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代表:心肺复苏术应作为特殊岗位人群必备技能之一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杭州3月7日电 (方彭依梦)“认真听取了这份求真务实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非常激动,也非常感慨。”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在3月5日下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陈玮带来了“优化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相关建议。

陈玮代表:心肺复苏术应作为特殊岗位人群必备技能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受访者供图

“通过数字化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切实解决了不少百姓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陈玮表示,以前病人心肌梗死诊断到介入手术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一个小时不到就已经在手术室了,因为只要上了救护车就等于到了医院,病人在车上的所有检查、监测结果都能马上实时传输到医院,“这就是院前急救‘一体化’,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014年,陈玮在杭州火车东站抢救一名发病倒地的战士而被不少人熟知,网友在看见她跪地救人的一幕后称她为“最美医生”。下乡途中救助保洁员、回家路过车祸现场救人、立交桥上对昏迷的老人实施心肺复苏……其实,“最美医生”陈玮在路上救过许多人。为了让更多人获得及时救助,陈玮还组建了一支“天使急救”志愿者团队,发动社会力量一起推广急救,帮助更多人。

陈玮代表:心肺复苏术应作为特殊岗位人群必备技能之一

2021年7月7日,陈玮对车祸伤者展开紧急救助。受访者供图

今年全国两会,陈玮带来了“心肺复苏术应作为特殊岗位人群必备技能之一”的建议。“医学上有‘黄金5分钟’的说法,是指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后,通过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可能挽回生命,一旦过了这几分钟,将造成不可逆的后果。”陈玮介绍,在我国,很多出现心脏骤停情况的人因得不到有效的急救而失去了生命。因此,关键时刻能用于急救的心肺复苏术至关重要。

其实,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陈玮在两会期间曾多次围绕急救提出相关议案和建议。2018年,陈玮提出“心肺复苏技能推广”和“除颤仪的安装使用推广”;2019年,她提出“把心肺复苏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2020年,她提出“把心肺复苏作为高中生的必备技能之一”;2021年,她提出“把心肺复苏纳入到培训机动车驾驶员考核内容之一”。陈玮告诉人民网浙江频道,据不完全统计,虽然中国红十字会、各个医疗机构及相关社会团体等开展了数十年CPR培训,但迄今为止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仅有不到1%。

“近几年国家对急救推广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条例。2021年4月,教育部出台要求将心肺复苏术纳入高中生军训内容,中高校也以选修课和培训讲座进行。目前国内很多公共场合也已经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备,但会使用者较少。”陈玮认为,考虑到发生意外的地点和赶到现场的人员的特殊性,需加快普及这类人的急救知识,推进施救行为相关政策法规落地,培训大批拥有资质的初级救护员,提高民众的急救技能迫在眉睫。

陈玮建议,将心肺复苏术作为重点岗位(人流量较大的公共服务部门)人员,如警察、司机、消防员、列车员、船员、导游、宾馆饭店和大型商超的服务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安保人员、生产安全员等上岗培训内容之一,“必须将急救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术纳入岗前培训,使他们面临急救现场时能及时发挥重要作用,为危重人员到达医院抢救争取时间和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51 字。

转载请注明: 陈玮代表:心肺复苏术应作为特殊岗位人群必备技能之一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