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家有四间房出租,还需要进入系统去编个号,来,我教你怎么操作!”近日,海洲派出所社区民警丰晓飞来到星晨花园的房东李师傅家,他口中所说的“系统”其实是海宁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新研发的一个微信小程序——“海宁新居民自主申报”。
为提高流动人口自主申报率,破解流动人口信息登记中“门难进、人难找”的问题,海宁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开发“海宁新居民自主申报”微信小程序,实现从“脚尖”向“指尖”跃变。
为了给开年后的返工、租房潮提前做好准备,丰晓飞依托该小程序将辖区的租房全部整理了一遍,发现有些出租房屋的信息不够完善,他就挨家挨户上门去提醒房东,顺便手把手教会房东如何使用这个实用又方便的租房“利器”。
李师傅在丰晓飞的指导下,找到自己的出租房,然后给四间房分别编了号后,系统提示信息已完善,并且生成了一个属于这套出租房的专属二维码,当有租客上门时,李师傅只要让租客扫描这个二维码,就能完成承租人信息的自主申报。
李师傅的二维码很快就派上用场了,“可能是因为今年比较特殊,很多新居民都响应政府号召,留在这里过年,所以年底了还有人来租房。”李师傅的租房就迎来了租客——来自四川的王女士一家,李师傅按照民警丰晓飞的提示,把二维码出示给王女士,王女士用微信扫描后,进入小程序,拍照上传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然后输入手机号码,一分钟就把所有信息都填好了。
“我以前也租过房子,需要一项一项填很多信息,打很多字,不仅慢,还容易出错,现在这样方便多了。”有着“丰富”租房经验的王女士为这个小程序点赞。
李师傅对这次的出租房屋体验也是赞不绝口,承租人信息提交完毕后,小程序又自动生成了治安责任书,李师傅很快就完成了电子签名,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跑去窗口签字了。
“除房东之外,中介和企业主等同样可以使用这个二维码,提醒承租人员第一时间完成自主申报。租客退租后可以自己或者由房东注销登记信息,并及时更新出租房信息。”丰晓飞介绍。
据统计,“海宁新居民自主申报”小程序上线仅半个月时间,全市已督促房东完善租房信息22315条,自主申报流动人口信息16173人次,签订各项电子责任书24358份,切实助力了新居民留“嘉”过年,在“嘉”安家。
“该系统是集流动人口自主申报、居住证自主申领、出租房自主管理、积分常态化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内外网交互平台实现信息互通。目前可通过嘉兴公安、海宁公安、海宁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及直接搜索“海宁新居民自主申报”微信小程序等四种途径进入,同时还可以通过浙里办、支付宝等进行申报。”海宁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综合协调科副科长沈佳逾介绍。
蓝媒联盟·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张会 通讯员 徐卉婷 沈佳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