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随着冬奥赛事陆续进行

  各比赛场馆

  也如一道道风景线

  依次亮相

  在众多竞赛与非竞赛场馆中

  北京冬奥会

  对很多场地进行了

  创新利用

  “旧貌”焕“新颜” 

  作为运动员腾空时的背景

  “老首钢”遗存的冷却塔

  以及很多场地

  成功“出圈”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老首钢”变身记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

  数次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不可思议”的首钢园区开始了凤凰涅槃之旅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造型设计还融入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元素,建筑曲线优美、流畅

  群明湖位于首钢园区北区

  始建于1943年3月

  当时为配合将来炼铁及炼钢生产

  修建了第二、第三贮水池

  即首钢高炉工业循环水池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上世纪四十年代时的第二贮水池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晾水池

  1978年

  当时群明湖畔还只有一座冷却塔

  1984年8月

  随着首钢自备电站项目开工

  其余3座冷却塔陆续建成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职工在石景山上写生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陆续建设的其余3座冷却塔

  作为电力厂的配套设备

  它主要采用燃煤

  高炉压差、干熄焦等

  钢铁厂普遍采用的发电工艺

  主要功能是

  完成热水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降低循环水的温度

  为电厂发电提供足够的冷却水

  为改善环境质量

  十几年前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的

  主生产流程

  从京西石景山搬迁到

  河北唐山迁安、曹妃甸

  留下了包含高炉、转炉

  高速线材和棒材生产线的工业园区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2010年底首钢老厂区钢铁主流程停产前的电力厂冷却塔

  主流程停产后

  4座冷却塔

  便作为厂区特色标志物被保留下来

  为了深入挖掘

  园区工业遗存文化价值

  高水平建设奥运竞赛场馆

  首钢集团对场地情况、赛时需要

  赛后利用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调研

  矿石原料仓“变身”冬奥组委办公区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首钢园区五号筒仓办公楼门厅里

  原本上下贯通的筒仓空间

  被分割成一层层办公区

  保留着混凝土立柱和钢板横廊

  屋内还安装了

  智慧照明系统、智慧温控系统等

  能适应环境

  自动调节光线、温度

  筒仓外

  一条长长通廊与三座高炉连接

  支撑钢梁是铁锈色

  ……

  老工业和新科技的元素交融

  充盈着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

  改造工程

  基本保留了主要工艺流程的建筑构物

  并在布局、颜色、质感等方面

  还原老厂区的历史沧桑感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改造后的办公区

  还会运用光伏发电

  无负压供水系统

  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

  先进节能新技术

  精煤车间“变身”训练冰场

  2017年,因训练需要

  国家体育总局决定

  在首钢园区建设国家冬训中心打造

  短道速滑馆、花样滑冰馆

  冰球馆、冰壶馆等

  “四块冰”场地

  除冰球场馆是由运煤车站改造之外

  剩下三个场馆的基础厂房

  都选在一个

  长300米、宽66米的老储煤仓库

  此前为卸煤工作而建

  长度相当于一列火车

  建设团队保留老厂房的整体结构

  内装修秉承简单、朴素

  低饱和的配色原则

  避免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

  因老厂房没有吸音效果

  他们将混凝土板、木饰面穿孔

  来吸纳噪音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呈现出“工业特色冰雪场馆”的风貌。贾天勇 摄

  首钢“四块冰”

  虽然并非冬奥会的正式比赛场馆

  但四个场馆

  全部配备冰场

  冰面完全按照国际比赛标准打造

  不仅可以满足国家队

  冬奥训练的需要

  未来同样有能力承办大型赛事

  带动首钢区域转型发展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国际奥委会官网曾刊文指出

  北京冬奥会留下的

  最伟大遗产之一

  便是带动首钢工业园区域的复兴

  它的转型

  呈现了最佳范例和基准

  巴赫亲笔致谢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2月15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到首钢滑雪大跳台观看

  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决赛时

  亲笔书写:

  "Thank you to all the team of Shougang to support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2022."(感谢首钢团队对北京2022冬奥会的支持)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岁月无声,时光有痕

  从山到海、从火到冰

  首钢老厂区

  完成了华丽转身

  实现了从厂到城的转变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为了秉持

  “绿色冬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提升现有奥运场馆的利用率

  北京冬奥组委

  还开创性地提出

  改造一批夏季奥运场馆

  为冬奥会所用

  从“夏福娃”变成了“冰墩墩”

  国家游泳中心:从水立方到冰立方

  水立方在2008年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

  举办了

  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

  水上项目比赛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

  被用来举办

  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

  场地采用

  可转换的钢架支撑系统

  和可拆装的制冰系统

  为了达到保湿、保温

  防滑、防漏的效果

  依次铺设了防水层、保温层

  防潮层、防滑层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还加铺制冰管

  让整个赛道的制冰管里循环

  零下18摄氏度的载冷剂时

  一整块冰面就渐渐形成了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2019年12月

  运营团队完成了

  第一次“水冰转换”

  为了压缩转换时间

  运营团队

  把支撑体系每个构件的重量

  限定在200公斤以内

  一系列的改进之后

  水立方进行的第二次水冰转换

  仅用了20天

  在泳池中搭建了临时冰面

  形成4条标准的冰壶赛道

  使“水立方”变成“冰立方”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水冰转换”模式

  大幅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冬奥会后

  场馆既能举办冰上赛事

  又能举办游泳赛事

  同时还能承接全民健身

  大型文化演出等活动

  从而实现场馆的多元化利用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五棵松体育中心:6小时“篮冰转换”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五棵松体育中心

  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篮球比赛场馆

  其配套服务设施为

  棒球项目比赛场馆

  建造之初

  就已经预埋了制冰管道

  篮球、冰球、文化演出三种模式

  可在6小时内完成转换

  是中国首家

  冰篮双主场体育场馆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为冬奥测试赛筹备中的五棵松体育中心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则在这里承接冰球赛事

  场馆对原有标准冰面

  照明设施等系统

  和显示屏做了改造

  赛后可通过转化冰场尺寸

  举办各类冰上赛事

  首都体育馆:老场馆打造“最美的冰”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见证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

  中国代表团首金诞生的

  首都体育馆

  建成于1968年

  是我国第一座

  现代化体育场馆

  也是我国第一座人工冰场

  2008年

  首都体育馆承担了

  北京奥运会排球项目比赛

  如今

  53岁的她经过2年的改造

  焕发出新的青春和面貌

  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承担

  短道速滑

  和花样滑冰项目比赛

  在改造中

  突出了绿色低碳理念

  保留了建筑原有的

  历史风貌

  场地冰面还采用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为短道速滑

  和花样滑冰两种场地模式的转换

  提供了技术保障

  并通过增加新的声光电技术

  竭力打造“最美的冰”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除此之外

  馆里还安装了

  4台转轮除湿机组

  确保冰面1米以上的区域温度

  保持在15~16摄氏度

  湿度达到35%左右

  冰面不起雾

  8台直膨机组

  通过送回风运行

  使观众席等区域温度

  维持在18~19摄氏度

  让运动员和观众

  始终处于舒适的赛事环境中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冬奥会后

  除保障国家队日常训练之外

  还将承接各类高水平冰上赛事

  面向公众

  特别是青少年开放

  成为公众冰上训练基地

  和冰雪体验中心

  2021-2022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

  北京站比赛

  就在改造后的首都体育馆

  成功举办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首都体育馆——2021-202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比赛

  “冰雪丰碑”闪耀五环光芒

  从北京出发

  无论是走京藏、京礼高速公路

  还是乘坐京张高铁

  都能在途经延庆时

  看到一座百米高塔

  ——海坨塔

  在近120米高的塔身上

  耸立着高18米、直径12米

  重51吨的巨型奥运五环

  宛若一座“冰雪丰碑”

  矗立在北京延庆的群山中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海陀塔是在

  原中科院延庆太阳能

  发电研究基地

  太阳能集热塔的基础上

  进行改造设计完成的

  重重加固确保塔身“稳如泰山”

  6条120米长的“冰晶飘带”

  围绕塔身旋转而下

  像从高山上

  俯冲而下的滑雪赛道

  又像一座冰雕状的奖杯

  由于每条飘带重达45吨

  为了保证塔身结构稳定

  使新增加的奥运五环

  不会对原结构造成破坏

  工作人员特意在底座塔壁

  增加了24根支撑柱

  两道环梁、3个集热洞口

  分别加装

  混凝土支撑立柱和环梁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120米高空拼装51吨冬奥会标

  延庆的冬季,风大气温低

  如何扛住12级大风

  成为了工作人员最大的难题

  为此,他们用三维化

  模拟不同风力下

  最佳吊装体积、重量

  优化会标吊装方案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为保证五环标志

  高空拼装严丝合缝

  工作人员

  提前精确测量确定吊装路线

  在吊装路线中

  增加牵引导轨

  并针对性设计防风措施

  确保51吨会标环

  始终能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稳定

  最终将焊接误差

  控制在了2毫米以内

  6条百米飘带打造冰裂纹奇效

  海陀塔6条120米钢结构飘带

  犹如6条蟠龙

  环绕塔身,扶壁而上

  为打造“冰晶飘带”

  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

  创新性地采用了

  双层叠加的方式

  数条不规则的白色拉索

  分为上下两层交叉排布

  ETFE膜在两层之间

  5厘米的空间之中

  打造出了“冰裂”的效果

  在进一步提升观赏性的同时

  也保证了膜结构

  不被大风吹拉变形

  为了让“奥运五环”点亮夜空

  在五环结构的双侧

  工作人员还安装了

  8万余个0.3瓦白色点光源

  使奥运五环的光芒

  照耀整个延庆赛区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如今

  这座顶部装设巨型奥运五环

  塔身粉妆玉砌

  飘带白雪晶莹的海陀塔

  已然和其他冬奥会标志性建筑一样

  将作为2022年

  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文化遗产

  被永久保留着

  冰雪运动普及

  城市转型升级

  地区生态环境改善

  ……

  作为一场全球体育盛会

  这些“转变”不仅为各国运动员

  搭建了公平竞技

  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还为我们的国家、城市和公众

  以及奥林匹克运动

  留下了

  长期受益的奥运遗产

  更书写下了

  专属于“双奥之城”的

  时代传奇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537 字。

转载请注明: “老首钢”变成“夺金地”!中国用废旧厂房终结了运动员出国训练的历史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