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南街村是中国十大名村之一,也是新时代集体经济的代名词,南街村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十大名村是指在2005年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上,出评的中国十大名村。当时评选的“中国十大名村”分别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进顺村、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
1、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以红色文化著称
搜索南街村,最近的新闻是这样描述的:6月16日,漯河市南街村又传喜讯,南街村调味品公司、鲜拌面厂、方便面厂、啤酒公司荣获漯河市文明办、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评选的“文明诚信企业”称号。南街村四家单位之所以能获得“文明诚信企业”,是长期坚持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提出的“做好人、做好事、做好产品”的结果,是长期坚持诚信为主、质量第一、优质服务的结果。
6月15日,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集团食品饮料公司班子成员和公司的志愿者,在经理王飞的带领下一行10人,带着面粉,大米,食用油,粉条,冬瓜等价值800多元的生活物资及王飞经理个人捐的200元,来到位于临颍县颍松路西段的爱心粥屋,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送去了南街人的关心和祝福。实际上,这也是南街村人的一贯做法,体现了南街村人平凡之中的责任感。
这是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村庄,它的独特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以坚定的自信心走着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它是中国农村发展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以红色文化著称的南街村。南街村是历史上有名的“难街村”。1978年以前,南街村人均年收入70多元,每年每人分到的小麦也大都在150斤左右,遇上天灾人祸,很多人是卖了小麦换红薯干、杂粮吃,温饱问题解决不了,70%以上的农户住的是破草房,30多岁找不到老婆的有的是。
据村里的官网介绍,南街村隶属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东临京港澳高速公路。全村有3700多口人,5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1984年,南街村在支部书记王宏斌的领导下,选择了重走集体化经济的道路,通过回收耕地开设村办企业,1989年当地集体经济产值达到了2100万元,从1991年便成为了河南省第一个“亿元村”。
南街村经济建设上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大搞粮食深加工,深化农业产业化,壮大了集体经济,建立了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有限公司,拥有员工7000人,建有方便面厂、面粉厂、调味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啤酒厂、麦恩公司、湿面厂、胶印公司、彩印公司、工艺品公司、旅游公司、制药厂等26家企业,在湖北、安徽、陕西、河北等地建有方便面和调味品分厂,年产值突破20亿元。
2、南街村实行 “工资 供给”的分配制度
在这个面积1.78平方公里,用城墙将自己“与世隔绝”,时至今日依然坚持着集体主义经济的村庄里,村民享有包括住房、食品、医疗、教育在内的14项福利,统一配置花销,一切由集体“买单”。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南街村实行 “工资 供给”的分配制度,村民免费享受水、电、气、面粉、节假日食品、福利卡消费、住房、上学、医疗等多项福利待遇,经济上没有负担,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全体村民居住在几十栋配备齐全的花园式的现代化公寓里,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生活幸福。
南街村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路灯彩灯交相辉映,厂房住宅鳞次栉比。成立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腰鼓队、秧歌队、女子健身舞蹈队、戏迷协会,建起了娱乐活动中心、太极拳馆、文化园、图书馆、档案馆、卫生院、康寿乐园等。同时,大办教育事业,投巨资建起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和高中,还办起了报社、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站。
南街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幸福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第一雷锋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优秀乡镇企业”等光荣称号。南街村系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每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南街村是一个在村党委坚强领导下,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的村庄,生产资料全部公有,生活资料部分私有,属公有制集体经济。分配制度采取“工资 供给”的分配方式。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南街村的分配方式逐步由原来的工资制演绎成一种新型的分配方式——工资制加供给制。 南街村民目前的分配比例,工资部分占30%,供给部分占70%,以后工资的成分会越来越小,供给的成分会越来越大,供给的档次会越来越高,最终让每个南街人富得个人没有一分钱存款。
从1993年起,南街村开始建设高标准的住宅楼,大套三室一厅,92平方米;小套二室一厅,74 平方米。村里统一配备了冬暖夏凉的中央空调、彩色电视机和高档家具;卧室里席梦思床、高低柜、床头柜款式新颖,一应俱全;液化气灶、抽油 烟机等都是统一配置。卫生间设施齐全,一天24小时热水不断,村民们洗澡十分方便。一 套住室耗资近8万元人民币。
3、核心人物王宏斌:“二百五”精神大发扬
南街村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王宏斌。“二百五”一词,是对那些傻里傻气、愣头愣脑的人的含有贬义的“戏称”,是中原地区的方言。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对“二百五”却另有认识。由于种种原因,王宏斌只上完小学就辍学了,下学后,最初在家干些杂活,后来在队里干活。他小小年纪就给队里看庄稼、割草、拾粪、喂牲口,样样还都干得认认真真。乡亲们看出这后生有出息,就把生产队的敲钟锤交给了他。这年他还不足十七岁,稚嫩的肩膀就担起了二百多口人的衣食重担。他虚心好学,又年轻好胜,不几年时间,就把队里的生产搞得红红火火,赢得了支部的信任、群众的拥戴。
乡亲们需要他这样的“二百五”,南街发展需要这样的“二百五”。就是这个“二百五”,带领南街人一步步地向前走,结果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之路。“二百五”一词在南街已经成了褒义词,它代表着实干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追求崇高理想的奉献精神。
南街村富裕了,富得让人羡慕。可王宏斌以及手下的一班子人却没有富起来。按说操这份心的人,每月工资拿上千二八百也是理所当然的,群众谁也不会反对。但在核定工资时,他提议班子成员都拿250元,以这250元工资时时提醒大家,做“二百五”人,发扬“二百五”精神,拿出“二百五”干劲,做“二百五”傻事。一直到村年产值已达八亿元的现在,班子成员仍然只领250元工资。250元钱,以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而论似乎低了点,但谁也没有怨言,因为“二百五”符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当选为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代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中国功勋村官”。
南街人正在努力点燃人们心中的那盍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在南街,遵循社会公道,讲究无私奉献已成为良好风尚。所以,南街村的男女老少都能人人平等,和睦相处。南街这块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呈现着政通人和、村泰民安、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南街人将继续拼搏,勇于探索,带着欢声笑语,早日进入南街人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