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既要重点发力,也要绵绵用力

威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节水总量大,从2000年到2020年,全国城市节水量累计达到972亿立方米,相当于9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年调水量。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达到4万多个,提升了雨水资源涵养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雨水资源年利用量3.5亿吨。

建设海绵城市已成为评价城市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依据之一,相关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以北京为例:截至目前,共建成海绵项目3400多个,其中,绿化屋顶面积2.30平方公里,透水铺装面积15.09平方公里,下凹式绿地面积35.43平方公里,雨水调蓄设施容积152.04万立方米,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达20%。

北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可圈可点,节水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今年1月1日起实施,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高标准指引和支撑。北京建立“1+16+N”海绵城市规划体系——“1”指《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16”指16个区根据市级专项规划制定的区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N”指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大兴国际机场重点片区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这个全城一体、层次分明、以点带面的规划体系,为按下海绵城市建设快进键提供了蓝图,有效避免了等待观望、消极应付、衔接不畅、无序建设等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要达到80%以上面积建成海绵城市的目标。建设海绵城市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既要突出重点、聚焦发力,也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城市管理者要坚持绿色、节约、低碳发展,学习借鉴北京等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理念,科学统筹安排海绵项目,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走在前面。要明确目标措施,细化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善奖惩机制,坚持以督查考核为抓手,对建设、施工等各环节进行绩效评估,奖优罚劣、奖罚分明,确保每一个海绵项目都能按时保质完成。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如何,关键靠后期的运维。当务之急要建立完善海绵城市项目运维办法,量化绩效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各地还需注重引入信息化技术,监测海绵设施运行情况,发挥实时监控、实时分析、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等功能协助管控,促进各类海绵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03 字。

转载请注明: 海绵城市建设既要重点发力,也要绵绵用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