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的有出息?
在某卫视的一档闯关答题益智类节目里,看到过一个12岁孩子的简历。
1岁徒步暴走,5岁开飞机,7岁三次穿越罗布泊,11岁南京大学毕业,12岁硕博连读。
我深深地被这位何同学的简历震撼到了,这是什么天才玛丽苏霸道总裁的男主设定?
这样的小孩,我只认识一个,相信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他爸爸是陈塘关李靖。
这也许就是大多数家长眼里“有出息”的孩子该有的样子吧。
如果说成为何同学这样“有出息”的孩子很难,那成为一个“没出息”的孩子有多容易?
只要父母不重视、不培养孩子早期的行为习惯、不做出任何改变就行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成长的起点。
给孩子在自由但却有序的环境成长,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柏拉图曾说过:
“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有下面4种习惯征兆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极早重视。
1、
总找借口,错不在我
逃避责任
今年夏天,发生在上海西西弗里的10男孩诱导5岁女童舔自己下体的新闻引发极大舆论。
男孩对女孩动手掀裙子拽内衣,脱掉女孩内裤用手随意去摸。
视频中,男孩下手前,还左右观察了有没有人。
女童母亲找男孩家长理论,反被男孩的妈妈怼“她是自愿的”。
男孩妈妈拒不道歉,第一时间帮男孩推卸责任,说是5岁小女孩自愿的。
这让我想起网上一句的嘲讽:
“14岁的李星星心机成熟,44岁的鲍毓明单纯善良,她们被侵犯都是“自愿”的。”
古人云:
“子不教父之过。”
父母极度的包庇,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相信即便是男孩父母,心里也是知道对错的,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选择逃避责任而已。
要一个人做到勇于承认错误是不容易的,相对于接受现实,承认错误,把责任推给别人显然是更容易更轻松的。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
“借口是不想担负责任的托词,是不信守承诺的反映,是畏惧困难、不求上进的表现,它直接阻碍着一个人将来的成功。”
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不但不出手相救,反而还连刺8刀,导致对方死亡,手段极端残忍行为。
问他为什么,他说:“怕农村人难缠”。
他们试图通过把自己错误怪到别人头上,来避免承认错误所带来的不适感,逃避事实,回避自身的错误。
这种鸵鸟式的逃避让他们在谎言之墙的背后感到安全。
希望各位家长能以身作则,避免把孩子培养成总找借口、错不在我、逃避责任的混蛋。
2、
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哈佛研究院表示:
世界上有80?失败都源于半途而废,当你没有选择放弃,就不是结局。
这是我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
说了要减肥,跑过步,节过食,2、3年过去了,瘦倒没瘦下来,反倒胖了20斤。
想学吉他,刚学会弹个天空之城和卡农,就再也不怎么碰吉他了。
后来又对日语感兴趣,买了两本书,刚认全50音图,书就不知道扔哪去了。
他总是豪言壮志的为自己打气,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又总是劝说自己放弃。
“没必要、不至于、何必呢、算了吧。”
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羞愧—发奋—有效果—安逸—失败—羞愧,像一个怪圈一样,周而复始,而他陷在其中,不能自拔。
今天看到人李佳琦做抖音直播带货赚钱,兴致勃勃的去跟风。做了几天没有一个赞,没有卖出一单,失落满满,落魄而归。
明天看到人家打游戏赚钱,立马设备买齐。结果播了几天没几个人看,然后悄然放弃。
心理学家JamesO.Prochaska说:
“我们热情最高的时候,往往也是决心最脆弱的节骨眼。一旦遇到任何外界阻力,之前的雄心壮志都会崩溃。”
别总想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可别忘了它的下一句,可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
爱占小便宜
古有贪图秦国土地而客死他乡的楚怀王,今有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薅羊毛军团”。
2020年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白嫖”。
但老祖宗留下的“贪小便宜吃大亏”,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朋友小凯有一位小表弟,他家家训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小表弟今年13岁,看到有人把手机落在了公共汽车上,没有提醒丢手机的人,等到人家下车了,就把手机揣进了兜里。
后来,对方通过调监控找到了表弟,却发现表弟和他爸在吃大餐,原因是孩子捡的手机卖了大价钱,爷俩庆祝一下。
因为表弟“拾金昧下”而庆祝,不得不说,这样的家庭还真的是一个“贫穷”的家庭。
而从这样家庭中出来的孩子未来也很难成为“富有”的人,因为格局太小。
俞洪敏说:
“斤斤计较、爱占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我们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清纯。”
“爱占小便宜”这种人看似聪明,奸诈,实则成不了大事。
他的世界里都是在计算着这些小小的利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没办法看到外面世界更好的东西。
最后别人也不会信任他,所以他终将聪明的孤独着。
董卿说过: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
“欲教子先正其身”,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有出息的人,那么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修养。
4、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拿破仑说过:
“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资阳市一个14岁少年,找妈妈要钱不成,竟然把妈妈杀了。
这孩子才刚刚踏上人生之路,就被“情绪失控”这个魔鬼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要等到孩子因为不会正确对待情绪问题,而酿成大祸,再亡羊补牢。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曾提到: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不知道该怎么获取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孩子。”
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和谐的家庭氛围,民主协商的相处方式,无疑是孩子最好的情绪参照。
我4岁半的小侄女,前一秒好好的,下一秒却「突然炸毛」。
一下很开心,一下又很忧郁,行为转变极端,像“中邪”了一样。
有一次,朋友的孩子来她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侄女立刻冲过去,大声嚷嚷:“都跟你说了要小心,你还是这样毛手毛脚。这可是我妈妈最喜欢的花瓶,你怎么能打碎呢?”
我嫂子听得面红耳赤:她的语气、神情,甚至说出来的语言都恍如缩小版的她。
似乎面前有一个照妖镜,把嫂子照得无处遁形。
经常有这样表现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提高警觉,看看孩子的情绪发展是不是出了状况。
虽然有些孩子的情绪像很容易点火的「小火种」,若能透过正向的引导宣泄情绪,也能成为带动团体气氛的「火柴棒」。
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原因。
人性的弱点能把人的心气消耗殆尽,却也能让人在受到刺激后变得异常清醒。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
知道孩子的不足,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不理解责任,就学不会负责自己的人生;不学会坚持,就不明白时间有多宝贵;不放弃“小便宜”,就会丧失胸怀的博大;不懂得控制情绪,就体验不到温柔的力量。
没人生来是王者,不要总想着何处有亮光,跑着跑着,天就亮了。
愿每个父母,都能以身作则,从小用心培养孩子最根本的品质,孩子才成为有出息、有担当、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