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0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匡敏) 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一项十分“接地气”的研究项目被广泛关注。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的“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项目,项目丛书《中国土系志》是首个覆盖全国范围、以基层单元类型为核心的土壤学科图书资料,是中国土壤分类发展的里程碑式进展。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中国土系志·湖北卷》和《中国土系志·江西卷》。

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团队耗时14年,累计行程逾5万公里,为湖北省和江西省的378个典型土壤剖面建立了“身份档案”,并开展相关土壤分类研究工作。

摸清我国土壤家底,是里程碑式进展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王天巍教授在采集样本。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生存之本,而在土壤研究中,土系是属性表述和记录的最小个体单位。土系志可以通俗理解为,给土壤建立“个人档案”。

王天巍介绍,土壤类型的科学鉴定、特征属性记录和表达是土壤利用和管理的基础。然而,由于土壤分类研究的庞杂性和基础性,我国上一次土壤调查工作还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土壤是发展林业、农业的基础,只有摸清土壤家底,才能更好地利用‘绿水青山’。”2008年,科技部启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致力为全国土壤建立最新档案,华中农业大学受邀承担湖北和江西两省的土壤研究。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王天巍教授(左一)和研究生一同划船前往采集点。

14年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王天巍、陈家赢、张海涛、王军光组成研究团队,陆续带领20多位研究生,走遍湖北和江西的平原山川,共计调查了378个典型土壤剖面,采集了近2000个土壤样品,获取了近40万个成土因素、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信息。最终形成《中国土系志·湖北卷》和《中国土系志·江西卷》。两卷共计116万余字,包含了222个土族,新建301个土系信息,是“中国土系志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队对湖北土系研究集中在2008年至2016年间。他们前往包括武汉东西湖区、神农架林区、荆州江汉平原等204个点位,对长江和汉江冲积物形成的潮湿雏形土、长期水稻种植形成的水耕人为土等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和普适性的典型区域进行抽样调查。共计测试分析了近600个发生层土壤样品,获取了近15万个成土因素、土壤剖面形态、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的信息,对全省包括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在内的109个土族进行研究,新建了154个土系信息。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全国土壤普查研究参照的是苏联发生分类标准,而此次土系研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定量化标准,对我国土系进行全新分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田野摸爬滚打,毒蛇蚂蟥都遇过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王天巍教授(后排居中者)带领学生在农田里采样。

每个土系的鉴定需要经过判别分布区域、野外多点探坑勘察、剖面点位确定、剖面挖掘、剖面野外观测记录与样品采集、室内土壤性状分析与诊断指标确立、分类归属与土系命名等多个步骤,这要求编制者具备较强土壤学、地学、农学、测绘学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强壮的体魄和吃苦的毅力。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师生在烈日下采样。

虽然已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以及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这项任务的困难程度仍超出王先巍的预期。

他介绍,湖北和江西的土系采样工作分别耗时近三年,团队以80年代土壤调查资料为蓝本,经过重新测算,分析出了上百个点位。他们一同穿梭于崇山峻岭,奔走于田间地头,走遍两省各个县城。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是常态。采样时,他们需要采集一个深1.2米,宽30厘米,厚15厘米的完整土壤切面,还需要取近20公斤的散土样。“很多地方车进不去,需要徒步走,挖出来数十公斤的样品,只能我们抬出来。”

“吃得简单,住得简单,工作就是在泥里滚。”博士毕业生陈芳是最早参与此项研究的学生之一,她回忆,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大伙的午饭都靠吃干粮解决,晚上住宿也会拣最便宜的住。“有一次在村里花10块钱租了个空房子,大家打地铺凑合了一宿。还有一次,因为挖土弄得满身是泥,晚上住宿时还被酒店拒之门外。”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师生风餐露宿,挑灯夜战。

不光是条件艰苦,野外作业还暗藏着危险,山林里的毒蛇、水稻田的蚂蟥都给大家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王天巍记得,团队去采集鄱阳湖洲滩土壤,滩涂上的芦苇丛有两米多高,人钻进去就不见影。他们划船到达洲滩,再步行至荒无人烟的最深处,只为采到最核心的土层。采样结束时,天已经全黑,加上湖水上涨,来时踩出的痕迹都被淹没。师生们在芦苇丛中迷了路,在黑暗中摸索好几个小时,到半夜才平安返回出发地。

研究背后是对祖国大地最深的爱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团队成员、华中农大副教授陈家赢在野外作业。

土壤分类学研究特别讲究团队协作,从前期资料准备,到现场挖土、采样,再到后期数据分析与资料整理,往往需要大家分工协作。14年来,不断有学生毕业,也有新成员加入,“土系精神”也在团队中代代传递。

“要做好这项工作,不光要有知识,而要真心喜欢这项研究,对祖国大地有最深的爱。”王天巍说,这项工作繁杂、枯燥,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常年坐冷板凳,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比身体之苦更大的挑战。

“从古代‘五色土’划分起,我国对土壤分类的认知在历史上长期领先于全世界。但近现代,逐渐与西方国家拉开了比较大的差距。作为从事土壤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发达国家,希望为热爱的学科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平日里,师生们总是组团出行。他们走遍江汉平原、华中屋脊、芦苇洲滩,身在泥地却心怀浪漫。2017届硕士生关熊飞已毕业多年,虽不从事土壤相关的工作,但回忆起和团队奔走于山山水水的经历仍感慨万千。他表示,虽然在田野里摸爬滚打,但也看到了平日里难见的风景,对祖国河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土系志丛书出版后,相关研究并没有结束。参与丛书编纂的2020级博士生杨家伟,仍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数据开展进一步分析。“丛书的修订工作十分繁杂,但这个过程也是系统学习土壤分类知识的过程。未来,我将利用相关数据开展深度研究,以进一步发挥前辈们留下的科研成果的价值,为我国土壤研究贡献力量。”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师生们在野外采样。

“作为土壤学基础中的基础,尽管研究经费非常有限,相关科研成果也很难快速发表高水平论文,但团队所有人都怀着一腔热爱参与其中,培养了青年工作者对科学的奉献精神。”项目专家指导、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蔡崇法表示,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不仅是对破“四唯”政策的有力呼应,亦能鼓舞更多科研工作者们甘坐冷板凳、向着国家发展需求砥砺前行。

【编辑:张玲】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46 字。

转载请注明: 扎根泥土14年,累计行程10万里,华中农大师生为鄂赣两省编纂土壤档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