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前突遭厄运
1957年,房秀英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小山村,过着每天啃高粱饼子的贫困生活。24岁那年,经亲戚介绍与徐官屯乡陈官屯村的李庆同结了婚。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大女儿的出生为这个温馨的家庭添了一份幸福。李庆同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心疼妻女,一年到头种地、打工闲不下来,挣下的钱也足以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滋润富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时间一晃到了1992年,一场厄运突然降临。李庆同在一次赶大车运输水泥电线杆的过程中,发生事故。因为钢丝绳断裂,李庆同的左腿被砸中。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天霹雳,房秀英觉得整个天都塌了。看着年幼的女儿,面对年迈的公婆和生命垂危的丈夫,房秀英暗下决心:“我不能退缩更不能逃避,我要擦干眼泪,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我一定要照顾好他,照顾好女儿和公公婆婆。”经过整整60天的治疗和房秀英的悉心照料,李庆同保住了命,但却永远失去了左腿。正值壮年的他一时无法接受从此残疾的现实,对生活没有一丝热情,他不愿成为家人的负累,住院期间多次表示放弃治疗,省些钱给老人孩子。看到丈夫如此颓废,房秀英的心都碎了,她强忍着泪水安慰丈夫说:“只要你在,这个家就在,只要有家,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坚强的房秀英用一辆三轮车把丈夫接回了家。
丈夫回家后,护理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虽然房秀英在丈夫住院期间就和医院护士学习了不少技巧,但一个女人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大男人,在体力上就有很大困难。那段时间,丈夫心情不好,对生活毫无信心,整日消沉,房秀英在照顾其衣食起居的同时还要耐心劝慰。在面对村里人劝她要考虑考虑将来时,她从没动摇过。
二十八年中风雨奔劳
家庭遭厄运,家中的安逸生活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李庆同不仅需要卧床静养,而且因为惊吓和身体的落差,精神几乎崩溃,整天都不说话,天天除了呻吟就是长吁短叹。全家的生计就落在了房秀英一人的肩上。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房秀英干起了平日里男人干的活儿,白天打理家里的4亩多地,还要定时回家给丈夫做饭、端屎倒尿、照顾孩子和老人。由于体力的限制,技术的缺乏,这一年,房秀英种田的收成远逊于其他人家,再加上没有别的收入,家里的经济条件更差了,她急得偷偷抹泪。要强的房秀英开始四处拼命打零工,毛衣厂、鞋厂、花厂,哪里可以干活儿,她就毫不犹豫地跑过去,她从不让自己闲下来,这样的日子一干就是两年多。
慢慢地,在房秀英细心的照料下,李庆同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也能看到笑容了,但是彻底失去劳动能力已经无法改变。就在这时,房秀英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决定遭到丈夫的强烈反对,李庆同心疼妻子,本来已经很累了,再要一个孩子,从怀孕到生产、养育,经济负担加重不说,妻子已经快40岁了,身体怎么受得了呢?但是房秀英却坚持说:“多一个孩子养你,我才可以放心。”
转年,儿子出生了。从怀孕到儿子上幼儿园的这几年时光,房秀英从来没有一刻的空闲。在最困难的时候,婆家人的爱和帮助是房秀英无尽的力量,帮她渡过难关。农忙时节,婆家的姐夫帮忙种地,而且还经常接济钱财和生活用品。生活就在这艰苦和相互搀扶中一天天延伸向远方……
28年的跌跌撞撞,28年的不离不弃,房秀英为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为了丈夫身体和心理的康复,竭尽了全力,耗尽了心血,但她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二十八年后苦尽甘来
28年,房秀英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女人变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妇人。她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个家。在她看来,只要坚持下去,什么坎儿都能迈过去。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到底,这就是责任,对丈夫、对儿女的责任。
让房秀英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很懂事。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大女儿在接到司法警官学校录取通知书后含泪选择辍学,留在家帮妈妈带弟弟、照顾爸爸。多一个帮手,多一份信心,房秀英干活的时候底气更足了,但心底却永远藏着一份对女儿的歉疚。儿子很小就会帮着做家务,学习从来不用父母操心,学习成绩优秀,考入天津一所重点大学,在校期间勤工俭学,从不向家里要钱,今年暑假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已经渐渐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李庆同的精神和身体也好多了,学会了做饭、做家务,安上假肢后还能骑电动三轮帮着妻子做些简单的事儿。谈起妻子多年的坚持和付出,李庆同说:“对她有愧疚,但没有办法,这辈子还不清了,只能下辈子还她。”这就是爱情,这就是亲情。28年的细心照料、相濡以沫,28年不离不弃、默默陪伴……这就是房秀英的真情守望,她守望着孩子的成长,守望着丈夫的健康,也守望着人间真情的绵长和久远。
岁月染白了房秀英的双鬓,在她的额头刻下了年轮,更为她的爱与诺言镀上了金。这个平凡却又坚强善良的女人,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倾心诠释着家的内涵和深意;以瘦弱的身躯,解读着属于她那份独特的爱;她把爱化为浓墨重彩,将一个困难的家,变成了一抹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