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年轻女子“修轮师”,“毫米级”精度确保列车安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王谦 通讯员任瑶)火车在铁路上飞驰,机车轮对时间久了难免有损伤。在武南机务段小辅修库,1999年出生的裴芷琪和2000年出生的李怡是仅有的两名女镟轮工,专门负责给车轮镟修,保证行车安全。

铁路年轻女子“修轮师”,“毫米级”精度确保列车安全

调整车床参数。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摄

3月7日,记者来到了小辅修库。上午十点半,两个女孩要对HXD3C型和谐机车开展作业。作业场所位于地下,约有10余平方米的空间,头上不高处是火车底盘,两侧放置着车床操作台,下到库内便闻到一股较浓的油气味。

裴芷琪和李怡各站在一台车床电脑前输入参数,用轮径测量尺等工具对头顶车轮进行测量。

铁路年轻女子“修轮师”,“毫米级”精度确保列车安全

对车轮进行测量。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摄

有着30多年经验的陈文春是两人的师傅,他介绍,动车每跑28天就要修一次,普速机车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跑30万公里做一次小辅修。“镟修就是要通过操作数控车床,对机车轮对在运行中出现的剥离、擦伤、轮缘磨耗等问题进行处理。”

这次按计划要镟修3条轮对,裴芷琪来回对第一条轮对测量了几次,设定好车床参数,随即戴好了护目镜。

伴随“轰隆隆”的声音,镟修开始,车轮缓慢地在镟刀上转圈移动,摩擦中冒出一股股青烟,掺杂着飞溅的火花。裴芷琪和李怡全程不能离开,集中注意力观察镟修过程,根据运行情况随时调整参数。

铁路年轻女子“修轮师”,“毫米级”精度确保列车安全

观察车轮镟修。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摄

不一会儿,车轮下方镟出了一条条长短不一的铁丝屑条卷。李怡拿着铁钩迅速将这些铁屑条清理走,防止铁屑钻进机器造成车轮擦伤。

约半小时后,第一刀镟完了,两人再次测量和观测。“这一刀镟了1毫米,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车轮上仍有疲劳裂纹,还需要继续镟3毫米。”陈文春在旁指导着徒弟。

“镟修是个精细活,马虎不得。虽然我们操作的是机器,但镟修工作仍需认真细致,车轮镟修精度控制在0.1-0.2毫米之间。” 陈文春介绍道。

铁路年轻女子“修轮师”,“毫米级”精度确保列车安全

调整车床参数。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摄

一条轮对镟修完后,紧接着要修另两条轮对,直到中午两点多任务才全部完成。“一条轮对前后最快也要约1小时镟修,如果遇到要多镟几刀的情况要两三个小时。”裴芷琪说,每天修车数量不一,有时两三台车,有时一台车6条轮对都要修。

镟轮作业场所冬冷夏热,常年伴着噪音气味,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两位姑娘直言刚来时也不适应。但在家人和师傅的带领下,她们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很蒙,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全都是从头学起。”裴芷琪和李怡都毕业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学的通信和信号专业,2020年入职后被分配到镟轮工岗位。

铁路年轻女子“修轮师”,“毫米级”精度确保列车安全

狭小的镟修操作区域。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摄

“我的父亲是武汉大型养路机械段的一名检修工,对铁路工作比较了解,他常说‘男子能做好的是女子也能做’。”裴芷琪经常跟父亲讨论,父亲总让她“不要在意其他,好好干活”。

李怡的父亲曾是武南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李怡入职的那一年父亲刚好退休,父女完成交接棒。李怡说,从小知道父亲上班的地方周围停满了火车,让她对铁路就有不一样的感情,读书时选择了铁路院校。父亲叮嘱李怡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干,工作时注意安全”。  

陈文春常和徒弟说,车轮上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口,对旅客的乘车体验、机车的运行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百分之百细心。他工作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带女徒弟,两个徒弟的表现也让他很满意:“都上手很快,话不多但工作细心,工作要点都会认真记录学习,展现了新生力量的风采。”

【编辑:侯方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03 字。

转载请注明: 铁路年轻女子“修轮师”,“毫米级”精度确保列车安全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