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新时代,但是还有不少人在养育孩子时是抱有“养儿防老”的心态,这也实属正常。
毕竟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孝顺又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美德,家长们的确应该关注到这一方面。
但每一位家长含辛茹苦的付出真的都能够得到回报吗?
其实未必,有些家长穷极一生,最后也只是落得个“孤家老人”的悲惨结局,所以父母的宠爱,未必能够换来孩子将来的孝顺。
“养儿防老”需有3个条件支持,缺一不可
1、 孩子懂得感恩
来说说我老家一位老伯的例子,他与第一任妻子结婚生了个女儿,后来离了婚,再婚时生了个儿子。一直想要个男宝的他,终于如了愿。
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老伯一直都很疼爱儿子,对女儿则是不冷不淡,实在是说不上喜欢。
也因为如此,女儿长大之后,与父亲和后妈都不怎么亲近,直接搬去与亲妈一起住,偶尔才回来看望。
而儿子呢,在老伯与母亲的过度宠溺之下,别的本事没有,倒是十分“窝里横”,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但老伯总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可以理解。”
等到孩子结婚之后,态度也没改变多少,也有邻居劝老伯,“自己多攒点钱,别老是全给儿子。”可老伯不听,总觉得,我儿子以后怎么会不养我。
结果呢,现在老伯快70岁了,妻子前两年走了。儿子自己每个月都赚的不多,更别说接济老父亲了。
有时候还需要从老父亲打零工的钱里搜刮走不少,老人家要是不给,反倒会遭到痛骂,这样的孩子,指望他养老?
孩子是否懂得感恩,与日后是否会懂得孝顺父母密切相关。因为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懂得体谅父母,感知父母的不易与辛劳,把这些点点滴滴看在眼里,会想要为父母减轻压力。
可那些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在他们看来,父母为他们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当有一天父母不再给予时,他们可能还会反倒怪罪父母。
2、 孩子不会太自私
如果孩子过于自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样的孩子,将来想要他们孝顺父母,也有些难度。
因为过于自私的孩子,只会考虑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父母永远排在自己后面。
我认识一位老木匠,之前家里装修就找过这位老伯,他与母亲相识。当时母亲就劝他说,“年纪这么大了,有攒点钱就别再做了,平时孩子给点,老人家就够用了。”
可是老伯叹气道,“他哪会给我,工作这么久,一分钱就没给过我。有一次找他拿1000先垫红包,都说自己要花,没钱给。”
后来,我才从母亲那了解到,老伯的儿子也是个十分自私的人,与父母亲分得很清楚,就怕自己利益受损,母亲也感叹道,“生这样的孩子,与没生有什么区别呢?”
过于自私的孩子,不仅不会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所有,还可能会“防着”父母。对于这样的孩子,何来孝顺这一说?
3、 孩子有责任感
可以说,等父母老去之后,孝顺也会成为孩子的一大责任,是义务,更是责任。如果孩子没有责任感,不愿为父母的年老负责,那么父母的老年生活会很难熬。
邻居老太与丈夫一起住,今年已经73岁了,很多人都在说她好命,儿子、女儿都会给他们钱花,可是不知道的是,他们夫妻两更需要的是陪伴。
再加上住在小区里,邻里之间的来往没有农村来的热闹,两位老人更是孤独,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能在楼下、总是热情与人家打招呼、聊天的原因。
有人觉得,父母年老时,给他们足够满足需求的钱就是孝顺、就是负责任。实际上,责任这件事,并不是金钱能够担得起的。
对于老人家而言,他们可能更需要的是陪伴与照料。
倘若孩子做不到这一点,又何尝算得上是孝顺呢?责任感,不仅落实在物质方面,还应当落实到老人的精神方面。
有些孩子与父母住在一起,可父母还是感觉到孤独,这是因为孩子成天抱着手机,忙着应酬朋友,甚至愿意与陌生人聊上几句,就是疏忽了,家里还有老人需要陪。因为在我们的固有认知中,很少有人向你提起,多回去陪陪老人,以至于我们总觉得,他们不需要我们的陪伴。
孩子将来到底会不会孝顺,上面三个条件,缺了一样都很难说。就像之前有个网友说,“我把赌注压在孩子身上,风险太大了,还不如自己现在多留点后路,攒点钱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