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场胜仗,却成了美军陆战队的伤心往事,残酷的塔拉瓦之战
要说二次世界大战中野战轻步兵是哪家强?第一当属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这支美军部队因吃苦耐劳,作战凶残凶猛,对待敌人毫不留情甚至不留俘虏,而被戏称为“忠诚的两脚兽”。
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自己一生最英明的决定,就是阻止了陆战队登陆欧洲。可见美军海军陆战队的凶名就连美军自己也忌惮,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恐怖的部队也有不愿提及的往事,那就是太平洋战争中的塔拉瓦之战,此战堪称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心理阴影,时至今日他们也不愿提及此事,那么这场战斗到底发生了什么?
塔拉瓦环礁岛是吉尔伯特群岛岛链中的一环,其自身也是一个小岛链,在浩瀚的太平洋中好不显眼,如果看地图的话,甚至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这座小岛却是整个吉尔伯特群岛的首府,早在大航海时代,这里就是欧洲探险者们在太平洋上重要的补给码头,当地出产的水果和珍珠,海产被殖民者们销往世界各地。
当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日军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在日军看来只要占据了这里,联合舰队就可以在马绍尔群岛和夏威夷群岛之间建立作战前进基地,如果这舰队后勤从这周转,继而可以将魔爪伸向美国西海岸。
为此日军将这里视为重要的前进基地,并加以重兵把守。打脸的是在42年8月,一个月高风黑的夜晚,美军海军陆战特遣队实施了一次突袭作战,他们登上了吉尔伯特群岛下属的马金环礁岛,搞得岛上鸡飞狗跳不说,还偷走了存放在岛上的日军吉尔伯特群岛布防图。
美军的行动让日本海军觉得有些挂不住面子,毕竟岛上有精锐的日本海军陆战队驻守,还有一个轻战车部队,结果让美军特遣队杀了个七进七出,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为此日本海军觉得有必要提高防御等级,于是将拥有多年要塞工作经验的柴崎惠次少将调到塔拉瓦主持防御工作。
要说这个柴崎惠次是何许人也?此人来头可不小,他是久迩宫朝融亲王的高级侍从武官,首先背景就比多数海军武官硬得多。但此人可不是依靠背景才能成为守备司令部的的,而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要塞建设经验。从1937年12月开始,柴崎惠次就在日本吴港保卫所任职,参与吴港港口的防御工事建设工作。
后来柴崎惠次先后参与了丰予要塞,下关要塞和由良要塞的翻修扩建工作,其中下关要塞并不是一座要塞那么简单,而是日本九州整个要塞群的统称,所以参加了这么一系列要塞防御建造工作的柴崎惠次,可以说就是一名海军防御工程专家。
加上他还阅读过日本驻德武官送回来的德军要塞攻坚战报告,其中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之战引起了柴崎惠次的极大兴趣,他仔细的研究过攻守双方的一系列部署。所以日本海军送他去塔拉瓦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将这里打造成坚不可摧的要塞,让美军整整齐齐的躺在滩头上。
柴崎惠次一上任就做出了大刀阔斧的防御改动,首先他认为想要守住塔瓦拉环礁岛的24个小岛是不可能的,日军在这里的兵力有限,如果撒豆子的话,很容易就被美军逐个击破。所以他干脆舍弃了绝大部分毫无价值的岛屿,将防御核心定在了塔瓦拉的主岛“贝蒂欧岛”。
柴崎惠次将分散守小岛的日军全部集中在了贝蒂欧岛上,凑出来了一支拥有1260余人的工兵大队,在算上第四舰队海军工兵大队的970人,再算上后来的横须贺第六陆战队和佐世保第七陆战队,人数也有2500人左右,拼凑起来也有近4800人了。
不过这座贝蒂欧岛也不大,长度也就不到四公里,最宽处还不到1公里,缺乏战略纵深,可以说易攻难守。为了加强岛屿的防御能力,日军在岛上修筑了一座机场,机场跑道一共三条,一主二辅,主跑道长1.2公里,可供战斗机,轰炸机和侦察机,运输机起降。此外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资和为舰队提供补给,日军还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简易但足够大的码头,以供运输船舶靠岸装卸货物。
由于岛屿大小的限制,实际上码头和机场修建的非常紧凑,码头位于岛屿的北部,而机场则与其相连,但这座机场的跑道几乎占据了岛屿大部分地区,主跑道位于岛屿南部靠近滩头地区,由于道路开阔平整目标明显,滩头的一些灌木丛根本无法起到任何掩护作用。
但反过来,滩头也同样开阔,没有任何遮蔽物,所以柴崎惠次在考察之后认为只要沿着岛屿南部部署一些钢筋混凝土碉堡和地堡,就能够起到封锁滩头的作用。同样的岛屿东部地区不但狭长,而且严重缺乏防御纵深,所以柴崎惠次将主要防御方向定位了岛屿北部和西部地区。
岛屿的西部海岸地形狭长,看似开阔,可以让登陆车辆直接冲上机场跑道,但滩头后方灌木较多,不易识别隐藏在其中的永备工事,柴崎惠次决定在这里部署永备工事伏击美军登陆部队。而岛屿北部的狭长海岸上拥有一座码头,美军十有八九会把这里作为主要进攻方向,所以柴崎惠次将这里定位了防御的重中之重。
根据柴崎惠次的规划,日军将要在岛屿上修建至少500个下陷式防御工事和40座要塞炮,这些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内部还夹了装甲钢,外部裹上厚厚的珊瑚砂和椰子木,其坚固程度丝毫不比苏联和法国的永备工事差。
为了阻挡美军登陆,柴崎惠次下令在滩头部署了许多的铁丝网,反坦克障碍物,还铺设了雷场,他还在浅水区挖掘了许多的坦克陷坑。同时多数永备工事并没有顶上滩头,它们大多都在滩头后方的灌木林中,其中不乏装备了大口径机枪和机关炮的永备工事。
而40门要塞炮中有14座127毫米舰炮和140毫米舰炮被部署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它们大多都经过精心的选址。8座203毫米舰炮则部署在岛屿内部区域。它们同样采用了下陷式设计,装甲炮塔可以朝岛屿的任何方向射击。
柴崎惠次还参考了东线苏军作战的经验,他命令工兵挖掘了复杂的地下交通壕,堑壕和坦克堑壕(非反坦克壕沟,是供坦克防御作战的堑壕。),这些坦克堑壕里设计了许多的射击位,坦克可以在开火后立刻转移避免遭到美军的舰炮覆盖打击。柴崎惠次对自己的杰作非常有信心,当时他曾经扬言:“美军需要一百万人才能征服塔拉瓦要塞。”
美军方面军并非对塔拉瓦不够重视,他们一口气出动了17艘航母,12艘战列舰和8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66艘驱逐舰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而负责登陆的美军地面部队是精锐的陆战二师和第27师,总兵力大约3.5万人,他们还有谢尔曼坦克和鳄鱼喷火坦克的支援,可以说无论是是海陆空,美军都战具有绝对优势火力。
同时美军还找来了在塔拉瓦工作了15年的新西兰军官弗兰克·霍兰德少校,获得了当地的水文情报,并清楚得了解到了哪里更适合登陆。尽管霍兰德少校建议美军推迟进攻时间,选择在最有利的春季潮汐季节发动进攻,这样潮水会淹没滩头,登陆艇可以直接开到后面的灌木丛旁边,可是美军并没有听取建议。
于是43年11月20日,美军的登陆行动正式开始了,按照惯例,美军先对塔拉瓦实施了饱和式空袭,炸得岛上乌烟瘴气。然后舰队再对岛屿实施饱和式炮击,但由于此前的空袭造成了过多的烟雾,美军弹道校正机根本看不到地面目标,炮火准备成了漫无目的的狂轰滥炸,对日军防御工事的破坏较为有限。
美军登陆部队选择了在贝蒂欧岛北部,西部和东部三处同时实施登陆,唯独没有选择日军防守相对薄弱的南部,他们认为日军很可能会重点守卫距离机场较近的岛屿南部滩头。不过对美军第一批登陆部队而言幸运的是,日军在滩头铺设的防水地雷大多因为质量问题而失灵了。
但不幸的是,由于没有选择有利的潮汐季节实施登陆,许多登陆艇被卡在了暗礁上动弹不得,结果成了日军要塞炮的活靶子,即使有坦克侥幸登陆成功,也会很快遭到日军的反坦克炮火打击,这些日军炮兵通过坑道转移他们的反坦克炮,所以他们可以随时选择美军谢尔曼坦克的侧面实施攻击。
美军陆战队士兵还发现有一些设计独特的铁丝网被埋藏在浅滩中,稍微不小心就可能被绊倒,即使侥幸渡过浅滩也有更多的铁丝网和椰子木栅栏在阻碍他们的前进,而在这些障碍物中没前进一步都会有数名陆战队士兵倒下。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当天下午,美军的登陆作战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反而还死伤了大量的士兵。
但此时美军不知道是走了哪家运气,一发炮弹击中了正在试图救助伤兵的柴崎惠次,由于指挥官阵亡,日军的反应开始变得笨拙起来,美军终于在两天后将另一批坦克送上了滩头。不过美军陆战六团在与日军进行坑道战,丛林战和机场争夺战时损失惨重,其中在23日更是爆发了白刃战,导致该团再一次损失惨重。
更糟糕的是美国利斯康湾号护航航母遭到了日军潜艇偷袭,数枚鱼雷全部命中了这艘倒霉的航母,结果利斯康湾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沉入海底,舰上近700名海军官兵全部阵亡。加上美军地面部队的伤亡,美军此战总伤亡近4000人。而岛上的近4800名日军,在发动半载冲锋前还有大约1000人尚存,而战役结束后只有大约17名日军和129名朝鲜籍劳工投降。
尽管塔拉瓦之战美军成功打破了日军的外环防卫圈,但因为作战计划准备不充分,调查不够详细,导致美军伤亡惨重,如果不计算最后半载冲锋那近一千日军,伤亡比可以说是一比一,所以备受美国各大报道的抨击和批评。而美军海军陆战队将这场战役称之为:“恐怖的塔拉瓦”,时至今日也不愿意重提这场代价惨重的胜利之战。
《太平洋战争》
《塔拉瓦战役》
《贝蒂欧岛的防御工事》
《1943:美军重返塔拉瓦》
《残酷的塔拉瓦之战》
《一平方英里的地狱:塔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