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69.1%至298.9万辆,在看到这般靓丽数据后,于是今年初乘联会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进一步对比去年翻一倍,突破600万辆。
不过从今年3月开始,各地疫情再度来袭,使得整体车市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行,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不能完全幸免,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从2020年重新迎来喷发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它的春天就要结束了吗?
近来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迹象。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前5个月累计销量171.2万辆,同比增长119.5%。
值得注意的是,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幅度为137.6%,4月则因为疫情而急速下滑到78.4%的增长,5月增幅虽然再次拉升到91.2%,但当中应该不乏部分原属于4月的需求释放。所以正常来讲,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正处于逐月增长放缓的势头之中,这样到年末还能不能实现大市100%的增长目标并不好说。
往细里看,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标杆的蔚来,从去年11月创下1.09万辆的月度交付纪录之后,转头在接下来的4个月连续出现交付量下滑的情况,即便蔚来在今年3月一度有过反弹,不过由于4月疫情中断了产业链的运行,使得交付量再次大幅下滑。
到了5月,蔚来交付量增速重新抬头,但7024辆交付量对比上年同期仅增长了4.7%,另外前5个月累计交付量则同比增长了11.8%。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的月度增幅和今年累计增幅均排在了造车新势力垫底位置,增长态势不容乐观。
情况不算好的并不止蔚来一家,小鹏在不久前的财报就给出了向下走的二季度数据指引,其中交付量和营收预期环比一季度均有所下滑。另外即便理想5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65.9%,但官方特意指出了目前依旧存在零部件供应紧张、工厂生产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情况,此举难免是为6月可能出现的交付量下滑来作铺垫。
再者,上月理想和小鹏均传出了违约2022届应届生校招offer,同时据透露,小鹏和理想在年初就各自制定了裁员计划,且比例达到15%-20%,除了毁约应届生,还包括裁走老员工,而据传晚些时候还会有“一波更大的裁员潮”出现。
无独有偶,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一封名为“暂停全球招聘”的邮件中,表示“预计未来美国经济十分糟糕,因此需要裁员10%”。按照这番言论,全球将有1万名左右特斯拉员工下岗。
从海外到国内市场,从全球新能源汽车标杆特斯拉到国内的“蔚小理”,近段时间都集中放出了较悲观的信号,其中裁员、优化内部成本结构,是为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市场下滑留出资金空间。
这么来看,也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即将要拐头了。
对未来市场走势不乐观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先从国内来看,出于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大家认为未来收入容易出现不稳定,消费信心难免受到了打击,同时未来收入预期又关乎财富效应和职业稳定,其中在“房住不炒”、“三条红线”、娱乐圈税务整改、教育界“双减”、互联网反垄断等政策下,确实对民营企业造成不小影响,也间接冲击了就业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近期各地已纷纷出台松绑楼市、降低利率措施,但据中指院数据显示,5月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5.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2.1%;总出让金同比下降70.77%;成交楼面均价为213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52.6%,房地产市场依旧趋冷。
居民看淡未来收入预期,然后房子卖不动,房企没钱拿地,政府卖地难了,于是财政支出亦受到了影响,要知道房地产作为国内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主导行业,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链条影响是不能轻易忽视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保持信心,考虑到当前各地纷纷出台消费券,财政部也落地了600亿元购车减免购置税等措施,相信不久后将能扭转现时大家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
说完国内,国外的情况同样令人堪忧。
在前期疫情中断劳工链,全球原材料产能收缩乃至俄乌冲突后,多重因素下冲击了供应端,同时在财政部发钱刺激居民需求以后,近两年来美国CPI指数持续高涨,直到最近达到了40多年以来的最高值。
而在通货膨胀向房价、服务业、二手车、消费品等多领域扩散之际,美国政府已经多次表示,当前首要经济任务就是打击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和财政部还要加快收紧货币和缩减赤字的步伐。
其中在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美联储在会后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75bp,显著超出了一周前的市场预期和5月会议时的引导,继续加码收紧货币的力度不容小觑。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里,一旦美国进入货币收缩阶段,往往容易导致美国以外的国家/地区出现经济危机,因为离岸美元变少了、更贵了,将导致美元债务成本快速上升,这也就是美元霸权俗称的“我们的美元,是你们的负债”。
造车新势力对此的记忆应该不陌生。
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大规模出清的阶段,除了各家有自身经营问题外,很大程度还因为融资遇冷,那一年蔚来差点挺不下去,李斌被戏称为“最惨的人”,何小鹏当年提出了和蔚来合并报团取暖的想法。
哪吒汽车CEO张勇回想起,“最困难是2018年和2019年,两次都差点资金链断裂。”至于近期“复活”的前途汽车,其创始人陆群在受访时同样说到,“2019年整个投资界对新能源汽车转冷,自己没有特别重视,对整个资本的理念理解得不够充分”,因而导致了前途的资金链断裂,陷入经营停滞状态。
2019年融资的突然遇冷,不能不说到当时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
在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直到出现了过热迹象,于是美联储在2017年底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并于2018年接连加息了四次,导致美元借债成本快速上升,这是当时造车新势力融不到钱的宏观经济背景,也是当下再度上演的剧本。
你说造车新势力该不该对此打起十二分精神呢?有意思的是,何小鹏近期发微博称,即便出现美元流动性危机,他认为对中国影响也有限。不过,这会不会是又一次的低估呢?
2018年8月2日,小鹏汽车宣布完成了总额4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当天官方还表示,下个目标是到2019年底累积完成约300亿元融资,然而该目标并没有实现,还传出了想和蔚来合并抱团的意愿。
而当年最惨的蔚来,李斌在2019年4月受访时还表示“对获得足够资金支持这件事有信心”,然而6月就开始要内部裁员,最终全年裁员比例达到30%,直至使得李斌当选为“最惨的人”。
宏观经济转向这回事,是要以年为过渡周期的,平时可能看着没用,觉得都是一些专家的“大棋论”,但真到经济转向了,你才发现自身根本敌不过周期的力量,其中在美联储货币收紧阶段,本身就对科技行业估值形成压制,这点从连跌几个月的纳斯达克指数上便能看出。
另外考虑到多家造车新势力已达到月交付量过万的水平,再往上递升难度不小,因此预计最快今年底、最晚明年,各家的同比增长速度将从三位数下降到两位数,其中蔚来已经是先行例子,而业绩预期下滑的态势无疑将进一步抑制公司估值。
2023年会不会是造车新势力二次出清的阶段呢?结合当前各家的新品攻势,显然一场恶斗即将到来,而谁落败,谁将很可能成为被淘汰的一个。
还记得2020年国产特斯拉交付后,屡次降价的新闻吗?如果没有疫情的到来,以及后续海外国家CPI指数攀升的故事,大概在去年我们就能看到Model 3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下。然而目前Model 3重回30万元附近,等等党又从之前的胜利,变为了当下的追悔莫及。
不过在作为全球主要消费国的美国,开始大力打击通货膨胀,以及多数国家改以开放的防疫措施应对疫情之后,面对需求的预期下滑、供应链的逐步恢复,原来出现产能不足的产业或将遭遇产能过剩。
早在去年8月,作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的德州仪器已经发出警告,投资激增加剧半导体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出现,预计未来几年行业产能将大幅增加。另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也对各地投资芯片项目发出类似警示,要求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
到了今年3月,全球半导体市场同比增速已经从2月份的32.4%降至23%,其中小米、OPPO、vivo亦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季将砍单约二成。野村证券预计,半导体周期或将于2022年上半年触顶,并面临缓慢且时间较长的订单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多家车企表示,目前芯片供应已经有所改善,尽管不排除未来再次出现中断的可能性,但面对需求下滑,预计总体供应情况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缓解。
与半导体产业类似的还有动力电池。
据统计,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增长142.8%,在这样火热的增长背景下,各家动力电池企业增产意愿强烈。仅是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的6家公司,2025年产能规划就达到了2870GWh,是2021年动力电池产量的 13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电池出货量2025年预计达到1200GWh,产能将大幅过剩。
另外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亦说到,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同时,鼓励引导重点地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能发展新能源汽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整车企业在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值得一提的是,李斌在最近蔚来财报会议上讲到,“电池材料成本已经从4月的高点往下走,目前看到中国的一些锂矿在加速开采,行业一般的看法是不会再上涨了,一些人认为碳酸锂会降到30万/吨,镍的趋势应该也会往下走。”
不难看出,当下电池原材料价格在往下走,需求预期也在下滑,且不久后半导体和动力电池将很大可能面临产能过剩,这对于终端市场而言,就是未来价格战的重新开启,等等党反击胜利的曙光或许就在不远处。
如果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新能源汽车将出现一轮降价潮的价格厮杀,此时的你还会考虑买车吗?期待你们的评论回复!
经济周期是有波动起伏的,有过热阶段,也可能会出现衰退状态。如果说周期里面有“上帝之眼”的存在,那么在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下,这位“上帝”或许就是以美联储为核心的美元货币政策制定者。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春天是否要过去,这点还需要接下来的销量数据来验证,不过造车新势力在上一轮美联储收紧货币阶段里吃到了不少亏,这一次更应该要懂得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