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孩子,请千万不要穷养,很多父母都后悔了

有人说不要给孩子物质太容易满足的生活,有人说不要让孩子,其实,关于金钱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这个!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青春期孩子脾气差,易冲动该怎么办?》,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很多人讨论,本来朋友跟我说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文章聊的是我跟青春期脾气暴躁的孩子怎么沟通及处理他们的情绪,没想到很多人的焦点却放在我给儿子iphone这件事情上。然后引发了一大串你来我往的笔战,有人说我太宠孩子,这么小就给他iphone ,长大会被物质欲望所控制,有人反驳说,每个家庭环境不同,不能说给iphone 就是宠孩子...

其实,那支iphone 是我一个好友换iphoneX 的时候,因为儿子的手机坏了,加上成绩进步很多,好友整理好后送给我儿子的,当时也有问过我的意见,我觉得OK是因为儿子当时初三,有些信息必须从网络上查询。

我一直觉得,网络时代就是该让孩子使用手机,不要过度限制,不然很多信息都会有落差,要注意的是有没有控制时间跟看的网站,控制时间是避免看手机太久造成功课落后或是伤害眼睛,了解孩子上的网站可以使用家长监控这一个功能,加上他非常喜欢画画, iphone的触控以及灵敏度都比较好。

或许有朋友觉得我自己拿OPPO ,却给儿子拿iphone 这样不好,但我的工作主要需要的是照片,并不需要其他的功能,而OPPO 加上无他相机简直就是完美的照骗?所以觉得想写一篇关于贫穷及富有思维会引发的不同结果。

当然,教育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观念与想法,他们就会深深受到影响。我觉得其实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富足或贫穷,并不完全是由于物质而造成,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

有个真实故事是这样:一个在美国贫民区长大的移民女孩,从小父母工作忙碌,就把他交给祖母照顾,祖母从小灌输给孙女很多道理,养成了他自立、自信、自强的人生观,更告诉他有钱就可以帮助更多人,他13岁立志要上哈佛大学,后来如愿成为哈佛人,并在厕所的排队队伍中邂逅了他的另一半:马克-扎克伯格,也就是Facebook的创始人。

这个在贫民区长大的女孩就是普莉希拉-陈,除了在FB上鼓励人们做慈善外,还积极推动扎克伯格投身公益事业,为旧金山湾区公立学校系统捐赠了1.2亿美元,改善了当地的公立学校教育,并且延续自己的儿科医师身份,成为现代女人的典范。

这就是穷人家的富养思维,重要的是观念而不是金钱。

看过一部影片,父亲常常跟孩子强调赚钱不容易,比如他爸爸常常说:”我那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给你好生活”,而不是常常陪伴孩子,聊聊学校生活或是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那么这孩子的内心也是很难富足起来的。

教育专家认为,家长跟孩子谈论金钱时的态度会影响着孩子的金钱观,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一个孩子问家长:”爸爸,我们有钱吗?”

美国爸爸回答说:”我有,你没有,你想有钱要自己想办法赚。”

中国爸爸说:”我有的是钱,等你长大了,钱都是你的。”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于是,两个孩子将会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奥秘。

有一个网友说,他从小父母毫不顾忌地在他面前表现出对金钱的忧虑,连吃饭的时候也常常为钱争吵,希望他长大嫁给有钱人。基本上,钱就是这个家的主要谈话内容,但是孩子需要的东西却都不给,后来他只好靠他原始的本能去赚钱,以致越陷越深,到现在已经在声色场所上班了20多年。

还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勤俭的习惯,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最常说的是“家里没钱,只要你好好读书,以后就能赚大钱”这种观念,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金钱得来不易,内心也对钱充满了渴望。

以上的例子,在中国家庭中很常见。很多家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日常中的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教育,只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个太贵,所以不买”、”家里没钱,所以不买”、”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赚钱不容易,爸妈上班很辛苦”……

或许有些父母会以为这样与孩子沟通,孩子会懂得节俭和懂事。我不否认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经常“哭穷”而变得节俭了,但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并且会因匮乏感而带来非常多的问题,因为穷意识背后是家庭的压力,这会吞噬孩子大脑发展能力,直接影响的是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历史上很多大贪官都是小时候穷怕了导致的后果。如大名鼎鼎的大贪官和珅,虽是大将的后代,但幼年丧母,他的父亲做官清廉又早逝,致使家境十分贫苦,在这样的成长环境,物质上的渴望一直无法满足,所以造就了后来疯狂的和珅。

不信?那我们再举几个例子:

前几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是外表及行事作风还有吃的穿的住的都非常朴实的大官,却被查到在外秘密购置的豪宅中,墙壁、冰箱以及床上都是满满的现金钞票。他说:”我一毛都没有花,因为从小穷怕了,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敢想,现在只想看到很多很多的钱。”

如果觉得电视剧都是编的,那我说一个朋友的例子。有个好友是被穷养思维养大的女孩,一出社会就很努力工作,赚钱存钱成为他最重要的事情,20年前,我知道她手上存了30多万,告诉她可以在市中心买套房,首付只要5万就可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但她就是没勇气从那30多万的存款中拿出5万来,而现在就算把30万都拿出来,连那间房子的一半也不够了。每次跟她出去旅游、逛街、喝咖啡的时候,她都处在一种很痛苦的状态,觉得这样花钱是罪大恶极的行为,就算她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赚到钱,也不能够安心自在的享受。

还有一个朋友是IT工程师,从小到大被父母用“穷养”的思想来教育,长大后的他特别渴望赚钱,又舍不得花钱。现在快40岁,月入3万,却连给自己买件超过500元的衣服也没有,更别说花钱去旅游或吃大餐了,年收入破40w,不要说买衣服给女朋友,就连帮父母换一辆安全一点的车也不愿意……生活品质很差,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因为他不会花钱,只懂存钱。

这两个例子,背后的家境也许并不都是贫穷的,但有一点绝对是共通的,就是他们的父母都有着“贫穷的思维”。

从小被灌输贫穷的观念,往往变成孩子会特别在乎钱,哪怕长大后有钱,也会很小气,出社会后交际容易受到阻碍,因为小时候长期处于贫穷和窘迫,长大了很难有安全感,唯一能让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往上涨。

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会为了钱想不开,甚至为了杀不了价而泼妇骂街,你觉得丢脸的时候,你一定要记得,那不是孩子的错,是你花了好多年用穷观念“培养”出来的。

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并结了婚,会因为老婆一个月花了500买衣服跟保养品而大发雷霆,并思考要不要离婚,请不要怪他吝啬或没度量,他只是继承了你的节俭。

“贫穷”的思维就像一种遗产,如没有抛弃,无论我们的孩子愿不愿意继承,它都会被记在孩子人生的户头上。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合理理财之外,还应该教他们如何“给予”,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工具,它的价值还应建立在帮助他人上。

所以,从今天开始,在跟孩子谈论钱的时候,有几个重点要注意:

1、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商品很贵,我们买不起。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钱,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读书,才能赚钱养家。不要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2、要告诉孩子,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现在已经超预算了,所以我们只能下次再买。也可以告诉孩子,这个商品有比较复杂的性能,适合更大一点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长大一点,我们就可以买这个东西。要询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为什么?也可以询问孩子,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为你做什么?要告诉孩子,努力工作跟休闲生活都要平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才有意义。

3、定期给孩子零用钱,规定好零用钱的使用范围,比如告知孩子,以后想要买玩具、零食,都可以自己买了。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钱去买。

教育本来就是和贫穷富有没有关系的事情,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只是为了让他能够自食其力,将来能撑起他自己的天空。

只要不给孩子灌输“穷”观念,家庭保持生活的喜悦,即使生活不富足,孩子们也同样能愉快地成长,成年后也可以足够自信和勇气。千万不要给孩子穷的压力,更不要让穷酸成为孩子一辈子的魔咒啊!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65 字。

转载请注明: 如果你有孩子,请千万不要穷养,很多父母都后悔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