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方盼亮 吴彬
铁铜洲,是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境内的一个江心洲,常住人口仅万余。小岛里的人们想去附近镇上,需要乘坐轮渡。多少年来,洲上年轻人纷纷离开这里去外面闯荡世界,很少有人回来发展。
1988年出生的余青青是个例外,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弟弟余永斌。
余青青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多年,这近乎实现了她小时候“走出江心洲,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弟弟余永斌也在合肥的一家大型国企上班。
当他们选择回乡种菜时,带着家人的期待,也引来外人的不解。
余青青在菜地劳作。詹俊/摄
余青青的父母原本一直在外从事蔬菜批发生意,年纪渐大,便有了回乡种菜的打算。苦于缺乏技术和人手,他们便将希望寄托在余青青姐弟俩身上,他们认为年轻人脑子活、学得快,又都上过大学,有思想、有眼界,只要他们只要肯干、会干,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没有犹豫,也没有纠结,当父母提出想法时,姐弟俩一口答应。2014年,他们一起辞职回到洲上,在村里流转了200余亩土地,种上了大棚蔬菜。姐姐负责种植和管理,弟弟负责销售和送货。那一年,姐姐余青青26岁,弟弟余永斌24岁。
从都市白领到乡村农民,余青青对这样的身份转变适应得很快,白天跟着专家和父亲学,晚上对着书籍和网络学,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种培训,很快就从一名种菜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皮肤晒得黝黑,很多人喊余青青“黑妹”。但她并不在意。她说,比起自己的容貌,她更关心蔬菜的长势。
晚上没事时,她常和父亲一起打着手电筒去大棚,看看菜苗,摸摸瓜果,内心会特别满足。
蔬菜种植是个辛苦活儿。每天一大早,工人还没上工,余青青就要就到蔬菜基地转一圈,看看设施有没有破损,是否需要修复,蔬菜的长势怎么样,虫病害需不需要防治。工人来了,她也常常跟着工人一起干活。
她干活时特别不喜欢戴手套,因为觉得不方便。长年累月,她的双手上结满了老茧,指甲缝里也有污渍,“洗不掉,我每次干完活回去都会用肥皂洗,用刷子刷,可就是洗不掉”,余青青笑着说:“干农活不是手上脏,就是脚上伤。”
前一阵子,安徽普遍高温干旱,她光脚在菜地里灌水,因为穿着鞋子在泥地里干活容易陷进去,走不动路,不如光脚方便。结果脚底被烫出了好几个水泡,到现在走路都还疼。
“要想当好农民,光靠吃苦是不行的,还要懂技术、会管理,眼界也要放得长远些。”这是余青青这些年种菜得出的经验。
蔬菜种植需水量大,基地刚开始时用的是人工灌溉,费时费力,浇灌也不均匀,菜苗成活率没有保障,蔬菜生长也受到影响。
余青青毫不犹豫投入80万元,在基地建了一座联动温控育苗大棚,并对大棚进行电气智能化改造,不仅解决了浇灌和保苗问题,还节省了一大笔人工费用。
更重要的是,温控育苗大棚育出的菜苗品质更好,除了稳定供应自家基地,还常年对外供应。
姐弟俩在采摘蔬菜。詹俊/摄
能吃苦,会干事,对大伙都特别好,这是基地工人对余青青姐弟俩的一致评价。这些工人都是江心洲上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在基地务工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困难户每天得到的报酬也总是比普通工人要高些。
长期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其中的5名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
余青青带给他们的,不仅有经济上的增收,还有种植方式的转变。
拿种西瓜来说,这些有着几十年的“老把式”总希望一棵藤上结的西瓜越多越好,但余青青却让他们只留两个,多余的全都掐掉。工人觉得可惜,偷偷地留下来。
可等到西瓜成熟时,他们才发现,按余青青的方法种出的瓜,又大又甜,而多留果子种出的瓜,无论是个头还是口感,都要差很多。
这让他们坚信,传统的方法并不一定行,种地更要靠科学。
如今,姐弟俩将家庭农场以及父母的蔬菜基地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年能出产各种有机蔬菜近2000吨,多个品种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年销售额达到三四百万元。
同时,二人还无偿为洲上蔬菜种植户提供苗种和技术服务,带动乡亲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余青青说,返乡种菜之前,她最喜欢的颜色是黄色,因为沙滩、落叶、油菜花、玉米苞等景色,蕴藏着她对家乡的眷恋和牵挂。
然而,她现在更喜欢的颜色是绿色。这不仅是眼前蔬菜的绿,更是心中希望的绿。
她希望能有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扎根乡村,共同用青春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视频制作:邢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