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0比1伊朗,结果意料之中。如果把“中国男足客场1球输给伊朗”换个说法,改成:世界排名第86名客场0-1不敌排名高于自己53位的对手,或者“小组第5名客场1球惜败小组第1”,中国球迷应该会更坦然接受。
国足0比1伊朗 结果意料之中
国足上周战胜韩国,全国球迷送上了赞美。但鲜花和掌声淡去,也要清楚认识到中国足球还远谈不上高于韩国的水准。
里皮上任后,中国队的精神面貌有所提升,球队的临场技战术发挥更有弹性。但足球规律摆在那里:一支国家队的实力提升要靠一场接一场比赛的长时间积累,和国家足球基础的耐心打造,并不是一名神奇教练可以短时间内改变的。
换言之,即使赢了韩国队,中国男足的水平并没得到本质提高。同理,今晚输了伊朗队,中国足球也没必要沮丧。
当然,足球运动的魅力之一,是它永远存在可能性和话题性。比如,如果姜至鹏的解围没有失误、如果吴曦没重伤离场、如果梅方的抢点攻门再低一些,但这都只是谈资而已。
回想12强赛前4场踢完,国足的成绩是1平3负,世界杯梦想几近破灭。打平卡塔尔、战胜韩国之后,国足距离小组晋级依旧遥远。
国足0比1伊朗 结果意料之中
平心而论,输给了小组第一是合情合理的结果,抛开比赛中所有的意外,0-1的比分,客观显示了中国和伊朗两队的实力差距。
与其抱怨“如果下半场开局没有闪电丢球”,真不如踏踏实实把关注的焦点从胜负上分散一部分,给中国足球一份真正的耐心:未来的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男足需要一代代球员的更迭,等待目前还是10岁左右的足球少年们成长为中国足球未来的肱骨。
最近两年,中国足球正在改革基层的结构,更多去校园里踢球的孩子们。比起国家队的成绩,媒体的目光也应更多聚焦处于足球发展金字塔基的校园足球和青训足球——一份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日前,中国足协明确提出将申办世界杯。打个比方,假如在2026年、2030年或者2034年的本土世界杯,中国男足能扎扎实实赢一场,甚至小组出线,现在为此行动已经不早了。
这不是痴人说梦,10多年后的中国国脚,正是现在10岁上下、刚刚接触足球的少年。但问题是,从足球管理者、到舆论、再到球迷,我们能保持足够的耐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