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糙肉厚的斯拉夫装甲陆龟,苏军的移动碉堡,卫国战争的KV坦克
由于两位坦克设计师此前都参加过T-28和T-35坦克的研发工作,加之苏联陆军的斯拉夫糙汉子们谜一般的沉迷于这种奇怪的设计,所以二人不约而同的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多炮塔坦克。埃尔莫拉耶夫的T-100方案因为同样是基于T-35演变而来的,因此车身造型与SMK很像,这款试验车的车身长度为8.49米,宽度3.4米,高度3.43米。车身前装甲与侧面装甲以及尾部装甲均为60毫米厚,总重量为58吨。主炮塔同样装备了76.2毫米坦克炮,副炮塔也装备了45毫米坦克炮,此外还装备了3挺7.62毫米机枪。1939年斯大林亲自叫停了所有多炮塔“杂货铺子”的研发项目,在斯大林看来,这种多炮塔的奇怪产物毫无用处,看似强大却非常的复杂,严重的影响生产和维修进度。不过斯大林还是允许将正在加工中的试验车完成生产,以供测试收集数据使用。巴甫洛夫将军在进攻芬兰防线期间发现苏联现有的坦克无法满足辅助步兵作战的需求,而新式坦克的防护水平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在战争尚未结束时,巴甫洛夫就设法联系了国防人民委员会和坦克工业委员会希望能够批准KV-1坦克的生产,并希望可以以这款坦克底盘为基础设计生产一款辅助步兵作战,专门用于战突破防线摧毁敌人碉堡的步兵坦克。此外KV-1坦克的车身首上装甲为75毫米,首下装甲为60毫米,侧装甲为60毫米,尾部装甲为45毫米,底部装甲为30毫米。坦克的炮塔三面装甲均为75毫米,顶部为40毫米,而炮盾厚度为90毫米,战斗全重大约43吨,公路时速34公里。在1940年1月,科廷向国防人民委员会和坦克工业委员会提交了步兵坦克的设计方案,坦克依然沿用KV-1坦克的车身,不过为了满足辅助步兵作战并摧毁敌人永备工事的要求,新式坦克的炮塔被大幅度的放大以容纳下委员会要求使用的107毫米加农炮,122毫米榴弹炮和152毫米榴弹炮。同时为了提高这个非常惹眼的大脑袋的防护性,炮塔的前装甲被增加到了110毫米厚,炮盾同样拥有110毫米厚,这样这个大脑袋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铁头。这个顶着大脑袋的KV-2坦克赶在苏芬战争结束前完成了3辆样车的生产工作,并在曼纳海姆防线上打出了第一枚炮弹,成功的掀翻了芬兰人的碉堡。此后KV-1与KV-2坦克在40年2月获批正式投入生产,KV-1坦克在40年得到了400辆订单,而KV-2坦克得到了100辆订单。不过由于发动机产能的问题,因此KV坦克最终分别采用了V-2K和M-17T两种发动机。三、KV大家族从1940年到1941年开战前,KV-1坦克和KV-2坦克发生过一些细节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使用的武器和炮塔的细节性区别。此外KV坦克还有许许多多的家族成员,它们包括一些试验车和战时生产设计的各种不同作战车辆,接下来我们就挑选一些典型的KV坦克家族成员来介绍一下(暂不介绍使用KV底盘的突击炮与自行火炮)。不过KV-3坦克并没有获准量产,到战争爆发前仅生产了两辆试验车,其中仅有一辆完成了炮塔和火炮的安装,另一辆则只有底盘。1941年战争爆发以后试验车被送往西部前线,而底盘则被送往了后方完成武器安装并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以后最终在1942年被废弃。KV-4坦克的后续自然就是KV-5坦克了,这是经过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同意,由科廷本人亲自尝试的超重型坦克设计练手作品。这款坦克车身依然沿用了T-35坦克的底盘设计,同样采用了多炮塔布局,车身的前装甲被加强到了180毫米,侧面装甲达到了150毫米。装备一门ZIS-6107毫米坦克炮以及3挺7.62毫米机枪和3挺12.7毫米机枪,总重量高达100吨,因此科廷预计给坦克装甲2台V-2K发动机。不过随着41年战争的爆发,坦克样车的生产工作被迫中止。随着卫国战争越来越激烈,前线迫切需要更多现代化的重型坦克支持,于是科廷在1942年对KV-1坦克进行了一些升级修整,分别诞生了KV-1K坦克和KV-1S坦克,两款坦克都沿用了KV-1的底盘设计,前者在测试中被淘汰,苏军选择了更优秀的KV-1S坦克。KV-1S坦克的车身长度为6.9米,宽度为3.25米,高度为2.64米,总体上了来说除了长度略有增加,车身相比KV-1更加低矮紧凑了一些。车身的前装甲依然为75毫米,侧面装甲为60毫米,尾部装甲为30毫米,装备ZIS-576毫米炮或者F-3476毫米炮,总重量42.5吨,公路时速42公里,越野时速10至15公里。除了KV-1S外还有一款被命名为KV-8的喷火坦克,这种坦克又被苏联士兵称呼为堑壕突击坦克。顾名思义,它们是为了突破敌军堑壕,摧毁或压制敌军掩体所用的。这种坦克的原型车起源于41年战争爆发前,并在41年的冬天正式投入生产。它依然是沿用了KV-1的底盘并且没有做过任何修改,为了容纳下喷火器,坦克原本的76毫米炮被改成了45毫米炮,为了迷惑敌人,45毫米炮还被套上了一层钢管,使得它看起来就像76毫米炮一样。有KV-8自然就会有KV-9,这款坦克是SU-152的前身之一,最初是由于前线官兵们一致要求生产一款像KV-2坦克一样可靠的伙伴,能够为步兵提供掩护,掀飞敌人的碉堡,还不会甩掉步兵。因此科廷在KV-1S坦克底盘的基础上设计了这种KV-9坦克,为了满足支援步兵作战的需要,坦克的前装甲被加强到135毫米,侧面装甲加强到了75毫米,炮塔前装甲也加强到了110毫米,装备了一款同样厚度的炮盾,使得坦克的正面防护能力几乎达到了脸皮赛城墙的水平。最后一款投入量产的KV坦克也就是KV-85了,或者称呼其为IS-85,IS-1都可以。这款坦克是在KV-1和KV-1S坦克被德国动物园暴打了一顿之后诞生出来的应急产品,坦克依然沿用了KV-1S底盘,根据生产批次的不同分别装备了S-3185毫米炮和D-5T85毫米炮,尽管85毫米炮受制于炮弹的影响依然无法有效的击毁虎式坦克,但是总算能够对虎式坦克产生威胁了。也许有人会问了,既然12345还有89都出来了,为啥没有7呢?别急,KV-7并非不存在,不过它不会坦克,而是一款突击炮。这款武器是科廷在1941年11月基于德军喜欢使用突击炮伴随步兵作战的情报而研发出来,不过它的设计依然很奇葩,为了最大化正面火力,KV-7生产了两辆样车。KV-7由于设计过于仓促和奇葩,它在武器测试时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由于结构过于紧凑,开火以后火炮的后坐力摧毁了火炮和车辆战斗室的顶部装甲,因此最终科廷决定放弃KV-7,转而寻求更可靠的设计,而这次失败的尝试为后来的SU-152带来了灵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47 字。