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12月18日早上8时,值早班的120接线员开始和前一天的晚班同事交接,拿到纸质版通话记录,还没来得及翻看,“铃铃铃——”电话来了:“我们这里有人晕倒了!”
“别慌,告诉我地址。”几乎每一位接线员的一天都从这句话开始,以便同步派出离事发地最近的急救车。330平方米的调度大厅设有28个调度台,38名接线员分三班轮流值班,保证24小时在线,全年无休。对每一位接线员来说,技能过硬才能传好“生命接力第一棒”。
武汉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中心,调度员们紧张专注工作。记者胡冬冬 摄(信息来源:通讯员罗双萍)
对方挂断电话后必须回拨,直到救护车接到人为止
“我要报警,硚口区永福门……”17日下午2时27分,一位患者打来120求救。接线员谢芳芳搜索地图没有找到“永福门”,心里“咚咚咚”直打鼓。她刚从随州急救中心过来进修五天,还不熟悉这里的软件系统,对武汉地形也不熟,不知道到底是对方报错了还是自己错了。连着追问了三遍,对方先后报了“三曙街”和“汉正街”,一个比一个范围大。
主班王亮是谢芳芳的指导老师。看到调度大屏上来电定位显示的是“金昌大厦”,那里离利济北路急救站最近,他一边调度派车,一边指导谢芳芳继续和求救人沟通。在问姓名时,对方将电话挂断。谢芳芳立即回拨。
求救人话没说完就挂断电话的情况特别常见,占据每天报警电话的一半以上。“我们必须回拨,直到救护车接到人为止。”王亮说。
“您周围有没有标志性建筑?”“是在三曙街派出所附近吗?”经验丰富的王亮在一边提示谢芳芳引导对方,最终双方约定在三曙街派出所接车。
2时43分,救护车抵达现场,接到患者送往医院。
“碰到情绪特别紧张甚至失控的家属,我们要回拨4—5次才有效果。”王亮说,人的情绪会有一个从极端到渐渐回落的过程。
确保1分钟内派车,接线员必须是城市“活地图”
“接线员一定要熟悉地形,这对于快速定位患者进行急救意义重大。”事后,王亮复盘谢芳芳这次的沟通表现。电话铃响两声必须接起,一般1分钟内要派车。如果不熟悉地形,跟报警人核对位置耗时多,留给生命的时间就少了。
有30年工龄的老调度员肖艳告诉记者,熟悉地形是接线员要攻克的第一关,患者具体在哪儿,需要接线员指挥司机去找。“我刚工作时是手工调度,没有GPS,每天都要默记城市地图。”她说,除了默记城市地图,他们还要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跑”地图,拿着笔和本从早跑到晚,挨个小区数几栋楼,大概有多少住户,有没有限高杆等等。
尽管现在信息化技术发达,但是熟悉地形已经刻进肖艳的血液里,每次出去逛街都会顺便默记各种标志性建筑,尤其是新建小区周边的环境。
2009年成为接线员的邵奇,上班第一天观摩老调度员接电话,惊叹于他们对城市地形的熟悉程度。在后来的实践中,他越来越理解熟悉地形的重要性,去到一个陌生地方就记地形已经成为他的职业习惯。跟朋友出去吃饭,朋友们直奔餐馆,只有他,还会去看门牌号码和周边小区及标志性建筑。(记者王恺凝 武叶 胡冬冬 通讯员罗双萍)
【编辑: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