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宣布将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41条的规定,这场土耳其“1挑10”的外交争端也初现熄火之势。加拿大、荷兰、新西兰、挪威和芬兰等国驻土大使馆随后也发布了类似信息,埃尔多安25日晚些时候作出回应,称“我们的意图从来不是制造危机”。
表面上,这次外交争端的起因,是土耳其政府拒绝释放商人卡瓦拉。但究其根源,则更像是一场西方国家故意挑起的外交危机。它们借人权问题干涉土耳其内政,试图迫使对方就范,在土方强硬回击之后又表示将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这样的妥协也不过是为了挽回自己的脸面。
土耳其位于亚欧交界处,面向东方还是面向西方的抉择,一直影响着土耳其的外交战略。凯末尔的西化改革后,土耳其曾尝试融入西方,但却始终被排斥在西方世界之外。当其发现加入欧盟愈发遥不可及,随即“向东看”,将东方的伊斯兰世界作为主要外交方向。在此期间,土耳其与西方国家的利益分歧越来越大,关系持续疏远。2016年未遂的军事政变,更彻底引爆了土耳其与欧美的矛盾,源源不断的冲突取代了合作,成为土耳其与西方国家的主旋律。有美国学者甚至发明了“朋友敌人”(Frenemy)的说法来形容美土关系,足以证明在西方国家眼中,土耳其已经不再是可靠的盟友。
在长期的矛盾冲突下,土耳其与西方国家的分歧在卡瓦拉事件上再度爆发。事实上,西方这种“人权”高于主权的干涉主义手段,世人已屡见不鲜。十国大使馆发表联合声明较为罕见,但这种行为却碰上了土耳其这个硬钉子。就埃尔多安来说,2016年的那场军事政变,使其对西方的恶感和警惕与日俱增,担心如果不采取足够强硬的立场回击,会助长美欧对土耳其反对派的支持。从国家内部来说,埃尔多安政府广受国内中下层民众和伊斯兰主义者的支持,经过改组后的政府也以保守派为主,都要求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外立场。埃尔多安为巩固国内支持,维持“强人”形象,也必须一贯展示强硬。如今,在美国的率先表态下,西方十国与土耳其都做出了让步,但毫无疑问,经此一闹双方矛盾的燃点也在变得越来越低。
正如有观察人士所言:这一次的外交危机没有滑向最坏的地方,但深渊似乎仍在前方等候。或许“卡瓦拉事件”并不足以让土耳其与西方彻底决裂,但双方关系持续恶化的趋势如果不能被扭转,那么这种外交战将会成为一种常态,甚至有彻底失控的可能。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李坤泽
流程编辑 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