫名的不寒而栗,不说了,砸!
此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一只螺能带1500到6000条寄生虫,那个将此螺引进中国的大哥,我是真心想请你吃凉拌福寿螺的,原生态,才健康
(2017-05-07)
离奇溺毙!台28日清晨传出一起溺水意外,77岁的周姓老翁上午6时许到港埠路旁大排捡拾福寿螺,准备带回喂养鸡鸭,不料却意外在水深仅到脚踝的排水沟中溺毙,待被救起时已无生命迹象,虽立即送往梧栖童综合医院抢救,但最后仍是宣告不治。
台中市消防局上午6时46分接获通报,民众指称一名老翁在排水沟内溺水,遂立即派遣救灾救护车辆3辆、梧栖分队警消人员12人前往救援。
待消防队员赶抵现场时,周翁早已没有生命迹象,身上也无明显外伤,立即送医抢救。院方指出,周翁于7时17分被送抵医院,经抢救后仍然无效,7时57分宣布死亡。
警方调查,周翁平时都会到该处排水沟捞拾福寿螺,再带返家喂养鸡鸭;虽然该处排水沟水深仅到脚踝,但与路面有约1公尺左右的高低落差,研判周翁是在上岸时不慎跌倒撞伤头部,才会在水沟里溺毙。详细死因仍待检方进一步相验。
一旁还遗落捞网及半桶福寿螺,研判周翁应是在准备上岸时不慎跌倒撞伤头部,才会因此溺毙。
(2017-06-28)
时值盛夏,浙江杭州西湖里的不速之客福寿螺也开始肆意生长。
近日,多位杭州市民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在杭州西湖岸边的部分石壁上攀附着一团团红色的卵,水中也散见螺类生物,对此,7月20日,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市民所看到的是福寿螺所产的卵。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主要为市民游客放生带来的福寿螺自2012年开始在西湖出现,由于福寿螺影响西湖景观和破坏水域生态,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花大力气对西湖水域中的福寿螺进行清理。
管理处:福寿螺为市民游客放生带来
盛夏时节,荷花盛开的西湖吸引着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但多位细心的游人却向澎湃新闻反映,在西湖部分岸壁上发现了团团红色的卵,颗粒状的卵透着粉红色,在荷花杆上也有分布。
对此有所了解的市民指出这是福寿螺。
7月20日下午,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所产的卵,每年3月到11月为福寿螺繁殖期,而5月至8月更是喜热的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
“事实上,福寿螺是2012年左右开始在西湖里出现的,主要是市民游客放生所带来的,这种物种原产于南美大陆的亚马逊河流域,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上述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说道。
杭州市民拍摄的西湖里的福寿螺。
公开资料显示,福寿螺原产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广东省随后推广到全国多地,由于其强劲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福寿螺曾造成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14个省市严重的生态破坏,其也是广东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福寿螺主要分布在西湖风浪较小、水质较好的西部水域,“这两年放生福寿螺的频率有所减少,但还是能碰到放生的,不过一般在工作人员劝导下,游客普遍比较自觉,自己就拿走了。”
成立灭螺突击队清理福寿螺
在2012年西湖出现福寿螺之后,西湖水域管理处便采取措施对福寿螺进行清理。
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称,从2013年开始管理处便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队,有针对性的处理相关情况,“有很多市民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我们也会及时清理。”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福寿螺对于西湖景观和水域生态均有不利影响,危害水中植物且缺少天敌,每年管理部门虽花大力气清理,但由于福寿螺强劲的繁盛能力,西湖水域管理处仍对此感到头疼。
今年,西湖水域管理处在4月便成立了灭螺突击队,并开展专项培训,目前西湖治理福寿螺主要还是采取人工打捞清理的办法。
“一方面是日常的环境清洁人员,一方面是灭螺突击队三五天集中打捞一次,两块总计有三十多人。”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从5月开始,多的时候一天能捞出几百颗福寿螺成螺、七八公斤卵。
(2017-07-20)
提起螺丝肉,是很多读者喜爱的美食,若是论个大体肥的,最常见的要数福寿螺了。但是,很多农民朋友提起这种螺却是深恶痛绝!因为有它们的地方简直是农作物的“灾难”!
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也会被感染,会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那么,既然如此,福寿螺的福寿二字又是从何而来呢?
第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福寿螺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螺,看上去像田螺,但是田螺一般长不了它那么大的个儿。这种螺是外来物种,起初是商人“发财梦”的一个载体;
第二,福寿螺口感与中国本土螺丝相比差距比较大,肉质不是很细嫩,口感一般,这也注定了那些引进它们的商人的“发财梦”注定破灭;
第三,仅仅从外形来看,这种螺长相比较富态,似乎颇具“福寿”之相,而且繁殖力和适应力的确很强,也许商人们也想讨个响亮的名字,但是,为了您的健康还是少吃为妙。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