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9日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在我们心里
妈妈是无所不能的“战士”
她能快速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
能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能扛住任何事
总是拼命把最好的给我们
……
今天
让我们一起祝福天下母亲
节日快乐
愿岁月不败,我们的美人妈妈!
有177个儿女的张桂梅
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旧照)
张桂梅2008年创办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并长期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13年来,她帮助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学。但许多人不知道,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
在华坪儿童福利院,张桂梅的职务虽然是院长,但孩子们都习惯叫她“老妈”“妈妈”。“第一次听到有孩子喊妈妈时我吓了一跳。我心想,妈妈就是这样吗?我够格吗?”张桂梅说,“但我也很欣慰,孩子们没有把我当成院长,而是把我当成亲人。”
就这样,20年来,张桂梅在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77个孩子。无儿无女的她把所有母爱倾注给了这些孩子,呵护他们长大成人。
“铅衣人”张云梅
张云梅正在准备手术
由于介入手术的特殊性,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云梅每次走进手术室时,都要在手术服里多穿一件重8公斤的铅制防护服。
张云梅从进入到心内科到现在已经有18个年头。18年来,手术室的环境变好了,但身披“铅衣”进行手术始终没变。“尽管手术室的环境比以前要好一些,铅衣也变轻了一些,但那种闷热、负重的压力还是会让你不舒服。”长期的工作,让无数像张云梅一样的“铅衣人”患上了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虽然辛苦,但是一想到这么多年挽救了很多人的宝贵生命,就有一种别人需要你的感觉,真的感到很好。”在张云梅的耳濡目染下,她的孩子如今在读医科大学。“他也想成为一名医生。”
“傈僳女汉子”李春珍
李春珍 ( 右一) 在泸水市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采访搬迁群众的新生活
今年37岁的李春珍,是怒江传媒中心的一名记者,也是一名9岁孩子的妈妈。多年来,为了工作她几乎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和陪伴孩子,就连母亲住院她也没时间照料,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忱,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无论是面对重要主题宣传报道、重大活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还是跋山涉水、进村入户,深入基层采访,她始终冲在一线、干在一线,采写了一篇篇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愿做花木兰般‘傈僳女汉子’,为心中的信念奔跑。”14年的新闻工作经历,让这位“80后”新闻人更加坚信:“第一现场在哪儿,我们就应该去哪儿。”
“扶贫妈妈”粟国娅
粟国娅(右一)和督查巡查组的同事入户开展工作
2017年初,28岁的粟国娅被单位下派到临沧市双江县忙糯乡荒田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其他驻村队员一起开展荒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4月26日,粟国娅又成了驻双江县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组组员,是组里唯一的女同志。督查巡查工作很紧凑,每天8点准时出发进村入户督查,入睡都是夜里12点以后。
2017年夏天,粟国娅怀孕了。组里停止了她外出跑村入户的工作,粟国娅开始负责组里的内务。由于妊娠反应严重,粟国娅的体重从94斤降到了80斤,还曾发高烧到医院住了两周。但是,这位倔强的母亲始终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她把内务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怀孕八个月还挺着大肚子,负责重要会议的筹备,直到临产前三天才离开督巡岗位住进医院。
粟国娅说:“我不能和他们披星戴月、泥滑路烂地走村入户,已经过意不去了,再让我休息怎么能行!”在她看来,和女儿一起度过的这段特殊的经历将成为她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她们是普通的母亲
也是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女英雄”
今天,别忘了跟妈妈说一句
您辛苦了!
云南网记者:翟芯冉
部分内容整合自新华社、云南网、怒江日报、云南扶贫热线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