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存款不翼而飞,银行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会面临怎样处罚?

如果自己手里有大笔资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将钱款存入银行,不仅安全而且还有不菲的利息收入。但是,将钱存入银行就能保证稳赚不赔万无一失吗?据《每日经济新闻》9月25日报道,家住辽宁沈阳的李女士就遇到了一件怪事,她将1000万元人民币存入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市利雅湾分行,同银行约好存款期限为半年,结果4个月过后她的这笔钱却凭空消失了。在得到自己的存款莫名消失后,李女士愤而将该银行告上法庭。

1000万存款不翼而飞,银行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会面临怎样处罚?
 

据中国判决文书网在近日公布的消息显示,80年出生的李女士在将自己的1000万元人民币存入中国建设银行旗下分行,4个月之后这笔存款竟“不翼而飞”。法院终审判决公布,令该支行赔偿李女士450万元和这笔存在在期限内的存款利息。

1000万存款不翼而飞,银行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会面临怎样处罚?
 

而此前法院在一审时却认定李女士个人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泄露个人账户等信息的行为,因此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进行扣款操作的机会。对于该建设银行支行,法院认定它在办理借记卡和扣款交易的过程当中正确履行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不存在相应过错,所以该银行并没有违约等行为。而在2020年9月16日的终审时,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该银行有违储蓄合同中应负有的资金安全保障等义务,对于李女士的损失存在一定过错,因此该银行与李女士应该按照各自的错误承担损失。关于李某的实际损失,李某在将款项存入指定的银行后,双方均确认已经收到中间人韦凯伊转付款项62万元。另,一审刑事判决判令公安机关扣押吴某的40万元发还被害人李某,即待该案判决:生效后,李某可以收到退赃款40万元。因此,李某现实际存在的损失为898万元。

1000万存款不翼而飞,银行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会面临怎样处罚?
 

基于案件的基本事实,法院最终判处中国建设银行利雅湾支行为李女士的损失赔偿450万元,并且偿还李女士1000万存款在存期内的利息。经过这起案件的教训,相信李女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会慎重考虑自己的资金存储方式,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账户等私密信息也会多加小心,绝对不能轻易泄露给外人,谨防上当受骗和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作者:赵翼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03 字。

转载请注明: 1000万存款不翼而飞,银行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会面临怎样处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