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远征军大反攻,武器更先进了,战斗损失为何还那么大?
抗战时期的中国远征军大家都知道,国内反映远征军作战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也有很多,其中出现的远征军(指滇西作战阶段)最基本的特点便是装备了美式武器。
很多朋友觉得装备了美式武器的中国远征军在对日作战中是占尽了优势的,甚至于自己用较少的伤亡便能歼灭更多的日军。
但实际上就第二期远征军滇西作战而言,其持续时间为1944年5月11日至1945年1月27日,远征军伤亡失踪人员总计达67346人,毙伤俘日军为21057人,战损比依然高达3比1。
那么既然在滇西反攻时,远征军在兵力、武器上都要超过当面之日军,为什么依然不能像驻印军那样打出更好的战损比呢?
实际上,这个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中国远征军自己的因素,也有日军的因素。
就中国远征军自己来说,首先其装备的美械武器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
滇西反攻的远征军实际上是1942年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之后,重新组建的,先后被划入的部队包括11集团军和20集团军,下辖有第2军、第6军、第8军、第53军、第54军、第71军等6个军,编制兵员约20万人。
当时美国计划在印度装备中国的X部队(即驻印军),而在云南则训练装备共计30个师的部队,是为Y部队。
Y部队的核心是中国远征军,因为美国非常希望中国军队尽快打通滇缅路,以使得更多美援抵达中国,从而让中国牵制住日本更多的精力,让美军在太平洋作战压力和消耗小些。
因为当时运到云南的武器全部依赖于驼峰空运,数量根本就不够30个师的需要,因此优先供给的是中国远征军。
比如1942年到1944年9月,美国运输到中国的美械武器中:
冲锋枪一共4430支,远征军分得了2724支,占总数的61.5%;机关枪一共1014挺,远征军分得了663挺,占总数的65%;战防炮一共98门,远征军分得了70门,占总数的71.4%;
迫击炮一共314门,远征军分得了284门,占总数的90.4%;战车防御枪1269支,远征分得了651支,占总数的51.3%;山炮398门,远征军分得了302门,占总数的76%。
由此可见当时大部分的美械是交给了中国远征军的,而由于当时优质兵员优先补充远征军,一度让不少国内的其他部队怨言颇多。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即便是远征军分得了大多数的美援,也不够装备20万部队,而且这个统计截止的时候,远征军在滇西血战已经有四个月之久了,这说明开战之时,各部美械的装备还没有上面的统计那么多。
所以远征军真正进攻的时候是半美械的状态,很多部队是一边接装美械,一边作战的状态,由于训练不充分,很多人还没熟悉怎么使用便牺牲了。
而且美械有一大特点便是弹药消耗量大,驻印军可以得到印度基地的随时补充,而远征军的补充依赖于空运,弹药量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也不能随意发挥火力来。
驻印军和远征军对比
同样,远征军在作战时也没有装备美式钢盔。攻击龙陵时,美国军事顾问将自己的头盔凑了几十顶出来给突击队,因此我们看到的滇西反攻时的远征军照片几乎都是布帽子。
武器装备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先进,而具体的训练实际上也并不充分。远征军6个军中,虽然大多是中央军嫡系,但都是二等主力,每个军至少有一个是新编师,战后的《远征军反攻滇西战斗经过》第一条经验教训便是:训练重于作战,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全面抗战时期,国军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防守,对于进攻作战怎么打,很多部队都是空白。
比如在战后对攻击战术的总结中即认为:
对不准备侦察、不研究而尚以勇敢自命,徒耗国力之盲目硬攻等错误观念必须纠正;在技术上,需尽量利用各种火力配合,发挥各特种兵之性能。
言外之意即当时忽视侦察、忽视战术、忽视配合,即以兵力徒劳进攻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如大家都知道的松山之战,以优势兵力围攻长达三个月之久在最终拿下,日军近1300人被全歼,而远征军则付出近8000人的代价,战损比高达6比1。
而在国军不善于进攻的同时,日军则是有名的善守。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军以满编大队坚守的据点,中国军队是很难攻下的。昆仑关战役中,当时在关口上的日军也就一个大队(日军后续有增援,但最初就这些部队),但当时中国最精锐的第5军进攻都极为吃力。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坚守岛礁的日军,火力超过中国军队几百倍的美军付出的代价也是颇大的,在硫磺岛之战中美军伤亡超过了日军,而冲绳岛之战时美军损失也是接近于日军。
日军善于守备,一方面是其构筑防御工事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是其单兵素质较高,几个人守一个据点便能以精准射击杀伤进攻方,而且其往往死战不退,临死时还要拉个垫背的。对这种抵抗意志顽强的部队,进攻方付出的代价自然是极大的。
而日军在滇西的阵地经营有两年之久,而且其除了构筑野战阵地外,还在龙陵、腾冲城内构筑城防工事,使得中国军队陷入巷战泥潭当中。
另外,除了这些客观因素之外,远征军的很多高级将领在指挥作战时的战法过于古板,战前忽视侦察,战时强攻硬冲,战后不重收容的情况很普遍,这也是导致伤亡大的重要原因。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原有的作战方案即在真实的滇西之战中大量存在。甚至可以说,在真实的历史上,远征军就是按着那种打法去作战的,伤亡焉能不大?
但远征军以巨大的伤亡将日军赶出了滇西,并成功与驻印军会师,自此收复了我西南沦陷国土,还打通了滇缅路,这份个战果是凝结着数万名将士的鲜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