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有35万朝鲜族人,历经数代繁衍生息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错把他乡当故乡,都已经不会说朝鲜语。
那么,他们的祖先当年是如何横跨整个西伯利亚,跑到了万里之外的中亚?
众所周知,朝鲜是中国的一个友好邻邦,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生活在中国的朝鲜族就有192万。
而且在中国还有个专门的朝鲜自治州,叫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该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首府为延吉市,辖区面积4.2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14.6万人(2015年7月),其中,朝鲜族人口77.8万,占总人口的36.3%,
中国跟朝鲜接壤,历史上往来密切,我们境内有朝鲜后裔、半岛也有中国后裔,这都很正常,但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在今天的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还生活着几十万朝鲜人。
朝鲜跟乌兹别克斯坦中间相隔几个国家,他们是怎样越过万水千山到了那里的呢?历经沧桑之后,那些朝鲜族人会是什么状态呢?
乌兹别克斯坦有民族大家庭之称,一个4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竟然有130个民族,比我们中国还多了一倍。
其中乌兹别克族占80%,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4%,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
此外,还有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族等。
乌兹别克斯坦三千多万人口,朝鲜族竟然有23万人,在中亚各国一共有35万朝鲜族裔居民,六成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
这么多的朝鲜人怎么会出现在中亚?
朝鲜版的''走西口''
说起闯关东和走西口,大家都不陌生,从清朝到民国的几个世纪里,成千上万的内地民众,背井离乡、拖儿带女涌向关外,开始浩浩荡荡闯关东。
关东山海关、长城以北地区,是内地和东北的分水岭。
内地人闯关东,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地遇到灾荒,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忍饥挨饿,在老家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就到关外去冒险。
其次,东北地区是清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开始的时候不让人进去,后来满族人都跑到北京享受荣华富贵了,关东人口急剧减少,大量黑土地被撂荒,成为名副其实的荒凉之地。
后来在沙俄和日本的蚕食与觊觎下,清朝政府也怕这块龙兴之地落入外敌之手,就改变主意先是默认,后来直接鼓励中原的百姓去那里开荒。
走西口则是以山西人为主,他们跟随着晋商的脚步,也形成了一股移居蒙古草原的热潮。
哪里是远东呢?欧洲人把东南欧、非洲东北称为''近东'',把西亚附近叫做''中东'',把再远的东方统一称为''远东''。
''远东''泛指东亚和东南亚,即阿富汗、哈萨克以东、澳洲以北、北冰洋以南、太平洋西侧的广大地区。
对沙俄和苏俄来说,远东这个词其实指的就是他们的远东经济区,也就是他们领土中的亚洲部分。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离开养育自己的故土的,穷家难舍。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朝鲜人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换了邻居,北边大清的三角形的龙旗变成了沙俄的长方形的三色旗。
没过多久,朝鲜半岛北部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百姓啼饥号寒,无家可归,山东半岛的灾害在朝鲜重演。
走投无路的朝鲜百姓一咬牙,一跺脚,拖家带口,携妻带子开始了闯远东的悲壮历程。
当时的远东地区跟中国东北一样,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只要勤奋,能吃苦,就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得到温饱,所以大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爱国不爱国不管了,没有家哪有国啊;能不能致富也先不说了,活命要紧呢。
于是成千上万朝鲜人潮水般涌向''远东''(对朝鲜人来说那里其实不一股叫做远东,而是北部)。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在1905年出兵占领朝鲜全境,朝鲜从主人翁变成亡国奴。
不愿意看日本人脸色,当亡国奴的血性朝鲜人就涌向境外,逃离苦海。
朝鲜人太遵纪守法,也吃苦耐劳,俄国人要的就是这类人;因此他们不但不排斥这些外来者,反而比较乐意接受。
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科尔萨科夫在给沙皇的奏折中说:
高丽人遵纪守法,能吃苦,还非常勤劳,一年到晚不停垦荒,获得大丰收之后,我们就不愁吃喝了。
沙皇看了奏折非常高兴,于是就颁布了法令,对前来开荒的朝鲜人免征三年税赋,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
这样一来,朝鲜人受到鼓舞,纷纷向国内同胞喊话,更多的朝鲜人来到''远东''开荒种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面临随时跟德国开战的风险,适龄男子要征召入伍开往前线,国内劳动力短缺,朝鲜移民的命运跟着发生变化。
从1936年下半年开始,苏联政府陆续强迫那些朝鲜人到中亚地区开荒种地,先后有20万人被迫“走西口”,被驱赶到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朝鲜人并不是被安置到一个地方,而是沿途被分散开了。也就是每隔一段距离,就强制一批人下车落地生根。
列车从哈萨克加盟共和国阿尔马林州的乌什托别开始,陆续让朝鲜人下车。
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无数朝鲜人的新家的。
乔迁新家一般来说都是好事,主人喜气洋洋跟过年一样。
但是这些朝鲜人却满脸悲愤,一肚子心酸,因为苏联政府没有尊重他们,只是把他们当做随意支配的奴隶。
新到一个地方,大家两手空空,一穷二白,气候寒冷、水土不服,一切要从头再来。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时间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当年的老开荒者已经作古,年轻人已经不会讲朝鲜话,生活习惯也有了不小改变,祖国认知也没有了东北亚半岛。绝大多数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祖国,深爱着这片土地。
遥远的朝鲜,似乎跟自己无关,只是一个''外国'',一个适合有钱人去旅行的无数个旅游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