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的继任者 俄罗斯“萨尔玛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

“萨尔马特”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他是为了接替“撒旦”,也就是说有继承性在里面。作为井射洲际弹道导弹,它是俄罗斯陆基战略核力量中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俄罗斯也十分重视他们。

先说下研制背景吧,就像开头说的那样,RS-28“萨尔马特”并不是重新开发的一个导弹系列,而是为了接替之前老旧的R-36M“撒旦”、RS-18“短剑”重型井射洲际弹道导弹,是一款具有继承性的导弹。原本R-36和RS-18都是苏联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前者发射重量200吨,后者109吨。虽然经过多次升级和改造,但毕竟服役时间已经达到40年以上,无论从导弹本身的老化程度还是技术水平都已经落后,基本都逐步沦为商业卫星运载工具,其中R-36M的商业火箭命名为“第聂伯”,2013年11月21日进行首次商业发射,将32颗卫星送入轨道。当然,改成商业卫星运载火箭也是“物尽其用”,尽量回收一部分成本。

既然上述两种导弹都已经进入服役末期,所以必须有新的接替者,这就是RS-28“萨尔马特”,液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发射重量150-200吨,最大射程16000公里,最大投掷重量8吨,有效载荷为10-15枚战略性核弹头,运载能力基本和R-36“撒旦”旗鼓相当,其主要改进为发射装置防御能力增强、采用多种主被动防御措、提高突防能力。当然还是说,最大射程和最大载荷不可兼得,这二者只能取一个,另一个要相应的削减。这就是“萨尔马特”的研制背景,倒是没有多么的神秘,就是接替前辈而已。

下面我们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还要继续保留这种发射井发射的液体燃料导弹?因为很多网友觉得这种无法移动的洲际弹道导弹几乎没有生存能力。在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两个问题:

1.核反击是在对方核武器落地之前就已经展开,而不是等对方已经摧毁我方核设施才开始

2.地下发射井的生存能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

3.井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可以不考虑重量体积问题,无论是载荷还是射程都非常可观。

核反击时间

正常来讲,核反击的时间并非等对方核武器在我方上空爆炸,而是对方轰炸机或洲际弹道导弹飞行中段就要将我方轰炸机派出或洲际导弹离开发射筒。这样,地下发射井只要在对方核武器落地之前把我方洲际弹道导弹打出去就已经完成了任务,至于生存能力此时已经不重要了,可以看做是“一次性”发射筒。

地下发射井生存能力

地下发射井不能移动,相比较于机动发射来说生存能力确实存在偏低的问题,但这不代表固定发射井一定会被100%摧毁,因为发射井是有防护能力的,而对方核弹头也不是0误差的。

举几个例子:下图是苏联R-36M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井盖,由多层钢板和铅板组成,重量达到近200吨,抗力达到351.5Kg/cm,相当于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抗351.5公斤力。想要打击这种发射井必须用圆概率偏差小于100米且当量超过50万吨级的热核弹头才能奏效。而美国研制圆概率偏差只有80米的”和平卫士“就是为了对付这种发射井。

而事实上,为了提高抗打击能力,发射井的防御水平也是随技术提升而不断增强的。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的LGM-25C”大力神2”型弹道导弹发射井的抗力为22Kg/cm,到60年代的LGM-30F“民兵2”弹道导弹发射井的这一数字已经提升到了88Kg/cm,“民兵3”则为146Kg/cm。

为了达成对发射井的有效打击,弹道导弹的精度就成了关键问题。当然,很多朋友觉得核武器偏10米和1000米效果差不多,反正杀伤范围那么大。但这句话只适用于无差别打击城市,但对打击地下发射井来说提升打击精度比单纯提升当量效果要明显的多。我们从下面这个图表中很明显的能看到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结论,我们就要明白核武器打击地下发射井的原理,那就是靠爆炸时产生的超压冲击波,但超压随距离提升是呈指数性衰减,衰减幅度非常大,当超压衰减到发射井抗力那么对发射井就没有威胁了。想要尽可能对发射井施加更强的超压,只能尽可能将弹头的爆炸点接近发射井。还是举例子,我们来对比以下提升爆炸当量和提升精度带来的效果。下图1我们同时取圆概率偏差0.37公里的两组弹头,当量分别是50万吨和100万吨,都用来打击抗力422Kg/cm的发射井,可以看到50万吨当量弹头摧毁概率为15.1%,而100万吨当量弹头摧毁概率为22.9%,当量提升2倍摧毁概率提升1.5倍。

但如果用两组当量均为50万吨的核弹头打击422Kg/cm的发射井,但精度分别是0.37公里和0.185公里,摧毁概率分别是15.1%和48.1%。也就是说,精度提升2倍摧毁概率提升3倍。

结果显而易见,想要摧毁这种重型地下发射井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有足够的爆炸当量还要有很高的精度。所以地下发射井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只是不能移动。

井射弹道导弹运载能力

为什么说在有了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的情况下依旧要保留井射洲际弹道导弹,因为既然要机动那么必然有所舍弃,可能是射程可能是载荷,因为要考虑发射车的通过能力和机动性。比如俄罗斯现役的“白杨”、中国东风-41、俄罗斯“亚尔斯”,为了保证足够的机动能力导弹本身的重量基本都控制在50吨以内,但载荷也基本在2吨以内,这就限制了单枚导弹的最终打击能力。

但是井射弹道导弹不存在限制重量的问题,依托固定式发射井可以轻松做到80吨以上的重量,上面提到的R-36M甚至达到200吨发射重量。这样从根本上提高了射程和有效载荷,R-36M的最大射程高达1.6万公里,最大载荷达到将近10吨,打击能力远远超过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中国DF-5系列、美国”和平卫士“都是重型井射洲际弹道导弹。而且虽然井射弹道导弹很多使用液体燃料,但现代化的液体封装技术可以让燃料在导弹内储存半年,不需要临时加注燃料,反应时间基本上在几分钟内。

所以说,井射洲际弹道导弹依旧还是重要的核打击手段,并不因为不能机动而完全被淘汰。老旧的R-36和RS-18实在是不堪重负,只能研制全新的井射洲际弹道导弹来替代他们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16 字。

转载请注明: “撒旦”的继任者 俄罗斯“萨尔玛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