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要小瞧这个职业,每月收入不少,工作就是睡觉。很多人都会认为,试睡员是一份岗位不固定、收入不稳定的工作,其实你多虑了。你们不要小瞧这个职业,每月收入不少,工作就是睡觉。很多人都会认为,试睡员是一份岗位不固定、收入不稳定的工作,其实你多虑了。
但是这个职业要求很高的,什么样的灯光下,温度下,更容易入睡,对于床的要求还有湿度,不是真正的躺哪儿睡觉,而是一晚上每一时刻你都得观察记录写报告,也是很累的!我一天能睡24小时。这回又要骗我去睡觉了?
但
如今资本疯狂涌入无人便利店,而这个被投资者看好的“风口”,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日后的运营,对于前期乐观的入局者来说,他们或许是先驱,或许是先烈。
AI财经社(ID:Economic-Weekly)
文 | AI财经社 陈芳
编辑 | 祝同
中国版的无人便利店来了,而且来势汹汹。与亚马逊这样谨小慎微的业界大佬相比,中国版的无人便利店似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7月初,国内无人便利店在一周内2笔融资超1.3亿元。
在上海长阳路,缤果盒子欧尚店。这个15平米的小店位于路边,看上去像一个颇具科技感的大号报刊亭。通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玲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只需要扫描玻璃门上二维码,店门方可打开,顾客可以自由选择货架上的商品,然后放到收银台上,不到1秒时间能自动识别商品总价,选择支付宝等几种支付方式付款,站在门口等待几秒,识别出商品付款后,门会自动打开。如果有商品没付款,店内会用广播提示,有未支付的产品。
就在数天之前,这家店因为室温过高而暂时关门,“巧克力的甜甜圈好多都化了。”尽管缤果盒子如今在上海仅有两家,全国加起来才10家,但按照缤果盒子的计划,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这种街边的“临时建筑”要在全国开到200家。在7月初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后,这家已成立四年的公司宣布要在一年内铺设5000个网点。
顾客从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边上走过。
类似缤果盒子的故事正在上演。F5未来商店对外宣布已完成3000万元的A+轮融资;娃哈哈与深兰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的协议。
自从阿里巴巴不久前推出无人店“淘咖啡”后,业界就掀起一股讨论的热潮。不论是看好还是唱衰,都没有阻挡入局者的野心。
从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到无人工厂,越来越多的领域和业态趋向无人,而从项目可行性、技术应用、用户覆盖范围以及推广前景,无人便利店更具有迅速落地和快速复制普及的可能。
资本的涌入让无人便利店迎来春天,然而被“黑科技”加持的无人便利店真的会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资本和黑科技
7月20日,上海天气炎热,两个来自便利店行业鼻祖日本的同行,站在上海长阳路上的缤果盒子欧尚店门口,一边拍照一边仔细查看。他们冒着酷暑,来学习中国在便利店业态上的新技术应用。
缤果盒子采用人脸识别进行购物安全保障,当消费者进入商铺购物,一旦发生偷盗行为,系统会主动记录其偷盗过程,偷盗者将不能再进入任何一间缤果盒子店。店内商品的识别全靠贴上了RFID的标签,如果不结账,出门时,门不会打开。这种电子标签,在中国的成本是4毛钱,而日本同行介绍说,在日本只需要几分钱人民币。尽管标签成本比日本高,但缤果盒子的整体运营和科技投入,还是得到日本同行的赞许。
更重要的是,它也得到资本的认同。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告诉AI财经社,财务顾问把缤果盒子介绍给她时,就觉得这个模式比较新。“去到店里,发现降低了人力成本,觉得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黄是一位明星项目的投资人,曾投资摩拜、土豆网。今年3月份接触后,她只用1个月就决定投资。7月3日,联合纪源资本、源码资本、银泰资本投资缤果盒子1亿元。
4年前,F5未来商店创始人兼CEO徐海成谋划做无人便利店时,市场上找不到一个玩家。4年后的今天,无人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让他感到既兴奋又有一些担忧。
淘宝造物节上的淘宝会员店 图片来源网络
兴奋的是行业关注度高,成为一个新风口;担忧的是,竞争加剧下,从业者会盲目跑马圈地。
徐海成的F5未来商店是一家无人便利店,从2014年10月第一家开业至今,已布局3家门店。6月26日,经老股东介绍获得创新工场A+轮3000万元融资。
徐海成清晰记得,无人便利店关注度高,始于去年12月亚马逊无人店Amazon Go的发布,不久前无人店 “淘咖啡”的出现又添了一把火。
据居然之家怡食家超市总经理安利英观察,她6月在展会上推出无人便利店——怡食盒子(EAT BOX)时,没有发现会引起这么大关注。在她看来,市场突然火热与马云推出“淘咖啡”密切相关。
7月8日,无人店“淘咖啡”一亮相就吸粉无数。5天时间,共有6000人体验,产生7000笔订单。
“淘咖啡”是阿里巴巴首次将无人结算技术应用到线下,消费者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就可进入店内购物,离店时通过由两扇门组成的“支付门”,会自动扣款,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
截至目前,除互联网巨头外,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Take Go、Moby等创业企业,以及娃哈哈、居然之家、永辉超市等传统企业均已入局无人便利店市场。
入局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日趋成熟,让无人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便利店是零售业中少有不断保持增长的业态,而人工成本高是其一大困境;此外,资本的进入又进一步推波助澜。
“淘咖啡”背后,就是应用集自主感知、目标跟踪和意图识别等系统于一身的物联网技术方案。这套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感知消费者在货架前停留多久,还可以感知消费者拿了什么商品又放回了什么,并自动识别出门时身上都有什么商品,进行自动扣款。
徐海成告诉AI财经社,经过4年6个版本的迭代,F5未来商店在软、硬件方面充分结合,不仅在前端实现无人店,在后端还实现无人仓。团队中有70%的人从事研发工作,投入高达2000万元。
消费者在淘咖啡内等餐。图片源自网络
即将在北京投入商用的怡食盒子,准备应用物品识别、RFID(电子标签)、人脸识别、掌纹识别、重量传感等多种技术。已运营10家门店的缤果盒子,运用的技术有RFID、自动结算、人脸识别、动态货架、动作识别防盗系统等。
便利店也被认为是最适合无人技术应用的业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此前发布的便利店报告显示,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高达13%,市场规模为1300亿元,是少有没被电商冲击的业态。而人工成本又是便利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去年便利店人工成本同比上涨6.5%。
“一个24小时运营的便利店需要分班次倒班,至少需要七八个店面工作人员。”安利英认为,零售的核心是降成本提高效率,技术运用恰好能节省人工成本。
徐海成正是因为招不到人,最终一头扎进无人便利店。“便利店的人力成本不仅高,而且找到合适的人还很难。”
节省人力是企业布局无人便利店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传统便利店相比能节省四分之三的人力成本,而在人口红利结束的当下,这也是其获得资本关注的核心所在。
“300米一家,肯定会赢”
事实上,无人便利店解决的是消费者即时消费的痛点需求,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是便利。而与台湾、日本等发达地区或国家相比,中国便利店业态发展较为滞后,便利店布局较为分散,7-11、苏果、好德、罗森都是在自身区域内有优势,这对于无人便利店而言是个商机。
黄佩华直言,缤果盒子首要解决的是在没有便利店的地方,提供便利服务。过去,便利店在选址方面要考虑人流、坪效等各种考核指标,现在缤果盒子出现后,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和投入,在人流低的地方也可以布局,如中高档小区等,能给小区居民带来便利。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更愿意用“小区里的智能云冰箱”来形容自己的项目。“缤果盒子是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当消费者无法将大量食品放进自家冰箱时,可以随时出门去缤果盒子选购。我们通过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给消费者带来便利。”陈子林说。
消费者在F5未来商店选购
安利英也认为,去便利店的消费者目标很明确,希望快速达成交易,节省时间。无人便利店通过技术的运用,在消费者最需要的时候,例如口渴、肚子饿时,能够便捷的满足他的需求,这就是商机。
虽然涌入市场的无人便利店很多,但每家的运营思路却并不相同。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近10家无人便利店,有以技术输出为主的,有以零售为主的。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透露,“淘咖啡”是新零售试验田,希望通过新技术让外界看到体验、运营、思想上的变革,阿里巴巴会根据5天运营的数据,制定下一步计划,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复制。
“未来在技术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这套技术将展开更多的授权合作,在商业领域进行复制和扩张。”“淘咖啡”相关负责人应宏说。
与“淘咖啡”类似,深兰科技推出的无人便利店TakeGo也准备走这条路,之前该公司宣布与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签署3年10万台的新闻,就引发广泛关注。TakeGo的技术也与“淘咖啡”类似,不用排队,免结账,随拿随走。
F5未来商店外景。
而F5未来商店、缤果盒子、怡食盒子则走的是另一条路线,趁着便利店目前密度不够,快速复制。模式跑通后,F5未来商店准备今年在广州和深圳布局100家店。徐海成认为,无人便利店只要在密度上取得优势,就能完胜传统便利店。“消费者会为买星巴克走10公里,不会为一瓶可乐走3公里。如果传统便利店是1公里一家店,我是300米一家,肯定会赢。”
在选址上,社区是他们最为看中的地方,因为流动性小、封闭性强、安全性高。尽管如此,几家同时走零售路线的无人便利店,在运营思路上也有所不同。
F5未来商店更像一个超大型自动售货机,需要具体店铺,门店面积35平方米到50平方米,商品种类800左右,用户进入店内会看到一整片商品墙,对着墙选购支付,就能取出商品。除了方便面、饮料等包装商品外,还提供鱼蛋、车仔面等可以蒸煮的鲜食以及热饮,店内有休息区。
而缤果盒子可以移动,面积更小,15平方米左右,主要提供包装商品,种类500到800,需要扫码登记才可以进入店内,消费者可以拿着商品到自助收银台上扫描支付,付款后出门感应通过后,门会自动打开。
李开复:我们有商业模式
经媒体报道后,向几家无人便利店公司咨询商机的人激增。徐海成说,已经接到近4000个加盟电话。安利英的怡食盒子还没有投向市场,已有几百个人咨询加盟事宜。
面对加盟商的热情,有的选择拥抱,有的选择观望。
缤果盒子在官网首页单列出加盟选项,表明与传统便利店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如人工成本低、试错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等,一个盒子每天营业额只要300元就能盈亏平衡,而传统便利店需要2500元。
淘咖啡内景。图片来自网络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说,缤果盒子首个位于广东中山市创业园的网点,第一天营业额就达到1000元,投放当月就能盈利,约10个月就能回本。对于加盟和自营的比例,缤果盒子不设限制,具体加盟政策会在8月底公布。
徐海成也准备拥抱加盟商。他告诉AI财经社:“未来主要靠加盟模式发展,期望占到F5未来商店门店总数的90%。加盟商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交15万元,纯财务投资,不用参与日常运营管理,就能得到门店运营利润的70%。”
目前,F5未来商店门店的日销售额为3000元到3500元,接近传统便利店平均值3714元。徐海成表示,按照这个日销售额,一个加盟店12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如今正在办特许经营牌照,等办下来就能在全国各地复制。
还没有进入测试阶段的怡食盒子较为谨慎。安利英表示,要等北京东直门和金源两家怡食盒子测试成熟,才会考虑加盟的事。“不能给一个空的商业模式,得把物流、商品、配套服务做好,成熟了,能让加盟商赚钱,再开放。”
作为一个新业态,入局者们并不担心盈利问题。
F5未来超市投资方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信心满满。他在一个微信群里回复:“大家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无人商店’。我们投资的F5未来商店是很靠谱、可靠的,有商业模式。无人商店并不需要立刻用上未成熟又昂贵的技术。F5未来商店是非常务实、快速盈利的无人商店,以后加上任何AI技术皆有可能。”
黄佩华同样乐观,投入成本低,后期只要运营能力跟得上,把日销售额做好,综合看想要盈利不难。
F5未来商店内景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盈利主要靠卖商品的差价,未来等门店数量上来后,能够记录每个用户的行为轨迹,购买习惯,形成数据化,这对品牌商而言,有利用价值,我们会和品牌商合作。”徐海成介绍说。
除差价之外的盈利模式,要等无人便利店规模化后才能展开。在安利英看来,无人便利店的成本很低,一个盒子只有10万元左右,等规模化后会更低。早期靠商品差价盈利,到一定规模会开发大数据、在店内做广告等新模式。
是当先驱还是当先烈?
事实上,国外早已探索将无人技术应用在零售业态上,但并没有像中国这么快进入商用。一个根本原因是,技术模型还没有完全打通,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当人流激增时,Amazon Go就无法自动识别并结算。
已经进入商用的中国无人便利店也面临不少挑战。7月20日,AI财经社在缤果盒子体验发现,所有商品是靠贴上RFID来感应,如果消费者避开摄像头,将商品上的RFID贴纸撕掉,盒子感应不出用户手里有商品,门也会自动打开。
另外一方面,如果多名消费者同时进入盒子内,当一个消费者结算完,剩下的消费者拿着东西不结算,能直接跟在同伴身后出门,因为出门感应识别时需要等待几秒钟。
此外,还不排除会有极端情况存在,一些“捏捏族”进去不购买却将商品捏碎减压,“乱放族”破坏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流浪族”为了进去蹭空调待一整天等。
深圳无人便利店月入3万损耗不足300元,顾客留言: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对国民素质的担忧是外界不看好无人便利店的一个主要原因。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晟认为,人的素质是无人便利店的最大挑战。目前业界对它们的判断不是成为先驱而是先烈。
在日本,自动售货机很发达,几百米就有一个,总量达到近500万台。反观中国从1999年自动售货机进入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扩张,截至目前只有10万台左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习惯不成熟,消费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而比起无人便利店的成本,自动售货机更具有快速复制的价值,成本只有1.5万元左右,但最终的效果却不明显。然而,一个案例是,新华都将合并友宝在线。友宝在2016年的总营收为15.76亿元,售货机总量为3.2万,平均一个售货机日销134元。
对于无人便利店的入局者们,他们对意外损耗并不担心。“我们有监控,有后置摄像头,可以设置黑名单,可以报警。但根本上解决这类损耗问题,还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如果有人非要砸、非要抢,连警察都没有办法。”
河北张家口,便利店经营者闹市开设无人售货摊点。
缤果盒子投资方之一欧尚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欧尚门口的盒子,人员素质比较高,不会出现撕码、偷盗等情况。况且,盒子内还有多个摄像头,偷盗成本很高。盒子外还有欧尚的保安。
但规模复制后,每个缤果盒子都能配备保安吗?陈子林认为,未来缤果盒子主要设置在封闭或半封闭的高档小区,能过滤风险人群。并且盒子内有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若有可疑人员会立刻被察觉。截至目前,缤果盒子已经运营10个月,接待1万人次,0偷盗,0破坏。
无人便利店虽节省前端店面人员,却没有节省后端补货人员。而不同于传统便利店供货,按照箱为单位来计算,无人便利店由于门店无人,货需要提前准备好,需精确到个为单位,例如需要5个脉动,3个怡宝,2个口香糖等。
徐海成认为,如果无人便利店不做无人仓,那后台压力会暴增,仓库压力至少会增加5倍。
“缤果盒子说1个人可以管20家网点,负责送货、理货,这是不可能的事。”张晟认为,传统便利店的店面人员不全是干收银工作,摆货、理货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技术不是无人便利店最大的门槛,未来更大的挑战在运营上。
此外,不能忽略的是政策层面的挑战。张晟表示,上海、北京的书报亭,早餐车都要报批,无人便利店的审批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无人便利店只看到比传统便利店人工成本低这一个优势,却忽略了外围成本,没有将国家的政策法规考虑上。
“新事物的出现难免会引起政策方面的关注,最重要的是解决用户痛点,再去评估监管部门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对症解决。”黄佩华解释说。
如今,上海城管已经找上了门。由于证件原因,缤果盒子、怡食盒子一再推迟开业日期,F5未来商店也正在等特许经营许可证。
【想看更多,请移步“AI财经社(ID:Economic-Weekly)”微信公众号】
(2017-07-24)
百城万店,品牌商送鼓励金
2017年7月,重磅来袭
万家商户的焦点,新零售模式的开端
七家样板商户,为您打造收益模板
一点点商业灵感,为您轻松赢得财富!
新兴的零售方法和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很快赢得了众多厂家和商户的心,短时间内便成为商圈中常常被人提起的”新零售的开端“。
活动开展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收到了广大用户的积极反馈,好评如潮。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模式,能够同时得到厂商、商户和顾客的一致好评呢?
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1.顾客有优惠
享受厂家直销价
在线下单,即可送货到家
消费返鼓励金
情景再现:
老王收到了一份快递。
包装很大,拎起来沉沉的。老王想:要是去集市自己买回来,可就没这么轻松了。
原来这是老王昨天去买菜的路上,看见了一张海报,是卖黄桃的,价格比超市便宜不少,而且还送货到家。老王看着心痒痒,于是就扫码买下了5斤,本来就便宜的价格,商城还返了5块。老王乐呵得不行。
“什么东西?”老王老婆一边问道,一边拆开了包装。
“你个败家子!老娘昨天才买了十斤这黄桃!”
2.商户有佣金
无需费心,轻松挣佣金
情景再现:
老王在自己店里坐着,四下无人,他无聊地拍着苍蝇,突然想起昨天被老婆训的事儿,心中顿生懊恼。
这时店里走进来两个小伙,说是叫老王帮忙推广一个产品。老王听着烦,准备拿苍蝇拍子赶人。
这时小伙说道:“您什么都不需要做,我们就在您这放个广告,您坐着等钱就行。”
挥了一半的苍蝇拍子停在了空中,老王歪着头想了半天,听起来没什么坏处,就同意了。
翰南馆店面推广及佣金提成
磨咖啡店面推广及佣金提成
(本次仅选取两家数据作为示意)
广告牌立起来了,没想到就是因为它被老婆骂的那个产品——黄桃。老王又好气又好笑,不过,谁叫他有钱挣呢,心下也就没说什么。
没多久,老王就忘了这事。直到几个星期后,他一次无意间打开两个小伙提供的系统,才看到自己账号上进账了好几百块。
老王愣了一会,随即嘿嘿笑起来:“看你还敢说我是败家子!我这一下挣回来好几十斤黄桃的钱,随便你败!”
3.厂家更多渠道
联合商户,更多渠道
长期宣传,培养潜在消费者
情景再现:
老王有个弟弟,叫小王。
小王是做养殖的,自己前些年卖土鸡蛋生意做得不错,让老王好生羡慕。可是这几年生意越来越不景气了,现在他正为怎么卖货抓耳挠腮。
他隔壁种黄桃的小杨,整天给他炫耀说自己又卖了多少多少,又换了新的手表,听说还是劳力士,小王每次想到这个就气的牙痒痒。
老王那天来做客,跟小王说起两个小伙的事情,自己帮忙卖黄桃多挣了不少钱,小王一听一个激灵,这不是隔壁小杨的货么?
小王赶紧问两个小伙的联系方式,没多久,就联系上了。
原来他们这么多渠道,几万家商户同时宣传,我得卖多少货啊。小王心理盘算着。
没多久,小王的货路又通了,一下子卖出去不少土鸡蛋,手里有钱了,自己买了个更贵的劳力士。这下隔壁小杨没法炫耀了吧,小王心理想。
其实最郁闷的是老王,为什么当初要给小王炫耀这些... ...
一点点能做什么?
一点点立志于成就最大的新零售企业,同时立志于成为全国最大的“跑腿公司”。看完上面老王的故事,想必您已经对一点点提出的新零售模式有了一定了解,那么具体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为您做了些什么呢?
为厂家
提供渠道。
行业经历的沉淀,让一点点这个平台拥有一万多家注册商户,广阔的销售渠道,让厂商无需动手,就能轻松销货。
同时令顾客无法拒绝的优惠力度,也保证了销售力度,不再担心库存积压。
为商户
提供宣传资料和销售佣金。
所有的宣传物料,一点点帮您配备齐全。不仅不影响您的正常营业。在本次活动中小编注意到,亮眼的海报,甚至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顾客进店消费。
连手指都不需要动一动,就能轻松获得长期收益,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而在一点点这里,就能轻松实现。
一点点·亿企联作为拥有百城万店的渠道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最大的跑腿公司,各方刚需,相信一点点是应时应世而生的!
一点点·新零售,致力企业推广销售第三渠道;打造新网购,让顾客花的少,买的多,尽享购物乐趣!
一点点•亿企联!
有远大的理想——成就最大的新零售企业,
也有务实的行动——做最大的跑腿公司;
有互联网的应用,
也有百城万店的实体;
有品牌企业的加盟,
也有小微实体的祈盼;
有广大“草根”的革命精神,
也有智慧思想的指引;
有历史的沉淀,
也有时代的召唤。
(2017-07-18)
半年目标仅完成不到四成,在乘联会刚公布的车企销量排名中被东风本田超越跌出前十,虽然依旧在国内SUV销量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但一个长城汽车不愿看到和承认的事实正如幽灵般越飘越近——依靠“销量灵药”SUV车型躺着挣钱的日子结束了。
长城汽车之前被媒体热捧为“专注”,实为“偏执”。押宝SUV而放弃轿车的战略终于开始释放出它的负面毒素,H6渐渐消退的魔力无疑是在自主品牌集群上空发射了一颗醒目的信号弹,宣告着单一追逐SUV车型策略的失败。更为残酷的现实是:除H6外,长城汽车哈弗品牌的产品序列中再无一款能随时顶上前线的车型,这也就意味着哈弗品牌后继无车。
长城汽车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品牌6月共计销售新车64471辆,较去年同期减少1.7%;今年1-6月累计销售460743辆。销售主力方面军SUV销量下滑8.99%至52373辆,相比轿车877辆的销售成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C50没有任何销量,让本就贫瘠的轿车序列更加惨淡。
单车方面,H6销量月度同比下滑6.33%至35171辆;哈弗H1、H5、H7下滑严重,比率分别为65.92%、31.98%、41.54%,其中与自诩为豪华品牌的WEY VV7同价位区间的哈弗H7再次出现超过40%的跌幅,连带将VV7上市首月冲高销量的目标一举击碎;自称高端的H8和H9,则分别售出731辆和1043辆。
之前被认为有能力“复制”H6成功的小型SUV车型H2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11098辆只能勉强排在销量榜的第十五位,距离“神车”相距甚远。更惊人的事实是长城的单月销量还没去年12月哈弗H6一款车的销量多。
4S店内的场景也验证了哈弗H6销量正处于下降通道的说法,界面新闻记者在4家位于上海的长城汽车经销商中选取2家进行实地走访。在工作日的下午,位于中环内的这家经销商店里咨询新车的客量较为稀少,反倒是进店维修保养的车主更多。而位于外环外的店面则鲜有顾客,1400平方米的展厅和维修车间都空空荡荡,负责展厅接待的销售专员面露无奈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样空闲的情况已持续一段时间。“咨询VV7的分流掉一部分,接下来金九银十应该会好一些。”她补充道。
正如这位销售专员所言,自称“中国豪华SUV开创者”的WEY VV7近来风头正劲,已经对哈弗车型的销量有所冲击。而长城汽车也首次公布了该车型销量,这辆于上海车展期间正式上市的新车在6月交出了3166辆的销售成绩单,这个数字只占哈弗SUV车型总销量的5%,完全无法撼动H6的支柱地位。
事实上,除去长城汽车自身外,绝大部分消费者并不认可WEY所谓的豪华SUV说法。在此前大规模投放的、长度为1分钟的VV7广告片中,充满国际范的英文口音和外国面孔多次出现,以专家或设计师的身份为VV7背书。而几乎与媒体和广告片绝缘的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也放下身段,倾力出演,但上市初期就遭遇“油耗造假”质疑的它,注定了多舛不堪的命运。
VV7“油耗造假”事件源于独立车评人“38号车评中心”在实测时发布的一段视频:该视频中展示的VV7仪表盘显示的油耗数值为百公里12.5L,而实际测试的油耗数值为百公里15.0L。重要的环节是怠速40分钟期间,行车电脑停止油耗计数,最终实际油耗与电脑显示油耗相比相差了2.5L,与工信部标定和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综合工况百公里8.0L的油耗相差近一倍,最终得出“行车电脑刻意掩盖真实油耗”的说法。
但满心希冀借由VV7快速攫取超额利润的长城汽车无暇对此作出解释,并随即采取了惯常的“暴力删稿”和“水军淹没”的公关手段对此视频进行绞杀,但即便是在微博、知乎汽车KOL们振臂疾呼下,VV7的美誉度在还没大面积销售之前就已经受到了来自专业评测机构最猝不及防的一击。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春晓认为,长城汽车推出WEY品牌更多地是希望借此来提升母品牌的美誉度,同时也应对竞争对手如吉利推出高端品牌LYNK & CO的打法。“自主品牌多年来粗制滥造的印象其实并未得到多大改变,大家提起自主品牌的核心关键词依旧是价廉。长城之前曾尝试通过H8、H9等高售价车型来提振品牌高度,但失败的现实让它认清此路不通。重新打造一个WEY远比改造现有哈弗系列花费的成本要少,正如从90分提到95分的难度远比从0分提升到60分大得多。”
事实上,之前自称高端SUV车型的哈弗H9在接受评测时就已经因变速箱逻辑程序错误导致潜在安全隐患,让H9销量一蹶不振。但长城汽车起初并未就此提升产品质量,依旧坚持“质量不行、水军来凑”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最终造成了哈弗品牌在中高价SUV细分市场的捉襟见肘。
在营销上猛打“豪华”牌的WEY实际上与豪华并不搭界。按照业内定义,豪华车(Luxury Cars)通常指代行政级轿车,轴距3000mm以上,发动机排量大于3.0升,价格25万元人民币以上是最基础的三个条件,即便当下对豪华车的外延扩展到“豪华品牌造出来的车”,VV7 2950mm的轴距、2.0T的四缸发动机、18.88万的价格上限无一迈过豪华车的入门门槛,而WEY这个旗下无一款行政级轿车且历史仅为9个月(2016年11月创立)的品牌就更称不上有任何底蕴。
仔细研读6月长城汽车的销量数据会发现,偏科现象一直缠绕着这个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本土汽车品牌。在最为倚重的SUV领域,除H6和H2外,其余车型的最高销量为H7的2115辆,剩余产品均在1000辆左右徘徊。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哈弗品牌下长期存在,但H6这碗针对三线及以下城市首次购车者的开胃羹实在太鲜美了,让长城汽车始终没有空暇去研究这些迫在眉睫的课题,全线放弃轿车产品就犹如一辆没有安全气囊却在高速路上疾驶的汽车。
与之相比,老对手吉利汽车却依靠着齐整且兼顾轿车和SUV的产品线张开销量翅膀。在长城半年销量完成度仅为37%的情况下,吉利已然完成53%,且将年销量目标上调10万辆至110万辆。
2016年,长城汽车首次年销量超百万,“独行者”魏建军随即将2017年的目标定在了125万辆。而上半年46万辆的成绩预示着长城汽车必须在剩下的6个月时间里卖掉79万辆新车,意味着平均月销量要超过13万。单看6月份能达到这一成绩的也只有排名前三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一汽大众这种老牌合资汽车制造商,被抛于十名开外的长城汽车似乎对自己的未来有些信心过度。
魏建军曾于今年2月19日的哈弗百万庆典会上放出豪言:SUV不做到全球第一,不考虑推出轿车产品。现在,他会考虑食言吗?
(2017-07-13)
引言:2017年被认为是中国车市的“变局之年”,增速放缓、竞争加剧,车企将迎来“大考”,能够顺利毕业者,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而失败者将加速退场。
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比2014年骤然遇冷——前8个月产量同比下滑,销量持平,显得极不正常。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车市即将结束持续增长,可能迎来首次“负增长”。
为了救市,2015年9月底,国家出台购置税减半政策,最终让当年汽车销量维持在4.7%的增速;2016年车市在政策刺激下出现了超预期增长,可这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进入2017年,随着购置税优惠幅度下降,以及去年年底需求提前透支,中国车市销售情况再度出现变化。今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销量仅微增3.7%,累计增速较1~4月继续回落。
因此,2017年也被认为是中国车市的“变局之年”,汽车企业也迎来了大考。
正如7月的“毕业季”,考试合格者顺利毕业,才能闯入下一阶段竞争,而那些无法拿到合格成绩,并取得毕业证的车企,未来发展将蒙上一层阴影。
在中国车市庞大的 “考生”队伍中,合资车企规模虽大,但内部发展极不平衡。车市遇冷的大环境里,合资车企正在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样化发展态势,“优胜劣汰”正在加速,谁能成为“大考”之中的优胜者呢?
合资车企“淘汰赛”加速
今年以来,中国品牌和豪华品牌整体仍保持较高增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18.32万辆,同比增长4.1%。与此同时,豪华品牌则保持整体超过15%的增速。
在中国品牌不断向上、豪华品牌不断下探的情况下,夹在中间的合资品牌,陷入“上挤下压”的窘境,整体阵营表现令人堪忧,市场份额也不断被中国品牌和豪华品牌蚕食。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5月,中国品牌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为369.14万辆,同比增长6%,所占市场份额为42%,同比增长2.1%。
其中,合资品牌的德系、日系市场份额保持增长,增幅分别为0.2%和1.6%,其他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均有所下滑。
引人注意的是,韩系车(现代起亚)与法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下滑最为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1-5月韩系车累计零售量为45.04万辆,同比下滑32%,所占市场份额为5%,同比下滑2.4%。
现代集团官方发布数据显示,5月现代集团旗下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在华销量为5.2万辆,同比大幅下滑65.1%。1-5月,现代和起亚在华总销量为37.7万辆,同比下滑43%。
法系情况也不乐观,东风汽车集团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神龙汽车公司1-5月销量为12.7万辆,同比下滑48.2%。
韩系和法系流失的客户,正在被中国品牌和日系车企“瓜分”。照目前态势来看,韩系和法系或将成为合资车企“大考“中率先出局的人。
不仅如此,由于市场压力陡增,美系车1-5月累计零售量为102.87万辆,同比下滑7%,所占市场份额为12%,同比下滑1%,状况也不容乐观。
因此,除了要面对中国品牌和豪华品牌的“夹击”,由于合资品牌不能再凭借自身品牌优势“躺着挣钱”,合资车企内部派系之争,也愈演愈烈。
加快产品布局,合资品牌押宝“未来”
近几年,中国品牌在SUV领域提早布局,促进其整体表现呈现高速增长,也是中国品牌能从合资品牌手里抢下市场份额的关键。
目前,合资品牌已然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加速完善产品布局,并加大在新能源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领域的投入。
在SUV领域,中国品牌仍占优势,不过合资品牌正在加紧追赶。今年5月,中国汽车品牌SUV市场销量为40.26万辆,同比增长17.2%,占总体市场份额55.7%。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德系品牌SUV车型5月销量为8.7万辆,同比增长57.6%;日系品牌5月销量为12.66万辆,同比增长19.3%,增速均超过中国品牌。
这与上述合资品牌在SUV领域的加紧布局有很大关系。今年上半年,大众在华先后推出途观L、途昂和斯柯达科迪亚克三款SUV车型;日系几大品牌近些年也推出多款SUV车型,如:缤智、XR-V、冠道、UR-V等全新车型,以及奇骏、CR-V、荣放等改款换代车型。
即便是销量下滑的韩系车和法系车,也推出了5008、起亚KX7等产品。
同时,在各大合资品牌未来规划中,SUV车型成为重点,随着合资品牌在SUV领域布局不断完善,合资品牌SUV市场份额,有可能提高。
不仅如此,合资品牌也在加大对新能源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投入。尤其是新能源车领域,大众汽车率先打破了外资品牌在国内,只能有两家合资车企的“惯例”,与江淮汽车合资生产新能源产品。而这个突破,未来将成为“常态”。
6月28日,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其中对汽车行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外资车企即使已在华有两家合资企业,也可以再合资建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未来,中国车市或将出现更多的“江淮大众”。
无论是增速较快的日系、仍旧平稳的德系,还是销售低迷的韩系和法系车,面对降温的大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都必须全力以赴。
在竞争中已然落后的韩系和法系,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扭转目前的销量颓势,想要在未来逆袭,难度恐怕会倍增。
“爆发式”增长的中国车市,已成历史,而市场已经不会再给任何一家车企第二次机会,不尊重市场和消费者的企业,最终只能成为“出局者”。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