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当时组织了一支由地铁工作人员和热心乘客组成的临时救助小队,边做边教,告诉他们按压的频率、深度。让他们分散到溺水乘客身边,完成抢救。”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的“90后”医生于逸飞回忆说。
7月20日,河南郑州突发暴雨洪涝灾害,在5号线地铁沙口路站,众多乘客被水围困。危急关头,已经跑出来的于逸飞转身回来参与救援,跪在地上连续做了六个小时心肺复苏,指导“临时救助小队”救了十几个人。当时,他还是一名见习医生。
9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召开“世界急救日”新闻发布会,评选出“十大最美救护员”,于逸飞入选。发布会上,他分享了这段难忘的施救经历。
“呼吁大家把学习急救技能当成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大事来对待,学习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于逸飞说。
发布会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部长曹怀杰发布了“十大最美救护员”名单:他们是李中洲、李旻鹏、盛晓涵、夏振辉、旷桂喜/李冬秀夫妇、刘骏海、于逸飞、米智慧、郭慧仁、夏云剑。
夏振辉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万科物业的一名员工,两次在收到互联急救APP推送的急救需求后,奔赴现场救人,他在发布会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施救经历。“一个小区的装修工人因触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我及时给予救助,通过现场心肺复苏挽救了他的生命,他醒来后,自己表示也要学习应急救护技能。”
“两次救人的经历让我感到全民普及救护知识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夏振辉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表示,“寻找最美救护员”活动将持续进行,希望全社会都能参与其中,寻找发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急救英雄,更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关键时刻施以援手的急救英雄。
今天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做学校和社区的急救英雄”。孙硕鹏介绍,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规划,教育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加大对学校师生的应急救护培训力度,并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生军训内容。中国红十字会还联合各方力量推进AED、应急救护一体机进校园,助力安全校园建设。
“在社区应急救护方面,中国红十字会推进‘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联合有关方面启动‘急救宝’手机应用小程序开发,通过‘互联网+应急救护’,推进从偶遇式急救到网约式急救模式的转型,力求进一步提升现场施救效能。”孙硕鹏说。
2019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启动红十字与冬奥同行计划,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宋永红介绍说,在医疗服务保障方面,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将派出34辆救护车、236名医务服务志愿者承担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等医疗保障任务;在应急救护培训方面,已培训来自京冀70余所大专院校的志愿者指导师90余名,赛场工作人员近500名。结合北京“奥运城市”建设要求,还将培训救护员16万人,群众普及200万人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