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首善标准 建美丽家园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5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本市多地已提前探索。昌平区兴寿镇2016年开始在辛庄村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形成了一套接地气、可操作、易推广的模式,在全镇20个村得到有效推广,垃圾同比减少5000余吨,垃圾减量率达60%,村民参与率、知晓率达95%。
辛庄村位于昌平区兴寿镇中部,村民基本以种植草莓为主要经济来源。辛庄村原有一个集中垃圾站及17个垃圾桶,随着村庄生产种植总量的增加、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村内垃圾不能及时清运,严重影响村庄人居环境。
2016年3月,在村中租住的几位热心环保人士组成环保志愿者小组,主动找到村两委干部,向他们提议在村中探索垃圾分类以改善村容村貌。6月,辛庄村举办第一届环保庙会,向村民宣传“两桶两箱分类法”,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通过两个月的密集宣传和村两委干部的齐心努力,村民慢慢地认可了垃圾分类工作,并主动参与进来。全村取消垃圾堆放点和垃圾桶,实行“两桶两箱分类法”,村民在自己家中将厨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各放一桶,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品分置两箱,由小型环卫车定时沿街逐家逐户收取垃圾。在垃圾处理环节,初步分类投放形成的四大类垃圾进行细分,细分类工作由村里的环卫工人进行,细分类后可回收垃圾交由回收公司处理,有毒垃圾定期交给专业组织处理,最后不可回收的留给市政统一处理。为了增强约束力,辛庄村还将垃圾分类工作写入村规民约,对乱扔垃圾行为屡劝不改者进行罚款或者跟垃圾车分拣垃圾一周,同时村民自发创建微信群,监督各种不文明的现象。
垃圾分类要实现垃圾减量,辛庄村要求村内所有商户禁止提供塑料袋,所有餐馆不得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村民重复使用现有购物袋,出门自带“五宝”,包括水杯、筷子、手绢、环保袋、饭盒。通过“净塑”行动,全村日均减少塑料制品使用200-3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