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吃懒做并不是天生的?李玫瑾告诉你怎样去改变这些行为

想必大家对李玫瑾不陌生吧,她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各种问题。分析孩子从0---6岁形成期、6---12岁潜伏期、13---18岁表现期的心理问题和对策。家庭的抚养不仅是物质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视频文本:

我们都知道,小孩最开始表达是什么,是哭,再大一点儿会闹,闹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撕东西,摔东西,甚至不吃饭,甚至怎么样。那么这个过程,大人往往在教育当中,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理念,没有一定的方法,不能让孩子知道,他自己错在哪儿。不能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为的,那么当孩子一旦形成了某种错误的简介,错误的认识。甚至形成了不良行为习惯的时候,你发现你再改变他就很难了。

有很多家长跟我讲,我这孩子毛病很多,比如说什么事也干不到底,好吃懒做。一定是你再教育他的过程当中,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孩子不能辨别父母哪些行为是对的,但父母应该能够辨别,哪些行为对,哪些行为不对。所以即使孩子出现性格上的、行为习惯上的问题。仍然是成年人对他的教育保护不到位。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观点,很多人认为,保护完全是一种爱,完全是一种满足,完全是把他包起来,不对。对孩子适度的惩罚也是保护。

孩子认知能力不到位,他对自己的行为对与错他不懂,他只是根据大人的反应来发展或者来克制自己的某一个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32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好吃懒做并不是天生的?李玫瑾告诉你怎样去改变这些行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