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小编吗,关注点一点,评论走一走,谢谢各位啦
现在的娱乐圈中,明星红了一波又一波,基本上一段时间就会换掉一波偶像,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步枪#军迷们在网上议论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国家的步枪时,日本的三八式步枪常常成为热点,该枪与众不同的是在枪机上附加一个与枪机联动的盖子,被中国人习惯地称为“三八大盖”。为什么会附加这样一个盖子呢?这把枪的性能又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说说。
在日清战争(甲午战争)中,日本军的主要武器是由村田经芳开发的13年式,或者18年式的单发步枪。因为各种问题,日本陆军很快地研制出连发的30年式步枪,这种步枪在日俄战争中大量使用。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年式步枪研发过来的,而明治三十式步枪则是借鉴与德国毛瑟步枪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在中国被称为“金钩步枪”。在日本发起战争初期,常年在东北地区作战,该地区风沙严重,使用三十年式步枪的日军在没有作战时都使用麻布裹住枪身防止风沙进入枪管,但是在作战时,需要将麻布解开难免就会有风沙进入,出现卡壳现象。
日本的军工厂为了解决这一现象于是在三十式步枪的基础上增加了随枪机联动的防尘盖,而且在枪身处刻有“三八”的字符,以及其他的改进,发展出了三八式步枪,后来被中国军队缴获后被称为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结实耐用,且射击的精确度较高,由于枪身较毛瑟原型枪加长,再加上30式军刺,长度高达1.67米,因此非常适合身材矮小的日本军人拼刺刀,致日军步兵的拼刺技术独步天下,鲜有强劲的对手。
当三八式步枪立在地上时,比日本军队中的甲种兵都要高,有留存至今的照片可以证明,所以当年抗日军民称侵华日军为“小日本”或“小鬼子”,既有对日军暴行的蔑视,同时也是日本兵身材的真实写照。在冷兵器年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发现日本人身材都非常矮小,喜欢用竹枪、薙刀这般长杆兵器,能弥补日本人身材矮小的缺陷,所以即便到了热兵器时代,日本人依然把步枪设计得比较长。
1938年武汉战役期间,日军101师团受到我军重创之后,我们在战场缴获了大量日军三八式步兵枪,因此提高我军步兵射程上不足,但是普遍拥有数量还是比较少当时刚好在全面战争的初期,根据老兵在战场上使用据说一个拿过打过三年仗的老兵能在600米开外对日军进行杀伤,在战争初期很多狙击班的中国士兵,都使用38式步兵枪作为狙击枪使用。
用抗战老兵的话来说,在400米距离内,日军一旦单退跪势射击时,基本上都是弹无虚发。三八大盖射杀了无数的抗日军民,这是历史事实。
三八式步枪的主要使用战场就是中国大陆战场,从一战时日本陆军攻击青岛的德军开始,日本陆军就把三八式步枪作为制式武器,西伯利亚出兵,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日中事变(卢沟桥事变),第一,第二次上海事变,张鼓峰事变,诺门坎事变等,直到1945年停战,日本陆军基本上没有改变步兵的制式武器,这是为何呢?是当初研制这款武器时就有超前意识,所以在太平洋战争没有必要更换,还是另有隐情?
要知道,三八式步枪也是有缺点的。
虽然38式步枪射击距离够远,穿透力极强,通常都是老兵们在使用,但这种枪交给新兵蛋子打通常很难打死人的,因为38式步枪穿透性强,射击距离远,但子弹威力不够,口径只有6.5毫米,通常情况下近距离没打中要害就直接对眼穿了,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
究其原因就是资源,日本当时国内限制使得日本军不能从三八式步枪时代转为现代化战争。因为日本工业相对落后于西方,而日本军事战争机器非常庞大,如特别花钱的海军(航母,战列舰)或者飞机制造业等,要在这些领域集中有限的国力,结果使得日本军部只能牺牲陆军的利益,推迟日本陆军更换三八制式步枪的时间,集中国力来发展其他军种。
所以,日本尽管也研发成功了基于德国MP-18冲锋枪的百式冲锋枪,即便在太平洋夺岛战中,吃足了美军半自动步枪、卡宾枪、冲锋枪的苦头,依然未大量装备冲锋枪,其陆军还是以三八步枪和九九步枪为主。
三八式步枪也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解放军手持的步枪就是三八式步枪。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