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了一个孩子,你希望好好教育他,给他最好的。
但是你工作、生活上烦心的事已经够多,所以你希望他乖乖的,不要再做任何惹你心烦的事。你潜意识里希望他完美,拿带着好孩子的标准眼光去看他。
你对他呼来喝去。
你希望他随叫随到。
你希望他听话听话听话。
你现在回想起你平时吼他的那副场景,他是微低着小脸小心翼翼的仰望着你,还是用一个小小的背影孤单的对着你?
他们这样的举动已经在告诉你,他们很害怕,他们不喜欢。
你还是窝火还是生气,不能排解掉自己的愤怒。或许你应该换个角度想,你现在的愤怒已经与孩子本身的行为无关,你已经开始在向他释放你的情绪。这种情绪或许与他有关,或许根本与他无关,他在无形中成为了你的出气筒。
蒙台梭利说:“每个人的孩子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我们很多时候会意识到自己缺乏共情的能力,而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甚至不听他的想法,觉得他就是幼稚,又谈何共情?最终导致我们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网上有一些搞笑视频,专门记录家长辅导孩子学业时的“鸡飞狗跳”。
“如果安全感尚未得到满足,孩子就总是提心吊胆着,想着平息你的怒火,一直受焦虑的心态影响,他将很难集中精力去主动专心的学习或完成一件事。”
所以才会出现在辅导孩子学业中那些好气又好笑的事。你可能会气到好奇他脑袋里装着什么,而他可能正在害怕你随时会爆发的怒气,而无法专心。
有些父母用“我是为他好”的借口,当做控制孩子的“武器”。孩子不是谁的提线木偶,或许你对他的期待已经超出了他的负荷。
家长都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花在孩子身上,所以希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成长。而教育的本质是等待,第一时间把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告诉他,不如等待着看他怎么想、怎么做,在一旁温柔守护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