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个萌娃暖到了。
这是他第3天上幼儿园,妈妈来接他放学。
一出门他就看见妈妈了,激动得想要赶快跑过去,被老师拦了下来。
他听话地等了一会儿,可是小眼睛一直盯着妈妈看,既委屈又开心,还要拼命忍住不让自己哭出来。
直到被妈妈抱起来,他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
边哭还不忘记伸出手指表扬妈妈:「你第一名接我……」
真是我见犹怜。
一个三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独自进入幼儿园。要适应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的内心该有多无助?
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曾经被孩子要求过:第一个接他放学。
在孩子的心里,第一个接他放学,为什么那么重要?
如果知道孩子们在幼儿园都是怎么度过的,就不会奇怪了。
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面对的第一关就是,分离焦虑。
2001年,导演张以庆跟拍过一部纪录片:《幼儿园》,记录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真实生活。
这是一家全托幼儿园,寄宿制,孩子们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分离焦虑可想而知。
时隔20年,如今重看这部纪录片,依然为之动容。看着片中的孩子,一个个从无知懵懂走向真实的社会,不禁感慨万千。
看妈妈要走,死死抓着妈妈的衣服,不肯撒手。
《幼儿园》
知道爸爸要走,请求爸爸再抱一下。
好不容易进了教室,还是心心念念要回家。
求老师放他回去。
这一整天,哪里有心思做别的,除了哭,就是想妈妈,想回家。
什么叫度日如年?这就是了。
站着哭。
坐着哭。
吃饭哭。
睡觉也哭。
有时候,是成群结队一起哭……
可怜、弱小、无助,就是孩子们刚到幼儿园时的状态。
只有到了放学的这一刻,才算结束一天的煎熬,重新和家人建立连接,找回安全感。
所以,一出门就能看见妈妈,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件超开心的事。在孩子心里,妈妈第一个接他,就是爱他啊。
有个网友说,「别说是一个小孩子了,我一个大人,也超喜欢有人来接我的感觉。」
是呢,谁不喜欢被自己爱的人放在心上呢?
那些经常被晚接的孩子会怎么样?
《幼儿园》里,陈志鹏通常是最后被接走的孩子。他一个人哭得呼天抢地,捶桌子,走来走去。
提着自己的行李,小小的背影,显得越发孤单。
活动室有两个门,他不停地两边张望,深怕错过第一眼看见妈妈。
妈妈一来,他的脸马上就笑成了一朵花。伤心难过一扫而光。
妈妈也许是真的很忙,一次两次的迟到,也许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但,如果次次都是如此呢?
纪录片结尾,陈志鹏笑得很开心。
大班的孩子们毕业了。
不知道这些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国外一项调查发现:
那些经常被最早接走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加自信;
相反,那些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经常被最后接走的孩子,他们往往比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
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我就提醒自己,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去接他,不必次次都赶在第一名,但至少要做到,去接他的时候不要迟到。
如果实在做不到,也会提前跟孩子说明,不要让他白白等待。因为孩子会把你的承诺当真,会眼巴巴地期盼,会独自承受希望落空的委屈。
一个朋友说,小时候每逢下雨天,别的孩子都有父母来接走,只有她,从来都是自己冒雨跑回家。
其实,爸爸妈妈并不是没空,很多时候,她浑身湿透地跑回家,发现他们不过是在家打麻将。
那个时候就觉得,爸爸妈妈可能是真的不在乎她吧。
一开始,也会试着向父母撒娇:「为什么你们不去接我?」
爸爸吼她:「你和别人比什么?别人家是什么条件,你家是什么条件?这点苦都吃不得?」
从那以后,她就很少对他们提要求了,有什么事尽量自己默默地扛。遇到突发的恶劣天气,没有任何期待,也不必等谁来。
一个人在大雨中奔跑,一边暗暗发誓,长大了要离他们远远的。
上大学,她特意选择了很远的城市,对父母的依恋就更少了。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不想让孩子经历那样的委屈,就尽量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对父母早已释怀,但总是亲近不起来。
那些经常被晚接的孩子,
那些在老师办公室里等啊等的孩子,
那些独自扒着栏杆张望的孩子,
天都黑了,还不敢哭出来。
接孩子放学,只是一件小事,却是孩子人生中的大事。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只有短短的几年。
仔细算算,你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又有多长?
5年?还是10年?还能更多吗?
特别理解那些为了接娃第一名,努力奔跑的家长。
无论你是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这样的场景,都将成为孩子一生难忘的记忆。
这样亲密的日子,每一天都不会重来。
总有一天,他再也不会死死抓住你的衣角,哭闹着不让你去上班;
总有一天,他会甩开你的手,头也不回,独自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总有一天,你会望着他的背影,怅然若失,想拥抱又不敢声张。
成年人总以为,孩子的世界只有快乐。其实,真正的童年,不仅有快乐,有好奇,有失落,还有心酸,恐惧,和伤痛。
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请不要迟到,不要甩开他的手,更不要错过他的人生。
正如导演写在纪录片开头的话:
「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是我们自己。」
人生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