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9时50分许,79748次班列满载集装箱从广西北部湾港驶往重庆,表明中新南向通道海铁联运进入常态化。 本报记者 黄 克/摄
9月28日,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海铁联运常态化班列(北部湾港-重庆)首次实现双向对开。一天后,历时9年艰苦建设的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兰州发往重庆至北部湾港的货运专列正式开行。
这标志着,中新南向通道已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中国西北与西南、中西亚与东南亚、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大联通,担负“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广西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公元前214年,古人凭借智慧,在广西兴安湘江漓江相距最近、水位差最小的地方,凿成“与长城南北相呼应”的伟大工程――灵渠,成功连接起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造就“湘漓本是两江水,幸汇灵渠一脉流”的千古奇观。
2230多年后,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重庆、广西、贵州、甘肃等省份与新加坡政府、业界共同努力,仅用半年多时间就打造出中新南向通道,为习近平主席比作大鹏双翅的“一带一路”疏通了血脉经络。
该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阳、南宁,通过广西沿海沿边口岸,到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辐射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向北与中欧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欧洲等地,形成首条纵贯中国西部的南北货运大通道和完整的国际陆海贸易环线,堪称新时代的“国际灵渠”。
中新南向通道有机衔接“一带一路”,形成完整的国际陆海贸易环线。 (示意图由自治区商务厅提供)
这条新“灵渠”的“北渠”连接中亚邻国,为欧亚内陆找到新的出海方向。
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哈萨克斯坦作为首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出任特邀合作伙伴。“我们正在大力发展物流和交通设施,可保障中国与东盟货物通过哈萨克斯坦到达俄罗斯、伊朗等国。”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马明表示,将借助“南宁渠道”进行产业布局,在广西探索建立物流枢纽基地,共享东盟和中亚的广阔市场。
这条新“灵渠”的“铧嘴”覆盖渝桂黔陇,让中国西部物畅其流货通南北。
在前期建设和运行测试的基础上,8月31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四地政府在完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搭建通道管理运营平台、促进沿线地区经贸联动、形成跨国跨区域信息互通、推进通关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作为海铁联运的中转枢纽,广西着力调整沿海铁路货运价格,从今年7月1日起,沿海铁路总运量九成以上货物运费均不同程度下降,集装箱每吨每公里运费降幅达20%,北部湾港实现与上海港起步海运费同价。
这条新“灵渠”的“南渠”通达东盟诸国,给新兴经济体开拓出广袤腹地。
新加坡太平船务董事总经理张松声说,马来西亚货物经新加坡运抵北部湾港,可一路北上直达中亚,这将改变经西亚中转的传统方式。9月1日,新加坡(广西南宁)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10天后,中越友谊关-友谊国际口岸货运专用通道正式通车,越南常务副总理张和平亲赴现场见证。
一直以来,中国西部货物大多走东西向通道出海,绕行大半个中国海岸线才能到达东南亚。走出最短距离、最少时间、最低成本的交通线路,是人们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
与长江航运经上海至新加坡的江海联运通道相比,中新南向通道运距缩短约2100公里,运时减少15天左右,中转通关通检效率由4小时降低到1小时,铁路双向运费下浮30%,港口作业费率减免50%,中转关检费用降低80%,中新南向通道凸显出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力,对沿线企业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中国力帆集团副董事长陈卫表示,未来可通过该通道“向南卖摩托”,以性价比更高的运输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
回望历史,千年不毁的古老灵渠,把中原文明和岭南文明紧紧维系在一起,促进了南北大交流大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的往来,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放眼未来,连通“一带一路”的“国际灵渠”,跨越高山大漠,挽起五洲四海,蕴藏着和平共存、繁荣发展的巨大能量,给变动中的世界格局带来无穷想象。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带一路”的“国际灵渠”水到渠成。
本报记者 魏 恒 董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