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方法,激发后备人才的学习热情,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9月16日,金谷集团组织人事部组织2022届部分金石人才在34楼会议室举办了《长安的荔枝》读书分享会,其他学员线上参加。
座谈交流
《长安的荔枝》为作家马伯庸所著,以主人公——上林署九品小吏李善德的视角,围绕紧急运送荔枝任务而展开,讲述了接到运输荔枝任务的恐惧,静下心去实地查看,反复测算实验,直至运送成功的过程,环环紧扣,文笔细腻。
学员们围绕故事情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享了书中所获、所感,结合工作生活经历畅所欲言,整个会场弥漫着浓郁的书香,金石学员们在各抒己见中博采众长,表达了对流程的坚守、对团队的温情、对工作的热爱、对未来的追寻。
最后赵慧副部长提出期待,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后备人才要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大量的读书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以自身能力增长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本次主题读书会为金谷集团金石人才培养的设计品牌项目,今后将不断优化完善,在阅读宽度、长度、深度上同步深耕,不断搭建沟通展示平台,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助力后备人才完成更深层次学习。
心得体会节选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读完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我感触很深,也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有了更深的了解,诗意有多浪漫,故事背后就有多惨淡,书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冲突、尔虞我诈以及林邑奴为一杯敬酒而不惜赴死的赤诚之心,将长安这座古城背后的权贵与贫民、博弈与斗争、光明与黑暗交织在一起,让我仿佛置身于长安城中,感受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底层人们的生活百态。
写历史其实写的也是自己,相信很多人看完会有很多共鸣,比如“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看到这些,你会不会会心一笑呢?虽然很无奈,但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李善德豁出了命,也要完成任务的决心,即便是小人物也有“逆天改命”的精神。小说讲的是故事,我们过的是生活,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我从中也有几分体会。
首先,在接受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要学会自我加压,有压力才能挖掘自身潜力。李善德买了一套房,背了很多贷款,有了这个前提,才有了后面故事的开头:在半醉之中,没看清楚具体内容,就接下了“荔枝使”的差使。当我们处于困境的时候,不妨学学李善德,既然退无可退,就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逼着自己激发更大的潜力,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行,说不定就能创造出奇迹、就成功了呢。这不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生活的意义所在嘛。
其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想尽方法去完成任务”,李善德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正如这两句话,靠着坚韧的毅力、不断的尝试,最终完成了使命。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事先认为这件事情不可能,往往就不会尽全力去拼搏。我就想,有没有那么某一个机会,曾经也摆在了我们面前,也是担心做不好或者做不来而放弃了呢?是在安逸的圈子呆的太久了,还是没到非要这么做的地步呢?如果当时能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尝试之后再说不行,至少能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吧,会不会就是另一种结果,能少些遗憾呢。
第三,做事要有计划性,预案很重要。李善德通过一次次的分析、模拟、试验,对每一个细节追求极致,最终给他自己拼了一条血路。虽然很难,终归是做到了,但是他的拼,不是仅凭一腔热血的孤勇行事,而是包含了行动之前的仔细谋划思量、反复试验,行动之中的查缺补漏,以及问题出现之后的及时反思修正。在工作中同样如此,要坚持善于思考,做到凡事“预则立”,全盘考虑、周密安排,抱着“计划落地便执行,执行必定达目的”的决心,才有希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们随手翻过的一页,可能就是他人所经历的一生,这本书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这人像你,像我,又或是我们。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像李善德一样,终究是为了生活,在时代的潮流中起伏挣扎,即使下一个浪潮会更汹涌,肩上的责任又会让我们拼命的前行。
感受小说中的人生故事,体会现实中的人生百态,书中这个熠熠生辉的小人物让我明白了,但凡伟大的成功背后都是苦难,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唯有继续热爱生活,努力工作,保持初心,做好当下,才能知道自己将来能走多远。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发,让我对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理解。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相信这本书会一直伴随着我,这大概就是这本书赋予我们的最大力量吧。
《长安的荔枝》读书心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年少无知的时候读这首诗,只知道是歌颂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到后来才知道皇帝为了博美人莞尔一笑,让官吏从岭南往长安运送新鲜荔枝,这个天选打工人就是与命运做抗争的李善德。荔枝鲜果极易变质,白居易在忠州当刺史的时候,《荔枝图序》中讲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在古代要想把新鲜荔枝运送到长安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背后是不惜砍伐一片荔枝树,累死数十马匹,无数人奔波劳累甚至献出生命,徭役一层层压在贫农身上得来的。
李善德最后不畏权贵,不忘初心,只为心安,选择做自己。读完这本书,就像看了部电影,看到了小人物的坚持,体会到了一些职场的潜规则以及人生的感悟。
保持初心 坚守本性。李善德非常有原则,他用通行符牒从胡商苏谅那里换了九百九十六贯,胡商要给他抹去零头给他一千贯,他却不要。他对数字很敏感可能和他的专业有关,就是我不多挣你的钱,但是到花我的钱的时候能省就省,荔枝使的这个官职其实可以让他捞到很多好处,也可以还清房贷,但是李善德按照自己的严谨计算所得出来的成本如数的报给了胡商苏谅,多给他钱也不要,但是到采购环节的时候他还向商人申请折扣,他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和原则。
现实工作中,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定要精益求精,廉洁自律,坚持原则,坚守本性。
不畏艰难 砥砺前行。现实工作中领导决策是一回事,怎样考核KPI,怎样落地执行是有一定难度的。李善德在接到任务,当他准备做这件事情时,首先从立项、获取启动资金,然后对整个任务的调研,协调资源,跨部门沟通,外部供应商合作,寻找货源,测试计划能否实行,运输路线、运输装备的一次又一次测试。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利用专业知识控制变量,研究怎么才能把荔枝在不变质的情况下顺利的送达长安,还自创了网格视觉图,这才使这个项目有被完成的可能。
他在文中说道:“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很多时候,阻碍我们的并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畏惧的心态。
他做事认真,有计划,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合作共赢 生存之道。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
李善德的资源有限,只有朝廷出面转运,他才有可能完成任务。当他信心满满的去各个衙署请求支援的时候,却遭遇了互相踢皮球。经过好友韩承提醒,李善德才明白自己被经略府追杀的原因。正如韩承所言,人生想要顺风顺水,就不能吃独食,而要利益共享,互惠互利。无论你能力有多强,单打独斗也势单力薄,所以要学会借力。大家齐心,互帮互助,才更容易完成目标。
学会借力,合作共赢,才是生存之道。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不是守住了自己本心的李善德,也不是一直给李善德出谋划策的职场老手韩承,也不是才华四溢的杜甫,不是守住父母留下来的荔枝园的阿僮,也不是丈夫做任何事都支持他的李善德的妻子,而是为了救李善德的性命,跑步赶着去给李善德通风报信,愣是把肺给生生跑炸了的,在死之前还给李善德出谋划策,用自己尸体的血液去帮助李善德解决了追兵的林邑奴。
而他为什么要帮李善德,只是因为李善德曾经在醉酒的时候无意中给了林邑奴一碗荔枝酒,这碗荔枝酒让他觉得他第一次被人当做是一个人来对待,这让他选择了笑着去死,这是最触动我的一个人物。
在我看来林邑奴,他是众多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物中的其中一个,但是却能看出来他的智慧,他的谋略,他的才华,他的坚定,以及知恩图报的品质。
虽然整本书只描写了一件事——把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对圣人来说是一句轻飘飘的命令,其中包含了许多基层官员与百姓的难处,也影射了现在社会的很多官僚作风,甚至是讽刺。李善德在完成任务中终将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经历波折,最终完成使命,挽救了一家人的命运,本应加官进爵,却因得罪杨国忠而再次面临杀身之祸,峰回路转得以保全性命,故事层层反转,在山河破碎之时,携妻女在岭南安稳度日,流放岭南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从古至今,值得我们敬仰的人,一定是他的认知,他的思维,他的格局和他的贡献,对上不用趋炎附势,对下懂得平等尊重,还有发自骨子里的明媚阳光和善良初心。
“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流程这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荔枝是甜的,但生活不常是。——读《长安的荔枝》后感。
唐朝小官李善德接到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看他穷途末路的找寻运送方法,又一波三折发生了险被抢功、逃驿事件后,故事似乎接近尾声,要迎来明媚的结局。带着一丝想被剧透的想法问同事,“这一番九九八十一难,李善德的结局不平步青云,说不过去吧?”同事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会说“你还是继续往下看吧。”对李善德种种经历的不忍,看完也得到了答案,对我来说他的结局,对卫国公的那番控诉,大抵称得上一种酣畅淋漓的自我职业生涯毁灭。
对他的不忍大概从开篇读到努力半生贷款购入那座雅致的小院时就埋下了,他幻想着秋来院口飘香的桂花树下,家人团聚且吃且赏桂,这不是每个打工人希望得到生活最好的慰藉吗。在李善德身上,有你,有我,或是我们每个普通打工人,每个奔波着想努力过好生活的小人物的影子。运送荔枝的这一路可以说是我们工作中遇到问题的缩影,虽是古版的职场故事,映射的却是当今社会职场中的生存法则以及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接到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李善德选择试着去做,逼自己一把。我的职场生涯中也有类似经历,初入职场,会抱怨工作的困难和派遣人的不近人情,但回到现实,工作还是要去做,我不能在最终汇报时说“这个工作太难了,不可能完成,所以我什么都没做”。后来发现一些困难被当时的眼界、思路和立场限制住了,我的困难是基于我的认知,而我的认知和决定要做这件事的决策者是不同的。即使有些工作最终没有很好的完成,在汇报时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上报,群力群策,对工作也算有所交代,对自己而言获得了经验成长。
“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太多”,读到这句时我划下了标注,哪有什么意料之外的麻烦呢。从初始代入李善德,想如果我接到这个工作就感到焦头烂额,已经预料到麻烦绝不会少。即使李善德前期已经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确认盘缠、选择交通工具、考察地形,后期的找货源、反复试验以及复盘,但新的困难还是不断冒出来。所以对于工作,尤其是困难的工作,没有准备那就要准备失败。想要避开“两眼一抹黑”的情形,就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完善计划,严防死守,保证工作顺利实施,还要制定备选方案应对变化、及时调整。
读完书印象最深的是“和光同尘”这个词,在这之前听过“君子不器,和光同尘”,书里这个词,是韩洄帮李善德分析为何同僚不协助运送,还要追杀堵截时讲出“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这个道理放在职场非常适用,想在工作中获得同事和其它相关部门的协助,一味的崭露锋芒是不可取的,要协同他人,让对方同样获得尊重和肯定,学会益处均沾,才能一起配合完成工作。和光同尘,把所有的光彩混合,与尘俗在一起,工作往往是在博弈与妥协中完成的,协作和合作才是职场生存的精髓。
最终李善德选择了忠于自己的理想和风骨,不顾后果的爆发宣泄,他拥有的“主角光环”让他有好运免于被打压甚至斩刑,最终还可以隐于田园。理解文学创作需要冲突和让读者满足,但我更想看作者给他一个俗不可耐的“美满”结局,接受加官进爵,平步青云。这一路运送荔枝,暴露出来盛唐的蚁穴、底层民众的辛酸,并非卫国公一人造就得,这通情绪的宣泄改变了什么呢。但他在运送荔枝中展示出的谋划、品行以及得到的成长,如若将他放到一个高位,即使蚍蜉难撼大树,但或许可以拯救搁浅之下的一条小鱼?枉死的林邑奴,想保住荔枝树的果农阿僮,但这就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更没有容易事。自古代到现在,困难都是周而复始的出现,本质又是重复相通的。我们都是李善德,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在有意无意中,我们会伤害别人、辜负别人,同时被伤害、被辜负。在不可抗力面前感受到无可奈何,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但终究会为了继续往前走,在生活的潮流中起伏挣扎,即使下个浪潮会更汹涌,但责任和想要过更好生活的希望又会让我们拼命地舞动双桨。这是李善德,也是你我泛泛“小人物”,来为书写自己这本书故事的结局做出的选择。最终,在看清本质后,仍然坚持自我,带着目标和信念,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长安的荔枝》这本书,且不评判运鲜荔枝这件事的正确与否,仅就李善德在整个事务筹划中,不论是事前详尽的调研工作,还是后期实施运输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控制措施,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 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运鲜荔枝到长安这件事,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李善德内心也是非常抵触,后来老兵的故事让他明白了“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李善德迈出第一步后,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将鲜荔枝运往长安,并全力以赴实现目标。
会计是当下比较卷的一个专业,我们公司目前注册会计师比较多,目前财务大军也都在各种考证的路上。在当下大数据背景下,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新兴事物不断产生,为了应对各种新兴事物,会计政策不断完善更新,以前简单记账已经满足不了当下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如果不学习,你就不知道哪个时间点就被淘汰了,所以只有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不会被淘汰,不会被别人替代。这让我想到了战略中波特的五力模型,它主要用于分析产业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五力模型中有一项是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如何不被替代,只有提高产品性价比,提高性价比的途径有两条,其一,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其二,降低价格,打价格战,也就是降低成本。所以在人才市场上,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附加值,不论是专业素养、各种业务技能、工作经验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既然已经开始,那就全力以赴。
二、 管理来自基层
管理是从基层干出来的,李善德在具体安排运输工作中将管理做到了极致。书中提到他对各个部门的部署详细妥当,这些源自于李善德前期的有效实践,他前期进行了三次试验,虽然均是以失败结束,但是他不断总结失败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最终经过反复推敲,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为后期实施打好基础。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作为后勤部门,我们都是为生产服务的,一切为了生产,一切来源于生产。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想要把成本算得准,必须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所有料工费的分配必须遵循原料价值在整个生产线上的流向,也就是会计上的“谁受益谁承担”,基于这一原则就可以准确的核算出我们想要的成本。原理很简单,但是实际核算中,核算人员必须走进生产线,真正了解核算耗材的用途、目的等等。只有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基于理论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才能做到准确合理的分配。这里的核算人员包括仓库、计量、会计等。原始数据是基础,只有可靠、真实、准确的数据才能够指导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任何判断与财务核算都是以事实为依据。所以基层工作要细致,在基层的学习成长,能够让我们知道生产的需要,也反向指导了我们的管理工作,所以基层学习是双向引导。
三、 过程控制是关键
在第六章中,讲述了李善德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虽然在事前制定方案中已经考虑了特殊情况,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发生了。李善德根据实际及时修正,这是鲜荔枝成功到达长安的关键。
一个新项目,前期的调研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后期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依然无法达到目标。员工都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圈,对接受新的事物,往往会出现抵触情绪。所以当企业启动新的制度、开展新的项目时,一开始的推进会比较困难,在经过相关部门的全力推动下,项目好不容易推行下去了,如果后期无跟进,无考核,只会让项目成为烂尾。
在全面预算工作的推进中,第一年的试点肯定是比较粗放的,因为一切都是在摸索中进行,不断地纠正,反反复复,总结经验,初步成型。预算工作仍在进行,后续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的跟踪完善,最终形成一套金谷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四、 有效的团队,事半功倍
李善德在整个前期调研工作中,没有一个有效的团队,只有他自己在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虽然最终成功了,但是李善德在整个过程中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在创新型企业管理中,创新型企业必备要素中有一项是有效的团队。其实,不论是创新型企业还是一般企业,不论是生产团队还是管理团队,都需要有效的工作团队。有效的团队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团结的氛围,有效的沟通。有效的团队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与满满的正能量。
这本书有许多小故事,有人生的反思,有职场的人情世故,也有对人性的讨论。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管理两个字虽简单,但是其内涵却丰富充盈,他需要我们反复实践,总结经验,再实践。
平凡“小人物”汇聚成功“大能量” ——读《长安的荔枝》有感
经组织人事部推荐,一周不到读完此书。酣畅淋漓之际,还有许多感慨,感慨小人物精神的难能可贵和执行力的尤其难得;感慨朝廷上传下达之间的丰厚油水和层叠不堪的流程机制;感慨失败后的失败,成功里的成功,总有些情非得已,总有些无可奈何;有时候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命运;更感慨平凡“小人物”成功汇聚“大能量”的完美逆袭。
马伯庸在书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把剧情描写得让人感同身受,读来让人如同亲身经历一样,从一开始计算贷款的压力山大,到无奈接下任务的心如死灰。还有在完成任务期间把现代职场的踢皮球、腐败、功劳抢夺、权力斗争、派系内耗等现象穿插在故事中,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读下去,同时还能get一些打工人的职场生存法则和职场情商。完完全全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正在执行运输任务的李善德。
通读全书,我喜欢李善德身上的坚韧、赤诚和血性。简要概括以下几点心得:
一、勇拼搏
欣赏他那股不屈服的抗争、不服输的探索。“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短短一行字,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微言轻的九品芝麻官在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的坚毅和拼搏。中途遇到的任何一个打击都是致命的,而他凭借一腔孤勇和碰壁后及时转变思路的韧劲,最终将杀头死罪化为乌有,落得个清闲养老与家人为伴的好结局。
二、练本领
李善德拼死一搏靠的就是他强大的计算、演绎能力。依靠精算在死局中拼出一条生路。由此可见,衣食无忧时,本领是锦上添花的生活方式;但走投无路时,本领就是谋生的工具!
联系我个人,虽是我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并无过多交集,但仍会常常拾起本行的知识,关注地矿行业的动态。同时不断拓宽知识领域,积累储备知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是生存的底气。
三、善合作
李善德起初自己多次测验未能成功,后来他整合资源、注重合作,最终迈向成功。书中说:做官之道其实就是三句话,“和尘同光、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虽说权杖的力量不可估量,但一人之力往往势微,我们更应该借势而上、顺势而为,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适当的把功劳分给他人一点,做一个理性的统筹者,而不是不惜代价和成本的去做大量投入,更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夜郎自大。这样的结果往往只是事倍功半。
正如那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职场中一人吃独食永远不会长久,在明白自己为何被经略使追杀后,李善德及时调整思路,把计策献给杨国忠,最终手持“国忠”令牌,借力打力,顺利完成转运任务。
四、守本心
夫人评价:“他这个人呐,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李善德最初那颗爱民的心,让他有了善始善终的结局。让我明白,无论在见识过多少繁华和冷暖之后,还是要坚守本心。
“跳胡旋舞的要诀不是随乐班而动,而是旋出自己的节奏”,即使不小心被卷入生活的洪流,也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把千难万险给撞破,熟练掌握“勇拼搏、练本领、善合作、守本心”的要诀。可以服软,亦可以止步,这不是委曲求全,时刻提醒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也更要有风度和气量。这样,平凡“小人物”江聚成功“大能量”便指日可待。
读《长安的荔枝》有感
在下发这个读书任务之前,就有听说过这本书。读完书名,我相信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杜牧的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背后所暗含的讽刺意味,让我不由得惊呼,胆子也太大了,这书也能在职场分享吗?一口气读完之后,才发现这个故事虽然跟这句诗有关联,但是所站的角度却大不一样。这本小说中暗含的诸多职场生存法则,也让我感受颇多。
不到最后,绝不轻易放弃。面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必死任务,我们的主人公不甘于认命,“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被子美的诗激励,李善德决定拼死一搏,在绝境中寻找生的希望。这教会我们在职场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不要限制在自己的预想里,只有真正去努力尝试过,才能有胜利的可能。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为了完成鲜荔枝运送任务,李善德亲赴岭南,实地考察荔枝的生长环境、保存方法。在运输实验中,兵分四路同时进行,思路清晰,计划缜密,精确到每条路线、每一个环节的实际操作,提前预判路上可能遇到的危机,不断优化运输方案。你做工作计划的时候也是这样,要思路清晰,预判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结果出来之前,都不能完全懈怠,在目标实现之前,都要随时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李善德能成功完成鲜荔枝运输任务,最重要的一点是岭南荔枝果园主阿僮教授的荔枝保存技术——分枝植瓮之法,对于高于顶的态度、嚣张跋扈的行为,阿僮是极其厌恶的。但李善德能体谅阿僮的想法,能与荔枝园的工人打成一片,以真诚待人,才换来了倾情相助。还有林邑奴,因为在荔枝园中,李善德敬了他一杯酒,让林邑奴认为自己终于被尊重了一回,所以在李善德送荔枝的路上,告诉了他经略府的计划,还以自身生命救了主人公。权利压迫能让人出钱出力,真诚情谊之交才能换来倾囊相助。
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李善德第一次实验将荔枝成功运回京城时,独占鳌头,受到了众官的排挤,被韩洄点破后,才知道自己犯了大忌。职场表功时,没有带上其他相关人员,既然别人不得利,秉着少一事是一事的职场规则,别人也不会为了你去付出或证明什么。在职场上,不要想着功劳独占,而是要尽显团队的力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别人配合了你的工作,你汇报的时候能给上级提上两句,他们得了好处,自然也就会更加愿意辅助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善德明算科出身,利用自身算学优势,清晰列出四条运送荔枝的可行路线,为最终成功打下基础;在跟杨国忠讲述荔枝运送计划的时候,分别从“难点——对策——成本分析”进行一一阐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就是这样缜密的计划内容才获得了杨国忠的青睐和信任;在冰块运送过程中,遇到船只不抵重量的问题,直接果断决策,搬离压舱物、砍断桅杆、减少水手,以确保计划在第一时间得以执行……这教会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解决问题;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条例清晰,简明扼要;并且要有决断的魄力,学会克服犹豫不定的习性,避免耽误最佳时机。
复读第二遍,会有明悟似庙里青烟一般袅袅升起的感觉。这本书把平凡小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发人深思。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必死之局扭转,并在立下大功,其中的斡旋,不由得让我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感叹。
(通讯员郭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