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本文为作者朱新开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自1955年上映新中国首部与海防海战有关的电影《怒海轻骑》后,又先后拍摄了《赤峰号》、《向海洋》、《海鹰》、《无名岛》、《十级浪》、《碧海丹心》、《水手长的故事》、《海霞》、《第二个春天》、《南海风云》等,其中以“海上刺客”——鱼雷快艇为主题的经典故事片,便是于1959年上映的《海鹰》。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海鹰》讲述的是鱼雷快艇进行海上伏击战的故事,历史背景则是1958年金门炮战。也就是说,当时并非只有炮兵参战,还有海军的鱼雷快艇。
当年,鱼雷快艇可谓是我海军的主战型舰艇之一,并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虽然已是双航母时代,鱼雷快艇似乎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但武装快艇并未退出现役,只是将鱼雷换装为导弹,有的艇体改进为穿浪双体无桨型,例如22型导弹快艇,先见下图领略一番,再讲历史过往。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众所周知,我海军的建军日为1949年4月23日,不过当时还未正式组建海军机关,那为何会确立这一天?
那天,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在南京宣布起义;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第二天即4月24日,为了便于对等接收,加之肯定还会有国民党海军起义或投降,三野前委上报中央军委申请成立华东区海军;因为时间紧急,于4月28日“擅自”组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地点在江苏无锡市江阴;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5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华东军区海军”,虽然建制规格比“中国海军”乃至“华东区海军”要低,但毕竟是我军的首支海军部队。至于中国海军机关,则是组建于1950年4月14日。
只说起义的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一共带过来9艘舰、21艘艇,其中有1艘德制S-7型鱼雷快艇,编号为快101。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回溯至1936年,国民党海军向德国购进3艘钢骨木壳S-7型鱼雷快艇(吨位记载不祥,约50吨以上),分别命名为岳22、岳253和岳371。在抗战期间,岳22被日机炸沉;在解放战争期间,岳371失踪;最终,只剩更名为快101的岳253,在起义后,又更名为“海鲸”号。
也就是说,我海军的第一艘鱼雷快艇是德制“海鲸”号,但由于没有鱼雷可用,只能改作武装巡逻艇。
1950年8月24日,海军快艇学校在青岛成立,首期学员基本是从陆军抽调的营级以上干部,教员是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上的业务骨干,还有70余名苏联专家。
先说“重庆”号巡洋舰,当年是中国最大吨位的军舰,原属英军现役,只因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征用了在香港避难的6艘中国海关缉私艇,结果损失殆尽;在战后的1948年,英国将“欧若拉”号轻巡洋舰补偿给中国,更名为“重庆”号,前去接舰的是曾留英五年专学海军的邓兆祥,并任该舰舰长。
1949年2月25日,邓兆祥率“重庆”号在上海吴淞口起义,但被国民党飞机一直追杀至辽宁葫芦岛,由于我军防空力量不足,于3月20日被迫自沉。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1949年5月,以“重庆”号起义官兵为基础,成立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今丹东)海军学校,邓兆祥任校长,朱军任政委(两人于1955年授少将军衔);第二年,转调至青岛组建海军快艇学校。
至于政委朱军,曾先后任上海、天津地下党组织保卫队队长、情报队队长;在抗战时期,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三团团长,后任军委一局三处处长。
由此可见海军快艇学校的人员配置之高,不过,最初用于教学的鱼雷快艇,只有从苏联购进的6艘钢骨木壳老旧P-4(苏军命名为123型,其中Б级标排20.74吨,K级标排21吨)。
虽然是苏制快艇,但主机是美制“派卡特”汽油机,而美军是众所周知的财大气粗,加之急于投入二战,因此,这种汽油机使用500小时就要大修,再使用300小时就得报废。至于我军购入的那6艘鱼雷快艇,主机使用时限仅剩64~160小时不等,尚不够用于教学,只得更换为苏制M-50高速柴油机。
仍是众所周知,当年的苏军装备基本就是傻大笨粗的代名词,由此,幕后女杰、被誉为中国海军“居里夫人”的萨本茂出场了。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萨本茂出自海军世家,其叔祖父是前清海军名将萨镇冰,其本人毕业于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奉命专攻发动机与螺旋桨的连杆轴瓦使用寿命,此后,她不仅发明了世界首根玻璃钢尾轴,还研发出替代昂贵润滑剂的高效产品,直至完成64项科研项目与技术革新。也就是说,始于鱼雷快艇的攻关任务,结果则令我国舰艇维修技术有了质的突破。
总之,萨本茂堪称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第一代科学家的代表,我们在铭记“两弹一星”功勋们的伟绩时,也不能忘记萨本茂们所做出的贡献。当然,还有那些舍生忘死的“最可爱的人”。
1951年10月,海军快艇学校的首批学员毕业了,当时又从苏联购进或接收36艘P-4鱼雷快艇,共计42艘,其中2艘留用教学,其他及毕业生分别进驻青岛、上海、广州基地,恰逢志愿军奉命跨过鸭绿江。
在抗美援朝的相关史料及文艺作品中,人们看到更多的是陆、空军,以及单列的炮兵、工程兵、铁道兵、通讯兵乃至坦克兵等,其实,海军也有赴朝参战。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只说青岛鱼雷快艇31大队(辖3个中队、18艘鱼雷快艇),接到赴朝参战的命令,但先期出发的是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部派出的测量队,于1953年1月抵达指定位置,随后进驻是海军所属布雷、岸炮部队,而前线指挥所的负责人便是快艇学校政委朱军。只因停战协定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在青岛备战的鱼雷快艇并未成行。
至于鱼雷快艇首次参加实战,则是在1954年。
那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随之,以收复离岛为战略任务的“清理门户”行动进入实质阶段(此前收复未有国民党正规军驻防的东矶列岛),直指台军设置在浙江沿海之大陈岛上的指挥中心,而先期进攻目标是作为外围重要据点的一江山岛。由此,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拉开序幕,率先行动的是海、空军,即先期夺取制海权、制空权。
于此,台军的“太平”号护卫舰就该出场了。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太平舰原系美国海军“戴克尔”号护卫驱逐舰,在二战后,移交给国民党并更名为“太平”。
1946年12月12日,太平舰进驻南海的最大岛屿黄山马峙,后者随之更名为太平岛,目前由台湾实际控制。
1949年10月25日,我军发起金门战役,太平舰作为国民党第2舰队的旗舰加入战团,给我军造成重大杀伤。
1954年11月14日,即在正式发起一江山岛战役之前的夺取制空、制海权期间,太平舰出现在舟山群岛的高岛海域,我军奉命在海上设伏的4艘P-4型鱼雷快艇出击,一举将太平舰击沉。这是鱼雷快艇部队组建以来的首战,便开创“小艇打大舰”的先河,尤其是报了金门战役之仇,并为南海太平岛加上一条新注解。
时间快进至电影《海鹰》的历史背景,即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正式开打。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第二天即8月24傍晚,我海军6艘P-4型鱼雷快艇奉命出击,目标是因炮战从金门料罗湾锚地出逃的敌舰,当即击沉、击伤各一艘,但在撤离时,175号鱼雷快艇被敌炮火击中沉没,艇上5名官兵被我渔船救回。
需要说明的是,鱼雷快艇的主战火器自然是鱼雷,由于射程有限,尤其为了确保精准度需要抵近发射——我鱼雷快艇有时会抵近目标不到200米,因此在攻击和撤离时,必然会先后两次穿越敌军的弹幕,这就需要官兵具备超越常人的胆识。
9月1日,我海军6艘P-4型鱼雷快艇再次出击,准备攻击台军补给船队,由于风高浪大等因素,最终未获战果。
也就是说,在“八二三金门炮战”中,我海军鱼雷快艇部队也有参战,电影《海鹰》的故事原型便是上述两次出击行动。
前文曾述,1954年11月14日,我鱼雷快艇在首次参加实战中,便一举击沉台军太平舰;整整十一年后,也就是1965年11月14日,相同一幕再度重演,即“崇武以东海战”(台军称“乌丘海战”)。
需要说明的是,1965年8月6日的“八·六海战”,可谓是击碎了蒋介石的反攻大陆梦;11月14日的“崇武以东海战”,则堪称是最后一击。这两次海战均有鱼雷快艇参战,并获得显赫战绩,下文重点只说后者。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1965年11月13日,台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山海”号(原“永泰”号),率护航炮舰“临淮”号(原“永昌”号)出现在乌丘屿海域,随即被我海军雷达站发现。
当日21时25分,由6艘远航鱼雷快艇、6艘高速护卫艇组成的我海军突击编队隐秘出航,率先发起攻击的是火力相对强大的62型护卫艇,在双方对射后互有损伤,敌舰则快速逃走并拉开距离。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随即,速度更快的鱼雷快艇奉命追击,自14日0时21分始,先后发起多轮攻击,最终击沉“临淮”号、击伤“山海”号,俘敌9名。至于台海军官兵,除14人被“观战”的美军驱逐舰救起,其他80余人葬身大海。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总之,鱼雷快艇——这一发明于1877年的“海上刺客”,其功效被我海军官兵发挥至极致,并在新中国的海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所做出的贡献势必将永驻史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98 字。

转载请注明: 朱新开:不该被遗忘的“海上刺客”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