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面这一幕出现在你家楼下,你是否会感觉自己穿越回了二十年前。现在城市环境大改造的问题,对僵尸车进行大规模清除,那些遗弃在路边的老车纷纷消失,想在城市里面看老车简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不用担心,今天小编就带你来看一辆成色非常好的平顶二代丰田考斯特。
谈及国内运营过的中巴车,考斯特的地位真是举足轻重。它的地位超过了三菱罗萨,日产碧莲,甚至直接影响到国内的中巴车市场走向。如今大大小小的客车厂都以考斯特为框架,造出各种各样的国产中巴。
还是回到车辆的成色话题,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车辆成色,是因为国内本身成色好的第二代考斯特就不多,平顶车型则更为稀有。所以车辆大量完好的外观件,也是本文要介绍的主要部分。
车漆方面,藏家应该是对车辆进行了一定的修复,将整车车漆复原成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巴车上时髦的蓝白色涂装。车头部位还粘贴了公交两个字,虽然这辆车在当年不太可能作为公交车,但至少把人拉回了那个熟悉年代。
前保险杠全钢制结构,但是略微有些变形,令人比较遗憾。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真想修复找个钣金师傅敲打几下估计可以恢复原样。另外,格栅结构,四个圆形车灯和转向灯全部保留完好。
副驾驶的方形补盲窗同样是第二代考斯特最具特色的地方,国内驾驶室位于左侧,所以补盲窗被移到了右侧,日本原厂的二代考斯特都是左侧补盲窗。后期的第三代车型,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面包造型的考斯特补盲窗全部设置在副驾车窗下面,造型也更改成了视野更好的梯形。
主驾驶室车门可以开关这个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设计,车窗采用前后推拉式结构,短臂后视镜也是标配。车门上面隐藏的是发动机的进气格栅,隐藏在这里既美观又巧妙,不会影响车辆外观,高位进气也可以减少灰尘的吸入。
车门把手工作正常,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车门竟然还可以上锁。车门开关声音也十分清脆,虽然现在的卡客车都在追求开关车门消音,但小编认为这种开关门声音十分纯粹,更加符合卡客车的气质。
一般我们见到的二代考斯特都是高顶车身,实拍的这辆则是平顶车身。当年二代考斯特的车身长度,车身高度都有很多种选择,甚至还有带有尾部开门的校车配置。平顶车身通过性好,但是驾驶室内部空间少了,在里面通过比较压抑。
关于车身侧面其实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黑色的防擦条。防擦条完好无损的保留在车身周围,防擦条似乎是原车上的,因为可以看到防擦条侧面留有一些车漆,估计是重新喷漆的时候用贴纸覆盖了防擦条。防擦条这个设计在现在很多箱货上面出现,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刮擦对车漆造成影响。
车尾部分的样子保存的也比较完好,车灯没有损坏,大部分的零部件都处于完好的状态。唯一遗憾的就是保险杠右侧有一点点小凹痕,和前保险杠一样都有一定的变形。
实拍的这辆考斯特虽然是平顶车型,但是它带有独立的空调。空调安装在右侧车门下下面和车轮中间的位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三条九孔的散热格栅。
轮圈采用了尺寸为16寸的六孔钢圈,还带有轴头帽,整个轮圈应该也是经过重新喷漆。并且匹配了尺寸为7.00R16的轮胎,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的设计。还有就是车轮后面的挡泥板虽然有些变形,但依旧能起到作用。
进入车厢内部,映入眼帘的就是全红的驾驶室区域。除了中控台,车门内部护板,工作台甚至是方向盘都采用了红色的材料。另外还有灰色材料的驾驶室内饰可以选配,虽然红色材料可能是比较豪华的配色,但个人还是比较偏向于灰色材料的内饰。
两幅式方向盘两端安装的是拉板的按钮,上下留空非常大,观察起来比较方便。后面的仪表盘也是经典的日式卡客车配置风格,只布置了一个最主要的车速表。转速表也是近十几年才开始落实的一项配置,不过对老司机来说,转速表有没有问题都不大
非常熟悉的车辆内部结构,副驾驶的位置比主驾还靠前,而且副驾的座椅左侧还拓展了一个折叠座椅,不使用就可以折叠起来当扶手。
车厢内部采用了每排三座的座椅布局,最后一排则是四座。实拍车辆中间两排座椅没有安装折叠座椅,一般情况下安装折叠座椅中间一排还可以坐几个人。当年的日本面包车和客车都是将车厢内部载客空间利用到最大化,一辆面包车紧凑点装十几个人都没问题。
从底盘来看,这辆二代考斯特还是用了一定的年头,少量的铁锈,整体保留的都比较完好。车身为非承载结构,前桥为独立悬挂,在前桥下面还装有发动机油底壳护板,护板只是变形,并没有脱落。
当年二代考斯特一共有三款发动机可以选配,有两款柴油机和一款汽油机,汽油机排量2.35升,柴油机的排量为3.43升和3.98升。三款发动机定位不同,适应的工况也有所不同。
其实说直白点,考斯特这类中巴用的就是卡车的底盘,可能前桥部分有所不同以外,其他结构几乎相同。油箱位置,备胎位置以及底盘结构,甚至很多配件都与卡车通用。其实丰田考斯特可能不太直观,如果有认识马自达中巴的朋友,就知道马自达的中巴就是在卡车上改进的,大量配件都可以与马自达的卡车通用。
我们很高兴能看到在小区里面还会停放一辆成色如此靓的二代考斯特,也很幸运这辆二代考斯特能被现在的车主收藏。虽然车辆的设计、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都在升级,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可靠老车奠定的基础,才有现在更加优秀的产品。
图文:李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