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方旧桌子
一个竹篾箱
一架老算盘
......
一件旧物,珍藏一个年代;
一张照片,凝固一段时光。
每一件“传家宝”的背后,
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蕴藏着代代传承的好家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与政风、治家与治国密切相关,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留给子女最珍贵的传家宝。“廉洁长沙”推出“我们的传家宝”栏目,让我们一起倾听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感悟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的优良家风。
“查”字印
在浏阳市蕉溪镇常丰村廉情信息员郭定爱的家中有个老物件——“查”字印。“查”字印是一个约125立方厘米见方的小木箱,底板上镂空成一个“查”字。其原主人是郭定爱的老师彭唯平,几经辗转之后由郭定爱收藏保管。
彭唯平,1936年生于浏阳市蕉溪乡常丰彭家大屋,他自小勤奋好学,在艰苦条件下仍修学至高中毕业。毕业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5年,退伍后,曾任原常丰大队保管员。大队保管员是个要职,因为大家的米袋子都在保管员手里。彭唯平初到保管室,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保管员如果有私心,就很容易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仓库里的粮食弄到自己的口袋里。为此,他琢磨着制作了一枚“查”字印。“查”字印的小木箱里装满石灰,粮食进仓时管印的人当着大伙的面将粮食表面整平盖上“查”字。粮食出仓时若发现石灰“查”字变形了就说明出了问题,必须得“查”个水落石出。“一个人既管钥匙又管印子,若要动歪脑筋,弄走点粮食再扒平盖上‘查’字,谁也看不出来。”因此,他还向大队书记提出,“仓库钥匙和‘查’字印必须分由2人保管!”彭唯平用一个互相制约的机制解决了内鬼的问题,得到群众的称赞。
那时没有高产稳产技术,粮食产量低,常丰大队每年能够从上级得到一部分返销粮,用于解决群众的口粮缺口问题。对于返销粮,有的村干部提出留一部分在村级,今后根据群众的温饱情况再分配。彭唯平却坚决不同意,认为哪些人饿肚子,群众比谁都清楚,一定要把返销粮全部下拨到生产队。在保管室工作期间,彭唯平还担任了一部分记工的工作,并向大队提出“自己的工分要由别人计”,社员说“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他却说,“所有人都要接受监督,他这个记工也一样!”他所记的工清楚无误,谁来核对都挑不出毛病。群众对这个不藏私心的彭唯平至今口口相传。
厚德始于律己,载物正行天下。睹物思人,正是由于像彭唯平这样的普通基层干部始终保持本色,不图名利,拒腐防变,乐于奉献,和勤劳朴实的蕉溪人民一起融汇铸造了上善蕉溪的不朽传承。我们纪检人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廉政基因,筑牢思想防线,廉洁奉公,务实为民。
【来源:廉洁长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