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 医生就上门了

文/曹章保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傅蓝天

多年来,农村普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经过数年的改革,这种现象已逐步得到解决,给村民们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优惠。

日前,在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城门街道立新村五组30岁的曹小花正在办理出院手续。整个办理过程耗时3分钟,医药费5000元,她实际只付了2500元。

“一开始,我以为住院费用会很高,想着办理出院手续,还特意借了些钱来,没想到实际费用比我预想的还要低。”交完费用后,曹小花觉得不可思议,向缴费窗口工作人员再三确认无误后,才放下心来。

柴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会带来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建立了新农合制度。该制度2003年启动试点,当时中央财政为中西部地区人均负担10元,地方财政为每个农民再出10元,农民自己出10元,一共30元。这些年,财政补助水平大幅度增加,到2018年已经提高到490元。2009年启动医改以来,国家和地方的新农合目录多次调整,不断扩大保障范围,让农民受益更多。

曹小花家境不宽裕,胃疼了也不敢到医院去,怕花钱,最后发展为胃炎,才无奈入院治疗。通过住院治疗,她胃疼的情况渐渐好转,而且只需要支付一半的医疗费。这样的好事,她以前从没想过。

“变化太大了!现在看病不仅费用低了,而且可以在家里看病,一个电话医生就来了。”去年8月份的一天,曹小花家中来了位医生,他熟练地给曹小花的爷爷进行健康检查。近些年来,老人身体不适,但因行动不便少有出村看病的机会。在健康扶贫政策下,镇卫生院与曹小花签订了家庭签约医生协议,医生定期上门或电话追访老人的身体状况。

“医生经常来量血压,问爷爷的身体状况。有病打电话过去,就有人接,减少好多麻烦。”曹小花告诉记者,爷爷行动不便,只要一个电话,医生就会上门来给爷爷做检查。

随着健康扶贫工作在九江市全面展开,和曹爷爷一样的城乡居民看病越来越方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免费咨询、义诊入户、免费体检等方式将公共卫生服务送进乡村,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据悉,在城门街道还有很多独居老人,他们在接受镇卫生院进村开展的免费体检时,被发现的问题都及时得到了治疗。“我治疗了七八上十天,只花了334元。要不是这些医生,我这个手要瘫了。”家住立新村的韦女士如是说。

据悉,九江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还在推进“医共体”建设,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省深化医疗改革,让农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通过“医联体”或者“医共体”的方式,把城市大医院的服务送到农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原来看病从村里到乡里再到县里,成本很高,现在通过“基层拍片、上级诊断”这种新形式,在成本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基层医疗服务条件和体验都有明显的改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59 字。

转载请注明: 一个电话 医生就上门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